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图纸,在构造做法里面,顶棚构造做法里面是这样表述的:1)楼板打磨平整;2)界面剂砂浆;……就目前所经历的项目来说,很少看到直接写界面剂砂浆这个做法的(可能是孤陋寡闻)。现在讨论一下。A.对于毛坯房,一般总包对于顶棚的处理往往也是腻子批平,也不会去刷界面剂,小业主装修时自己处理;B.1对于精装修房,涉及到总包与精装界面的问题,一般比较常规的,总包会结构面移交,后续工作由精装修来完成,也很少看到精装修施工界面剂砂浆,一般都是腻子掺胶水处理的。B.2对于总包以界面剂砂浆完成后移交给精装修单位的,往往会存在后续质量的扯皮,尤其是顶棚脱落的问题。同时界面剂的质量把控也很难?所以想问一下,这个界面剂到底需不需要,还是可以由腻子掺胶水替代?
摘要:对水泥塞加气混凝土界面剂配制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界面剂压折比、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夯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对界面剂流动性、保水性和施工和易性的影响。采用复合改性措施,配制出施工性、粘结性、耐候性良好,满足滚筒、喷涂等涂抹施工的界面剂。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结构不加钢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区)。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纤维混凝土有这个可能性。望结构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见。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归纳总结了一些工程的含钢量,纯粹是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混凝土以诸多优点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中,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不断地劣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我国规范给出了多种结构加固补强的方法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但是新旧混凝土结合不良一直是加固补强中所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新旧混凝土粘结薄弱区:在进行新旧混凝土粘结试验及实际混凝土修补时,新旧混凝土有唯一的结合曲面。但是新旧混凝土的破坏曲面并不是唯一的,大部分情况下会在结合面附近或者是沿偏离结合面的区域破坏,这一区域即就是新旧混凝土粘结后的
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4-6-17 18:50 编辑 1. 混凝土表面修补材料可采用界面处理剂和聚合物修补砂浆 (聚合物砂浆),聚合物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不应该低于基材混凝土。 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根
各位同行,我碰到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工程图纸设计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按规范规定要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才能拆模板;现在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进度,准备自己将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以提前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C35)的75%,而达到提前拆模板,这种方案可行吗????谢谢!
主要讨论三种典型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剪1.区分这三种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我先提两条最基本的,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1) 明确各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这一点在新的高规中已经定义得很完善了,即根据各部分分配到的地震倾覆力矩来划分(2)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不同的位移比要求我的疑问在于这第二点,在复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时,各结构体系的界定还是按照第一条即倾覆力矩比例来划分的吗?以高规8.1.3的第四条为例,框架承担了80%以上的倾覆力矩,那么位移比的要求该按照1/550还是1/800来执行呢?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满足框剪的1/800要求的可能是比较渺茫的。按照该条文最后的说法这种情况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论证。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应用应该不少见,结构体系以框架为主,少量剪力墙增强抗侧刚度。都要分析论证岂不太麻烦了。2. 再假设一种情况,有一半地下室建筑,室内外高差超过1.5米,桩筏基础,半地下室层外围设挡土墙,以上层均采用纯框架。因基础形式为厚板桩基,可认为基础对混凝
请问大家一个非常弱的问题,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中的裂缝宽度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宽度还是指受拉钢筋处裂缝宽度,求各位前辈指教了!
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
收缩变形是混凝土出现非荷载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减缩剂的作用就是降低毛细管中水的张力从而减小毛细管失水时产生的收缩应力。一般混凝土减缩剂能减少收缩5%~65%,减缩效果明显,但减缩剂的使用也将同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单独使用减缩剂时各龄期混凝土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下降幅度将达10%以上,为此工程应用中极少单独使用。目前多采取同时使用和复合使用的方法。 1. 同时使用 同时使用是指减缩剂和减水剂同时添加。在使用时考虑到强度下降因素在配合比设计时应相应提高配制强度,在减缩剂掺量选择上应根据工程对混凝土收缩的要求合理选择。同时使用的另一个问题是两种外加剂的相互适应性。如果同时使用后的最终效果使原先两种外加剂的各自性能都受到不同程度地衰退,则两种外加剂存在适应性问题,反之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从已有的资料和试验情况分析,聚羧酸盐减水剂与聚醚、聚乙二醇、氧化烯等为主要成分的收缩剂有较好的相容性,这可能是聚羧酸盐减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是由各种大单体接枝共聚而形成,因此其分子中的各个部位容易被改变,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聚羧酸盐减水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啥也不说,直接上图,一起学习下日本人的技术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6-10-10 09:45 编辑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精要
摘 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最主要的工种工程。无论是工程量、材料用量,还是工程造价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较大。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着重于实际工作中混凝土工程可能存在的质量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提高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事故, 分析 ,预防 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
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0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2.2.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允许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8.3.2条)2.3. 测量工具:5m钢卷尺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