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混凝土连续梁施工(1) 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1-4-9 16:54 编辑 ]
1、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振捣设备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其电源线不应有损破、老化等现象,其自身附带的开关必须安装牢固,动作灵敏可靠。电源插头,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架上操作; 2、高空作业浇筑混凝土,应搭设操作平台和防护围栏,平台铺满绑牢跳板,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架上操作; 3、使用串桶时必须固定牢固,放料时振捣工应保持与串桶的安全距离; 4、用料斗吊运砼时,要与信号工密切配合,缓慢升降,防止料斗碰撞伤人;泵车混凝土出料口的软管应系扎防脱落安全绳(带),移动时要防碰撞伤人。 5、砼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防止触电; 6、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遇有大风、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7、雨季施工要注意电闸箱、电器设备的防雨、防潮、防触电; 8、作业转移时,电机电缆线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和高度,严禁用电缆线托、拉振捣器;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9、振捣工必须懂得振捣器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保养、作业后及时性清洁设备; 10、振捣器接线必须正确,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知识讲座
本人正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悬浇施工,前几天在边跨合拢后进行底板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发现在6#块、10#块的横隔板过人洞上下方居然有裂缝,赶紧全桥检查了一遍,发现所有横隔均有这种现象,连未张拉,未合拢的都有。查规范一些技术书跟我们的图纸一对照,发现设计未在过人洞四周加设加强钢筋。我想问问各位,这个加强钢筋是必须有的么?这个裂缝是怎么形成的?桥发生扭转的时候横隔受不住剪力,所以发生裂缝?
鉴于论坛上很多朋友需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本人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贡献给大家。下载的顶起哈!!
z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
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预拱度的控制
期刊网文章
上海同豪混凝土连续梁设计指南,提供学习及参考
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混凝土方量计算方法,求各位大神给点帮助
一、跨径比 一般情况下,为使边跨正弯矩和中支点负弯矩大致接近的原则,以使布束更趋合理,构造简单,故L1/L2=0.539~0.692是常见的边、主跨的跨径比范围,当L1/L2≤0.419时,边跨则需压重,应属于非常规的特殊处理;大都L1/L2=0.54~0.58则较合理,这将有可能在边跨悬臂端用导梁支承于端墩上合拢边跨,取消落地支架。 二、梁高 主跨箱梁跨中截面的高跨比h0≈(1/46.2~1/86)L2,通常为(1/54~1/60)L2,在箱梁根部的高跨比h1≈(1/15~1/20.6)L2,大部分为(1/18)L2左右。 目前在国际上有减少主梁高跨比的趋势,已建成的挪威stolma桥和Raftsundet桥,在跨中区段采用了轻质砼,减轻了自重,减小了主梁高跨比,其跨中h0≈1/86·L2和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知识讲座ppt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挠度计算在施工中的应用
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的施工图
讲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经典教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范立础).pdf
桥梁的施工应包括选择施工方法,进行必要的验算,选择或设计、制造施工机具、设备,选的与运拍趁筑材料,给排水、电、动力,生活设施以及预应力锚具施工计划、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事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体系转换,因此施工阶段的应力与变形必须在结构设计中予以考虑。不同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各阶段的内力也不同,有时结构的控制设计出现在施工阶段。所以,对连续梁桥,设计与施工是不能也无法截然分开的,、结构设计必组考虑施工的方法、施工内力与变形,而施工方法的选择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形成设计与施工互相制约、相互配合、不断发展的关系。 回顾混凝土连续染桥的发展,可以浦楚地着到:施工技术的发展对桥架的跨径、桥梁的线型、截面型式等方面起粉皿要的作用。初期的混接土连续梁桥采用搭设支架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桥梁的跨径多为30-40m,由于施工工期长,并耗用大蚤木材,因而建造连续梁桥数量很少。六十年代初期,蔽竹施工方法从钢桥引入预应力混凝土桥后,使预应力混经土连续梁桥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可以不用或少用支架,不影响河道通航,将桥梁逐段惫价施工,其跨越能力已进展到200M以上,因而扩大
我国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虽然比欧洲起步晚,但最近几年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展迅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结构分析、试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及工艺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日新月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设计思路,希望大家可以共同进步。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