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处有分隔柱距有隐框玻璃幕墙的建筑表皮怎么处理? (需要另一种处理方法 )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下的建筑在两侧设变形缝,PM建模的时候是是整体建模呢还是各幢分开建模
一、墙体变形缝 ▲半地下室顶面盖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它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能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1.伸缩缝即温度缝,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温变化而产生裂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分成若干段。由于基础埋在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故不考虑其伸缩变形。伸缩缝的宽度为20mm~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2.沉降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沉降缝的作用是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一般从基础底部断开(这也是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沉降缝的两侧应各有基础和砖墙。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1)建筑物复杂的平面和体形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 (6)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变形缝建筑构造(一)》(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二)》(04CJ01-2)及《变形缝建筑构造(三)》(04CJ01-3)、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西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办公室《建筑构造专项图籍》(88JZ3)、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建筑变形缝构造 》(津07J902)、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建筑变形缝构造图集 》(皖2006J906)、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墙身、楼地面变形缝》(苏J09-2004)、浙江省标准设计站《变形缝建筑构造》(2006浙J55)、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建筑变形缝构造及配件》(2003沪J/T-302)、山东省标准设计办公室《变形缝建筑构造》(L05JT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建筑变形缝构造图籍》(陕2006J 15)、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变形缝构造图籍》(06J011)、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筑变形缝构造图籍》(西南06J/T-304)、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金属成品变形缝建筑构造》(辽2006J403)
建筑变形缝施工工艺模板
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
变形缝建筑构造二04CJ01-2
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pdf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7.42 M
屋顶变形缝在构造上主要解决好防水、保温等问题。屋顶变形缝一般设于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处。不上人屋顶通常在缝的两侧加砌矮墙。高出屋面250mm以上,再按屋面泛水构造将防水层做到矮墙上。缝口用镀锌铁皮、铝板、或砼板覆盖。盖板的形式和构造应满足两侧结构自由变形的要求。寒冷地区为了加强变形缝处的保温,缝中填沥青麻丝、岩棉、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上人屋面一般不设矮墙,但应做好防水,避免渗漏。以前的老做法构造如下图:
建筑变形缝的几张照片,请多指教
所有的楼面变形缝都需要设阻火带?要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你觉得呢? 据说这个是强条(高规 3.0.2)例如:1、如果是有维护结构的部分,变形缝处考虑防火材料封堵应该是正常的。2、如果是在敞开式的外走廊,防烟比较好 ,那变形缝还需要防火材料封堵?一般变形缝是索引中南标、其他地区标准、国标做法,但是图集是也没表示需要防火封堵。审图者应该是不服图集做法吧。
04CJ01-2变形缝建筑构造(二).pdf
建筑是1992年建造的,该建筑一二层是商业,三层以上是住宅,二层屋面有点类似裙楼屋面,是上人的,还会走二轮车,现在要对二楼屋面进行防水改造,如图,现状面层已去除,当时建造的时候,排水沟和变形缝是紧挨着,所以下雨天一直有漏水的问题,现在要解决漏水的问题,准备用防水卷材,正常屋面变形缝地方的防水做法都要砌筑至少25公分以上,因为屋面还会走二轮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只能做成平的,请各位高手指导一下怎么做比较好。
04CJ0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二三
04CJ01-3变形缝建筑构造(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