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这样的。。新手一枚求帮助。。这个屋面怎么画施工图啊。。屋面的板配筋怎么弄
有三个选择:1.做了一层平面板后,再做一层斜屋面板2.做一层空架梁,梁上生柱,支起一层斜屋面板3.直接就做一层斜屋面板我一直有个困惑:不知大家常用的是哪一种屋面板?
问题补充:1,坡屋面板钢筋正确定义计算后,动态观察和编辑钢筋时,板底筋却是直条筋伸至对面坡板面,板面筋却是伸至对面坡面加弯折,而且它的长度也是水平投影的长度。按照设置应当结果是:底筋伸至对面坡面加弯折,面筋在屋脊处连续通过(屋脊处无平行梁)。2,梁在计算后动态观察和编辑钢筋时却显示为面筋和底筋都是连续通过,而不是面筋连续通过底筋断开锚固,但是如果先将折梁在脊线处打断后再合并,此时计算和动态观察就是正确的。请问以上板、梁出现的问题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板钢筋,如果是一般坡屋面手工还好计算,而各种多坡屋面组合是很难用手工计算准确的,软件作为工具也希望它能够替代人来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否则,如果只能定义计算楼层梁板柱的话,那么与手工相比就不相上下了。另外,居然折梁可以正确计算,个人认为折板应当也是可以正确计算并动态观察的,只是官方还未开发和优化出软件的相关功能,这一点客服已经确认。我去年用过鲁班预算版,这个软件就能正确定义和计算多坡屋面板的钢筋与马凳来,所以我也相信广联达能够很快开发出更多完善的软件功能出来,因为,广联达毕竟有这方面的实力,只是,希望不要让我们等的太久了!我的项目为8栋18层
本人新手,做一幼儿园结构设计,有个与Y轴夹角36度的坡屋面,高3900mm,跨度9300mm,直接插入相邻平屋面中,这种做法能否可行?若可行,交界处钢筋应该要怎么放置呢?请前辈们不吝赐教!谢谢!
请教下大家坡屋顶怎么施工。如图的屋顶的“屋檐”“屋框梁”“坡屋面板”1、施工队想先浇筑"屋檐"和"屋框梁",然后再浇"坡屋面板"。这样是不是破屋面板和屋框梁不是一个整体,感觉屋顶不稳固。但如果先浇筑屋框梁和坡屋面板,后浇筑屋檐,那屋檐和梁又不是一个整体,屋檐怕不稳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大家一般这三个是怎么做的?2、坡屋面面板和屋框里梁钢筋怎么搭接? 目前已经浇筑好楼板圈梁和闷顶楼板,捆扎好“屋檐”和“屋框梁”的模板钢筋,是否要把“坡屋面板”的钢筋一起捆扎好,然后一起浇筑“屋檐” “屋框梁” “破屋面板”?
我们一般对屋面板配筋的时候,都是双层双向,就为了遵守《砼规范》10.1.9的规定,可现在有个疑问:他所谓的“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一般我们认为屋面板符合这种情况,可是不是也应该根据屋面做法来确定,比如说屋面板有隔热层和架空层,是不是就不用考虑这种影响。望大仙们赐教
本人以前做过设计,现在在甲方。最近看图时发现其普通屋面板配筋比计算值大很多,而且采用了双层双向配筋。我知道这样做可以减少裂缝,有利于防水,但也增加不少成本。请教各位高手,这样做是否合理?效果到底怎样?有没有什么依据?该不该要求其减少配筋?多谢!
这样的一个拱形屋顶,一般要是坡屋顶都会有阳角配筋图,现在这的拱形的屋顶,需要阳角配筋图吗?要的话该怎么画?请大家指点一下 谢谢
请问,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屋面板环境类别属不属于二(b)类,如果属于的话混凝土强度等级得采用c30吧,但是若主体结构其它楼层都采用的是C25的混凝土,施工到屋面板要改成C30的混凝土吗?还有雨棚板和遮阳板也要严格按照规范改成采用>C30的混凝土吗?谢谢,欢迎讨论!:handshake
浇筑现浇斜屋面板接头缝时,因管理人员疏忽造成长约6m,宽约0.2m板厚不足,偏差3cm,该如何处理?如将此部分表面凿深1cm,凿宽至30cm,配筋同板面三级8@200,细石混凝土浇筑补强,是否可行?大伙有好的意见吗?
我是个新手,望各位大神指教。
这个斜板开了很大的口子,口的下边就是支座了.而且也没打梁.各位计算时一般是怎样进行考虑计算的.本人不搞结构设计,但须要了解一下结构问题.
建筑做法如上,有一坡屋面,建模时和师兄沟通,解决方法是:建标准层(坡屋面层),拉虚梁,降节点,生成楼板;以此行成坡屋面造型 ,如下 附:愿意教学的师兄,是世界上最好的师兄!
问题补充:请部我GFY2014坡屋面板筋阴阳角计算结果与坡屋面板阴阳角节点不符。结果是阴角不拉通,阳角没打弯。计算出的板筋全是直条。我的节点设置是默认系统设置的。我的布置方法是:画好屋面板——坡屋面批量坡度系数起坡——多板布置板底筋——汇总计算。可是计算出的结果与节点严重不符。诚心请各位专家解释并指导。
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04G101-4
现做一个小区住宅楼,因屋面造型在客厅部位有一个L形折板,本想在折板部位加设一个梁,但开发商不同意,说是影响室内净空和美观,只能做折形现浇板.请问大家这种折板的计算方法是不是和平板一样的计算,还是另有计算方法或采用什么构造处理呢?
通常的 我们在画屋面板配筋时。都采取的是双层双向拉通配置 ,请问这个做法的理论和规范依据是什么呢?
手里有个小工程,37*18米的一个甲类仓库,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雷定级为一类防雷,他是金属屋面板,请问一下这个防雷装置应怎么设?
如题,如若设双层双向钢筋,那么Pkpm计算书算出来的板贯通筋是上层钢筋(面筋)+下层钢筋(底筋),还是只是下层钢筋?如果屋面设置了双层双向筋,那还需要额外设置温度筋吗?脑子里一盆糨呀,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