在公路工程中,预应力T形梁与空心板等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先简支后连续型连续梁桥中。当上部结构采用这种板式或肋梁式结构时,一般在其中间各墩上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而在两端伸缩缝处采用滑板支座,这主要是基于温度效应的考虑。但是这种支座布置方案,在应用于两跨连续梁桥,并且中间桥墩为独柱式墩时,就可能在抗震上出现不利的受力情况。 1 存在的问题以某预应力T形梁连续梁桥为例,取其端部的一联,该联为两跨,其跨径为29.5+29.5m,一端为桥台,一端为过渡墩,中间为200×150cm(宽×厚)独柱式墩。中间墩顶设置板式橡胶支座,桥台与过渡墩处设置滑板支
摘要:中间桥墩为独柱式墩的两跨连续梁桥,当中间独柱墩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而在两端伸缩缝处采用滑板支座时,在横向地震下,可能在中间独柱墩上产生较大扭矩。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情况下的横向地震反应,并提出了设计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公路工程中,预应力T形梁与空心板等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先简支后连续型连续梁桥中。当上部结构采用这种板式或肋梁式结构时,一般在其中间各墩上采用板式
哪位有“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资料,发上来参考一下。目前在做的项目有点特殊,为45+80+45的连续梁桥,中跨80米中中间40米为钢箱梁,两边各20米为混凝土箱梁。哪位有没有类似桥梁的资料,发上来参考一下,多谢了啊。。。。
论文简介:摘 要:理论上,连续梁的支座都是有沉降的,但因种种原因,这种支座的沉降在连续梁计算时常被省略或忽视。本文分析了连续梁支座沉降对内力的影响 投稿网友:kglxhxg 上传时间: 2013-07-11
我用TSSD 3.0计算连续梁,每当完成计算及配筋进入绘图时,不能显示连续梁的立面和全部剖面,只能显示其中某一个剖面。不知何故?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10-2 09:22 编辑 如下图,连续梁4跨,中间支座也是框架梁,此时4跨连续梁的配筋是怎么配?必须通常配吗?底筋可以在中间梁支座处分别锚固吗? 我觉得底筋是可以断开分别锚固的,上部钢筋应该通常配,当然能通则通。
毕业设计遇到的一个支承在次梁上的两跨连续梁,算出来短跨的右边支座支座反力是朝下的,也就是对下面的梁是拉力,这样合理么?我算下面的梁时是不是要作用一个向上的集中力?感觉向上的集中力是对下面的梁跨中是有利的力,想将那个拉力当成0来加可以么?还是按实际情况加向上的力?但是混凝土能在支座那里拉么?求解答!!!
> : > 多跨连续梁计算系统是依据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开发的工程辅助设计软件,该系统考虑多种支撑方式(弹性支撑、刚性支撑、自定义支撑)、多种单元模式(普通梁单元、弹性地基梁单元)、多种连接方式(节点铰接、节点固结)、多种荷载(集中力、均布力、滚动力),并且考虑二次现浇,此外该系统提供直观的3D视图方式显示连续梁实体模型、荷载、作用效应等,并且为用户提供完整的WORD格式报告书。 http://www.easydoing.net/setup/hl.exe
各位,本人设计了一个连续梁,梁的净距一般,支撑宽度较大。我们院一般的做法是: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到中的距离,对于计算结果做以下调整:将剪力、支座负弯矩在支座范围内的峰值消除,正弯矩不作调整。这样一来由于支座宽度大,结构弄得计算跨度很大,正弯矩也很大。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处理,请高手指教。利用有限元计算,连续梁分为两种单元,支座上的梁作为弹性地基梁,净距内的梁就按一般的梁结构处理,对于计算结果我比较了一下,剪力和负弯矩与上述消峰的结果差不多,但是跨中弯矩明显减少。我感觉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不知各位专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敬请指教。
现浇连续梁裂缝的问题我们施工的桥刚浇了一联,3跨75米,分上下2次浇筑,施工缝在箱梁与上顶板连接处,浇完下部后没发现问题。浇完上部顶板后,顶板出现横向裂缝,裂缝在中间50米范围内,间隔2--3米,大部分横向贯通、上下裂透,裂缝发展到第一次浇筑的下部箱梁为止。求教裂缝原因及处理办法。
大家交流交流
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个“先简支后连续”的大桥,目前有些混凝土永久垫石顶面的平整度和高程稍稍超出了一点规范要求,但是现在业主又急着赶工期,不可能将永久砼垫石打掉重新做……现在我想请教一下,永久支座不平对连续梁有多大的影响?感谢各位能提供帮助!分析内容要多了或者是有个人论文可以让分享一下的可以传我邮箱:yn0506@163.com
想这样的,软件生成的是连续的,但有的人说是简支的,我也搞不懂了,大家帮解答一下。还有,如果原本这2个梁不错壳,全是占中布置,因为建筑需要,要把一个梁占中,一个梁与柱边齐,如图,柱为500x500,人为的把其中一个梁移动与柱边齐,需要改支座配筋和梁底筋吗?
介绍了各种新建连续梁桥的设计,以及各种设计经验
今天拍的一组多跨连续梁挂篮施工现场图片,希望与各位同仁相互学习
自己做的一个劲性骨架计算(施工中已经使用),不知道有没有好的改善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按简支跟连续梁的算法梁的底筋相差很大。
最近用桥博斜弯桥模块计算一座等截面5跨连续梁弯桥时遇到一点问题,请高手解答。当全桥均用单一截面1(如图)时应力图正常;但真实梁体结构是在靠近中横梁处腹板及顶底板均变厚,见截面2(如图)。于是在将靠近中横梁的单元建成左右截面不同的单元,如图三维图。但将截面改变后应力图变得非常离谱如图,请高手解答。
各位高手请问11,多跨连续梁分块施工如何进行,2.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模型,3,标高如何处理,希望大家踊跃讨论!!!!
最近要做一个设计,欲求50+80+50左右跨径的连续梁或刚构桥的图纸一份,哪位同行老兄有资料,借给小弟参考一下,万分感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