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杉属性介绍 柳杉生长快,树干直,材质好,是主要的速生树种之一。近年来,柳杉受到多种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柳杉的生长。如1990年,文成县4个国有林场分别受云南松毛虫、柳杉长卷蛾和鞭节扁叶蜂的严重危害,使1000hm的柳杉林出现枯死现象。而过去对柳杉害虫缺乏系统研究,报道甚少。为此,笔者自1990年以来,对柳杉害虫作了较系统和详细的调查,现已基本摸清了柳杉害虫的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经鉴定,危害柳杉的害虫约55种,隶属于7个目26个科,主要害虫约10种。本文将柳杉主要部位的害虫及其综合防治方法作一简述。2柳杉的生态特性
大雪枣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枣树新品种,个大(*者100g),晚熟。管理粗放,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均可栽植。现简要介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病害防治
庭院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
看到帖子主题多数是认识植物相关栽植技术和其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交流过少此类帖子比较少大家可以多提问题 多发这类帖子园林植物版块希望有这样的帖子谢谢
罗汉松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1、黑褐圆盾蚧 黑褐圆盾蚧主要危害盆栽罗汉松。雌成虫介壳圆形,黑褐色或紫褐色,直径约2毫米;雄成虫介壳长卵圆形,直径约1厘米,褐紫色。我区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雌成虫在枝叶上越冬。卵产在介壳下面,初孵若虫活动力强,爬出介壳后向四处扩散,找到适合场所即固定取食,并分泌蜡质物覆盖虫背。若虫多在叶背危害,被害的叶、嫩梢变黄或出现斑点,严重时落叶,枝梢枯死,直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在4~5月卵孵化盛期,喷23%多杀宝乳油800~1000倍液或25%速杀死乳油1000~1 500倍液或15%利而杀乳油1000~12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红蜘蛛
目前,危害杨树的病虫害种类很多,我市常见的约有20余种,因此,病虫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最大的有杨树溃疡病天、杨尺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袋蛾等。 1、杨树溃疡病是指枝干皮层局部坏死的一种病害。四月初,树干、枝条上产生圆形水渍状病斑或水泡,水泡内流出的液体有臭味,失水后稍凹陷,内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
1.花叶病:也称病毒病。为害全株,受害后叶而色泽斑驳,凸凹不平。春、秋季易发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采用无病植株繁殖。
桂花叶斑病有称叶斑病,,是桂花树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主要危害叶片,病班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背面颜色较浅,边缘深褐色;病斑有时卷曲脆裂,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达叶片的1/2—1/3,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导致起提前脱落;树冠中下部的叶片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发病比新叶严重。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以分生孢子侵染发病,借风雨传播,尤以7—11月最为严重;当气温在20—27℃,雨水多或湿度大,通风透气不良,肥料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机械损伤时,容易发病;气候炎热干旱,而又未及时浇水时,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
四月份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月份,应密切观察,抓住适宜时期认真防治。一、四月份食叶害虫:1、黄杨绢野螟:4月下旬进入
1、樟树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防治方法:可用40.7%的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40%乐果200—300倍液喷杀幼虫,当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2、樟叶蜂。幼虫危害嫩叶。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杀。3、樟巢螟。幼虫聚集于新梢上取食叶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当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晶体敌百虫4000一5000倍液喷杀,如幼虫己结成网巢,可人工摘除烧掉。4、白粉病。开始幼苗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至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防治方法:注意苗圃卫生,适当疏苗,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掉,病症明显时,用必菌鲨800-1000倍液,25%粉锈宁800至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花卉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花卉植物的一类特殊病害,该病在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与一般病害差异较大。随着国内外花卉贸易的发展,种苗的流通和种苗的自繁,病毒病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近年来已上升到公次于真菌性病害的地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它影响了花卉的产量和品质,也影响了花卉的出口创汇。
一、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土壤易缺水。苗木受旱时,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湿透苗床,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次数、间隔天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若种植后连下几次大雨,则可减少浇水量和次数。若连续高温少雨,则需加大灌溉量。每次灌溉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会泡根或使根受旱,都会影响移植树木的成活。 二、适时松土、除草 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和除草,撒播苗不便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除,再在床面上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中耕松土要逐次加深,但不要伤苗和压苗,松土、除草时切勿碰伤苗木根须。据试验,晴天中午松土比不松土的地表温度要高8℃左右,因此在高温、干旱的晴天中午不宜松土、除草,最好选在阴天早、晚或雨后进行。 三、施肥的方法要得当 施肥不可浓度过高,一次不可施得过多。要在早、晚浇水或淡施水肥,决不可在苗行间撒施化肥。施水肥可在松土、除草后进行。 四、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 夏季苗木易发生立枯病、根腐病、食叶、食芽害虫等病虫害。当发生立枯病、根腐病时可用喷洒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发生食叶、
海棠 是蔷薇科、苹果属多种植物和木瓜属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因其花繁色艳,植株易造型,果实色美味香,为花、果俱美的花木,在国内各地均有栽植。特别是宅旁、道路两旁,孤植或与其他花木丛植。每年开花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但是在人们欣赏美景的同时,病虫害也悄然袭来,危害海棠的叶片和枝干,降低其景观价值。笔者就海棠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做一梳理,供大家参考。
八棱海棠又名怀来海棠、海红,属蔷薇科,仁果亚科,苹果属,西府海棠种,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中珍品。八棱海棠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细菌性立枯病,虫害方面有蚜虫、粉介壳及红蜘蛛等,要预防病虫害的传播及感染,可参考下列方法: 环境控制: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故栽培时应避免密植,以利通风。温室种植时,若气候正值日夜温差大,则应避免在傍晚浇水,以免夜温下降,造成湿度过高,甚至水气凝结。此外,适当的控制温度,亦可抑制病害传播。
在我们小区有些植物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我就用手机照下来了,效果不是很好,请专家不吝指教![ 本帖最后由 z8812073 于 2008-8-13 17:22 编辑 ]
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虫害的发生。现介绍园林植物主要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蚜虫类 主要有栾树蚜虫、桃蚜、桃粉蚜、柏大蚜、月季长管蚜、柳瘤大蚜、秋四脉棉蚜、毛白杨蚜虫、中国槐蚜等。蚜虫多以卵越冬,然后迁飞到其他植物上继续危害,秋季入冬前又回到寄主上危害过冬。因此,防治好越冬卵孵化的第一代,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防治方法:(1)结合春剪,剪除有虫卵的枝条;(2)萌芽期,在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喷6%吡虫啉乳油3000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至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喷时注意安全。氧化乐果也是防治蚜虫的良药,但是氧化乐果对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因此在园林植物上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尽量不用。(3)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4)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5)每平方米用100克3%呋喃丹颗粒剂,直接施于一些花灌木的根际处也能有效防治蚜虫。 二、螨类
樱花为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原产日本,在我国华北及以南地区广为栽培,是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对栽植环境的要求樱花喜光,应种植于光照充足处,在背阴处和大树下会因光照不足而生长缓慢,不发棵,叶片小而黄,花小或无花,即使有花也色彩不艳,重者甚至死亡。樱花根系较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湿润而不积水的环境,在草坪中种植生长旺盛,不宜种植在沟渠边和低洼处,在这两种地方种植常会因为根系腐烂而死亡;樱花适合种植在透水、透气性好的砂质壤土中,在黏土中生长不良,喜肥沃而不耐瘠薄,一些品种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如日本晚樱在pH值8.7、含盐量0.15%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未见不良反应;樱花对空气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对烟尘、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差,不宜应用于工矿区绿化。樱花喜温暖环境,在华北地区及东北南部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处种植,幼苗在空旷处和风口处种植极易发生抽条。种植要求和水肥管理樱花种植可在早春或深秋落叶后进行,相比而言,秋季种植成活率要高于春季,而
一、综合防治措施:杏树的主要病虫害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1、从入冬到发芽前,清除树基周围的枯枝落叶,剪除病枝,集中销毁,刮除老树皮,清除越冬病虫源,减少病虫基数。2、开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和其他越冬虫卵。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树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摇树,人工捕杀,清除虫果,并及时喷20%速扑杀2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液。防治杏象甲和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选用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4、4月中旬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杏蚜虫。5、6月中旬用灭扫利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虫,并人工捕杀红颈天牛成虫。6、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7、发芽前即花芽膨大期喷药,可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发芽后使用吡虫啉4000-5000倍液并加对氯氰菊酯2000~3000倍
苗木的良好生长是衡量营林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苗木的生长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其中对苗木的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冬季苗木的休眠期对苗木妥善管理,能促进苗木安全过冬,促进次年的生长状况,同时解决好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休眠期苗木养护,提高营林工作的实效性。1.休眠期对苗木的管理苗木休眠期的抵抗力比较低,必须抓住机会对其采取综合、系统的养护管理措施,有利于苗木在次年春季良好的发芽和发育。如果没有科学、细致的管理,苗木在休眠期容易发生病虫害危险,导致次年春天苗木发育异常,甚至导致死亡,破坏生态环境和林业事业,因此,必须做好苗木休眠期的管理养护工作。1.1 做好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可以减轻日灼和冻害,延迟苗木的萌芽和开花,使苗木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还可兼治树干病虫害,即杀死在树皮内隐藏的越冬虫卵。常用的涂白剂配制比例是: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用盐1至2份、黏土2份、水36至40份,此外还可加入少许杀虫剂。涂白次数以2次为宜。第1次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第2次在早春。涂白部位以主干为主,对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