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如题,如果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跨连续梁支座内力,如何再计算每跨跨中的弯矩,除了力矩分配法,有没有别的方法计算多跨连续梁的内力,急求高手指教!
简支梁的弯矩和剪力最后可以通过叠加得出最后结果。但是有3跨连续梁因为每跨上面都有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现在可不可以先算集中荷载的连续梁的弯矩或剪力,然后再算均布荷载的弯矩或剪力,最后按简支梁的那种思路叠加汇总呢最后???
我想知道这个82.81 KN·M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怎么也算不对。
铁道部连续梁安装通用图 希望对搞铁路连续梁的同志们有用[local]1[/local]
如下图,如何模拟类似pkpm这样的连续梁? 支座如何设置,我已经试一晚上了,计算出的弯矩和PKPM都不符合另外我要加上如下图的节点弯矩 如何做到????????希望高手贴个小模型 谢谢!!!!!!!!!!
本人自学超静定结构的时候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了,请教各位大神一下/(ㄒoㄒ)/~~图乘法的时候,Yc的数值,即,2/3和1/3分别是怎么来的,看上去不是通过外力形心(拱形)得来的呢。是不是图乘法算力矩的时候和线性力是不同的呢。
如题。假设框架梁通长筋为2D20,支座处配筋为4D20,那么其中的两根20的钢筋要在何处截断呢?虽然规范上的说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20d处截断,但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能每根梁都那么算的。那么请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上部纵筋一般在何处截断?是跨度的多少分之一?
简支梁与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的计算机方法
翼缘板粘贴CFRP加固连续梁负弯矩的试验研究
图纸简介: 16.5m桥宽连续梁通用图,包括25m、30m、35m几种,主要为预应力的布置和工程量计算清单。 投稿网友: lddj 上传时间: 2014-05-19
我用TSSD 3.0计算连续梁,每当完成计算及配筋进入绘图时,不能显示连续梁的立面和全部剖面,只能显示其中某一个剖面。不知何故?
“板相邻跨跨度相差超过百分之二十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时,应绘弯矩包络图以确定钢筋的弯起点与切断点。”--《楼盖结构设计原理》p74,沈蒲生编著。请教一下:怎么根据pkpm中生成的板的弯矩值,绘制弯矩包络图?:) 谢谢哈~~
哪位有“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资料,发上来参考一下。目前在做的项目有点特殊,为45+80+45的连续梁桥,中跨80米中中间40米为钢箱梁,两边各20米为混凝土箱梁。哪位有没有类似桥梁的资料,发上来参考一下,多谢了啊。。。。
论文简介:摘 要:理论上,连续梁的支座都是有沉降的,但因种种原因,这种支座的沉降在连续梁计算时常被省略或忽视。本文分析了连续梁支座沉降对内力的影响 投稿网友:kglxhxg 上传时间: 2013-07-11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1-25 19:15 编辑 发个资料希望大家能用上,弯矩图大全帮助你解决很多工程问题。 一、 方法步骤 1 、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 ●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10-2 09:22 编辑 如下图,连续梁4跨,中间支座也是框架梁,此时4跨连续梁的配筋是怎么配?必须通常配吗?底筋可以在中间梁支座处分别锚固吗? 我觉得底筋是可以断开分别锚固的,上部钢筋应该通常配,当然能通则通。
现浇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用图第一次技术交流 (共84页)箱梁通用图设计组2007年7月·长沙--------------对于组合箱梁及现浇箱梁的设计施工有指导意义7月22~23日,交通部专家委员会、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和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湖南长沙联合举办了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经验交流会,2005年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28家设计单位开展了《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的研究,本次会议就是这个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第一次全国宣传推广会。根据交通部科技项目“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有关会议的安排,《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通用图》的编制内容如下: 1、路基宽度:10m、12m、23m、24.5m、26m、28m、33.5m、34.5m。2、跨 径:20m、25m、30m、35m、40m。3、斜 交 角:0°、15°、30°。4、荷载等级:公路
> : > 多跨连续梁计算系统是依据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98年)开发的工程辅助设计软件,该系统考虑多种支撑方式(弹性支撑、刚性支撑、自定义支撑)、多种单元模式(普通梁单元、弹性地基梁单元)、多种连接方式(节点铰接、节点固结)、多种荷载(集中力、均布力、滚动力),并且考虑二次现浇,此外该系统提供直观的3D视图方式显示连续梁实体模型、荷载、作用效应等,并且为用户提供完整的WORD格式报告书。 http://www.easydoing.net/setup/hl.exe
各位,本人设计了一个连续梁,梁的净距一般,支撑宽度较大。我们院一般的做法是: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到中的距离,对于计算结果做以下调整:将剪力、支座负弯矩在支座范围内的峰值消除,正弯矩不作调整。这样一来由于支座宽度大,结构弄得计算跨度很大,正弯矩也很大。我想可不可以这样处理,请高手指教。利用有限元计算,连续梁分为两种单元,支座上的梁作为弹性地基梁,净距内的梁就按一般的梁结构处理,对于计算结果我比较了一下,剪力和负弯矩与上述消峰的结果差不多,但是跨中弯矩明显减少。我感觉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不知各位专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