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条件下,哪种施工方法成本更经济?以前我的经验一直是觉得人工挖孔桩更省,现在随着人工费用上涨,各种价格变化,好像有了钻孔桩的成本更低的趋势大家能说说自己的经验吗?
最近我接触到一个工程,它的地质情况是:面积30万平米,1层是耕土,厚度0.3-1.1M,全场分布。2层是粉质粘土,层厚0.4-2.3M.3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4-16.6M,全场分布。4层粘土,层厚0.7-4.2M,桩端土承载力为3000KPA(沉管灌注桩);而人工挖孔桩为1800KPA.五层砾砂混粉质粘土,厚0.7-4.7M.6层砾砂,桩端土承载力为1800KPA(沉管灌注桩);而人工挖孔桩为1100KPA。因该工程是商住楼,一二层框架,三四五层是砖混,其最大荷载550吨,地勘建议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或沉管灌注桩,以第4层为持力层。此处地下水位高,挖出来的孔内积水较多,但粘土层作为持力层,我觉得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因一些人为影响,说什么节约投资,缩短工期,质量易控制,可实际施工不是那样的,现在只是开始一栋建设,不知道各位给点意见好吗?到底那种更好?
人工挖孔桩,钢筋笼放置后,送料管倒入混凝土,如果深度大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振捣质量?冲孔灌注桩清孔后,钢筋笼放置前孔内是泥浆还是清水护壁,如果没有浇注混凝土是否振捣(振捣容易塌孔)。采用自密混凝土是否可靠,振捣送料管或钢筋可行么 ?
人工挖孔灌注桩-广东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头,以前施工方法是:在砼达到设计強度后凿去桩头的水泥浆即凿桩头,现在实际施工方法是:在砼浇捣后桩头加一些石子震实,避免以后凿桩头的程序。请教这种施工方法是不是可行。
请教高手我做的一个人工挖孔灌注桩工程在挖孔时地下水位较高,孔内水量比较大,不知会不会对桩承载力产生影响,桩径1.0-1.2m。桩长12m。
钻孔灌注桩设计深度12米,地下水位约-5~-7,地基土层基本都是松散灰黄色中细沙,灌注桩成孔施工过程中,泥浆护壁无法支撑,流沙、塌孔,请高手点拨一二,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谢谢!是否可加长钢护筒,成桩后钢护筒能否拔出?若拔不出来,成本增加太多
人工挖孔灌注桩
本帖最后由 结设是艺术 于 2014-2-28 19:36 编辑 挖桩常需护壁,段高一米等距。强度不低桩身,考虑共同受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6.6.6 2014.2.28
我们的质检站要求人工挖孔桩灌注桩的桩头也要打掉500mm,我觉得人工挖孔桩灌注的桩是分层振捣着浇上来的,不是泥浆护壁灌注桩,为什么要截桩呢,有那位高人给我说说依据吗?
各位同行,同一区域内(面积约在600至800平米左右)有128根桩,目前已施工冲孔桩,但业主要求部分较浅的桩用人工挖孔桩,同时工期较紧,同步进行,是否可以两种施工技术进行同时施工?
图纸简介: 该图纸为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及预制方桩中南标图集,图纸内容包含编制总说明,各类型大样图,节点详图,常用表格等。 投稿网友: zuoming225 上传时间: 2014-06-26 <
本帖最后由 xclwys 于 2015-1-22 13:29 编辑 人工挖孔桩与机械钻孔桩区别:人工挖孔桩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或者砖护壁,而机械钻孔采用泥浆护壁。一、人工挖孔灌注桩常见质量控制
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旋挖钻孔灌注桩都是比较常用的成孔工艺,那到底该选用工艺简单的人工挖孔?还是施工高效的灌注桩成孔?相信很多朋友费解。那今天岩联小编从施工工艺,经济成本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希望大家能给大家一点建议。 目前,人工挖孔效率与工人数量是成正比的,多开工作面来实现。但随着工人的增多,施工成本的增加,也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使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旋挖钻机就不一样,它是以柴油作为燃料,不需要用电,因此在电不足的地方照样可施工,这无疑就大幅度地提高了适用性。 人工挖孔的优势
以下图一是工地的实际做法,图二是图纸做法。我认为图一做法是不是会使桩径缩小了啊?到底应该咋作啊?请各位指教一下!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相关规范的应用
原来已经打了管桩,现在要补桩,只能补钻孔灌注桩。我觉得因为钻孔灌注钻后打,打桩时不会再造成大的挤土,所以管桩和钻孔桩相临时,最小间距应该按3D,假如是管桩后打,应该按4D,这样想对哇?
主要介绍了 关于桩底注浆 对于施工,设计,以及施工遇到的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