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图纸,在构造做法里面,顶棚构造做法里面是这样表述的:1)楼板打磨平整;2)界面剂砂浆;……就目前所经历的项目来说,很少看到直接写界面剂砂浆这个做法的(可能是孤陋寡闻)。现在讨论一下。A.对于毛坯房,一般总包对于顶棚的处理往往也是腻子批平,也不会去刷界面剂,小业主装修时自己处理;B.1对于精装修房,涉及到总包与精装界面的问题,一般比较常规的,总包会结构面移交,后续工作由精装修来完成,也很少看到精装修施工界面剂砂浆,一般都是腻子掺胶水处理的。B.2对于总包以界面剂砂浆完成后移交给精装修单位的,往往会存在后续质量的扯皮,尤其是顶棚脱落的问题。同时界面剂的质量把控也很难?所以想问一下,这个界面剂到底需不需要,还是可以由腻子掺胶水替代?
摘要:对水泥塞加气混凝土界面剂配制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界面剂压折比、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夯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对界面剂流动性、保水性和施工和易性的影响。采用复合改性措施,配制出施工性、粘结性、耐候性良好,满足滚筒、喷涂等涂抹施工的界面剂。
归纳总结了一些工程的含钢量,纯粹是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结构不加钢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区)。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纤维混凝土有这个可能性。望结构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见。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混凝土以诸多优点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中,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不断地劣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针对这一现象我国规范给出了多种结构加固补强的方法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但是新旧混凝土结合不良一直是加固补强中所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新旧混凝土粘结薄弱区:在进行新旧混凝土粘结试验及实际混凝土修补时,新旧混凝土有唯一的结合曲面。但是新旧混凝土的破坏曲面并不是唯一的,大部分情况下会在结合面附近或者是沿偏离结合面的区域破坏,这一区域即就是新旧混凝土粘结后的
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4-6-17 18:50 编辑 1. 混凝土表面修补材料可采用界面处理剂和聚合物修补砂浆 (聚合物砂浆),聚合物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不应该低于基材混凝土。 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根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摄氏度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
请教一个混凝土和钢结构如何连接的问题(即在原有的混凝土圈梁和混凝土柱子上加一层钢结构)那位老师赐教sdgjg999@163.com
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蔡健老师 2004年的一份讲义截选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概况(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般概念组合结构定义:组合结构的种类繁多,从广义上讲,组合结构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一个结构或构件而共同工作的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继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后发展兴起的第五大类结构。从广义概念上看,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组合结构的一种。组合结构分类:组合结构通常是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钢又分为钢筋和型钢,混凝土可以是素混凝土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国内外常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2)钢—混凝土组合梁;(3)钢骨混凝土结构(也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或劲性混凝土结构);(4)钢管混凝土结构;(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门学科起源于本世纪初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到了五十年代已基本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至今
目前,随着检验批验收的实行,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验收是按检验批进行验收的,比如一层的梁、板、柱,有时是验收柱,浇注混凝土,再验收梁、板,再浇注混凝土,这样柱混凝土和梁板就成了两个检验批,混凝土按规范要求应分别评定。这样,存在两个问题,1 检是否按验批验收次数来进行混凝土评定,这个划分是否合理可行?2、如果分开评定,在试块组数少的情况下,一般一工作班做1-2组试块,达不到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评定,试块强度必须在1.15倍标准值条件下才能合格。上述两问题,请教朋友们。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与加固1/2
没办法,发了帖子没人气只好取这么个题目,大家别怪我。。。1. 钢筋画法 板支座处负筋按规范宜伸出支座大于四分之一短跨长度,比如说我要画伸出支座650的钢筋,在TSSD中该怎么精确画出650来呢?2. 井字梁 房间跨度为7200*7200,拟用两根200*500的次梁成十字形交叉井字梁布置,请问合不合适?同事说井字梁只在大跨度时候为降低梁高才考虑使用,请问这种说法对不对?还有,像类似我说的这种7.2*7.2的房间,用哪种梁布置比较好呢?井字梁在交叉节点处有哪些构造措施?传力体系是怎么样的?在PKPM中计算出的井字梁交叉处两根梁的负弯矩都是0,他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3. 异型板 一个三边支承在梁上,一边自由的异型板(大致形状为梯形)。在理正工具箱中用异型板计算模块计算出来的结果准不准确?我想手算一下,但找不到相关资料,有人能提供一下吗?4. 荷载 请问防火卷帘的线荷载是多少?是钢制的,跟卷帘门是一种东西。5. 结构布置 平面为L型,在L折角处阴角为楼梯间,请问这样合适吗?记得曾经看过一篇资料上说阴角处要加大板厚起到抗扭作用,那么在
我前不久做了一三层的混凝土全框架结构的商铺,设计时我没有计算风载.审图中心说我,一定要算风载.我想请教一下各位高手,是否一定要计算风载?
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我闪可以按规范去设置伸缩缝,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结构我们也经常碰到,就是混凝土柱框、排架而屋面为轻钢结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伸缩缝是否也应控制在55m以内,请各位谈谈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对于多层的应按55m,因为主体结构就应按框架结构去设置缝,而对于单层的本人认为可以适当放松.
很喜欢这个网站,很想为大家做点什么!涵盖混凝土结构原理各章节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