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现在不仅仅是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而是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层次阶段。植物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景观作用和生态作用。
6月中到世博游玩,各大场馆门外排起的长队看的让人毛骨悚然,遂来到世博公园转转,不亦乐乎,发现植物造景真的很不错!特点呢,官方版本是“用扇骨的形式种植乔木体系,与城市和园区规划肌理一致,用滩的趋势将绿化、场地、水体及设施等内容有机融合;用灌木、地被群落景观塑造滩的形成肌理,依托地形设计创造各种类型植物的生理环境、、、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立体空间构成模式,构建出植物景观设计的主体空间体系,解决了世博会议期间高容量、高密度人群对大量集散场地和大量的遮荫需求”。我的亲身体验版本是:一,滨湖景观绿量大,硬质少,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二,注重地被层,大量使用草花,营造花境 三,植物分区特色明显,每片都有不同的景可观 四,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包括与建筑的结合,水边绿化,地形起伏,路边,林缘来丰富造景,总体上讲世博公园基本上反映了时下园林景观的较高水准。遗憾的是很多草花不大认识,由于是卡片机拍摄的,只能将就看了。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波 绿色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投资增长速度为21.8%,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0.8%。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种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考验。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1];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敏感性,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改变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外貌,满足了城市人群与自然亲近的强烈渴望。“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与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新理念。发展城市森林,实现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当今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和大趋势。城市森林建设正式纳入了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充分发挥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和谐城市构建。 1、森林能够有效地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大范围植树造林培育森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风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扩大,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改造沙漠开拓沙漠绿洲,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2、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3、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由于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
植物造景的优点包括造价低、建设时间短、能在保持原有景区风格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使原有景观锦上添花并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工艺已经逐渐发展为城市文明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特色风景线,因此,在进行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时也要越来越注重突出地方习惯和文化特征,已经逐步倾向于利用植物特色来营造丰富多变的季相,注重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丰富园林素材。 对于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工艺,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环境特征、文化传统、居民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来培育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布设。对于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最基本的要点,就是要满足居民休息和审美的需求,应尽可能地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在选择基调树种时,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这不仅仅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地方特色,还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进行美化设计布置时,
摘要:通过介绍植物景观规划的概念,阐述了城市绿化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植物景观;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基础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面对中国未来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植物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特征的园林景观要素,能使城市景观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景~(1andse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全书,泛指陆地上的自然风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与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展示。景观规划是将不同植物材料组成一个有机体的过程,是以植物为媒介的外在艺术表达,是在发挥基本功能要求,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令人赏
中国南方鹅卵石丰富,价廉物美。它在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起到协调、过渡的作用,且满足城市人群对自然之趣的向往与追求,从而普遍运用于休闲广场、居民小区、公园绿地等场所。透过现象,重新审视石文化,探求其美学内涵、造景手法,这在环境建设中有着普遍意义。 鹅卵石的自然属性? 中国人崇尚自然的观念,巨型鹅卵石特有的形体和材质,是它在景观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原因之一。鹅卵石有很强的亲和力,经流水的切割、剥蚀、流移、冲刷和磨洗而形成的漫长地质历史,令人领略到天赐尤物的尽善尽美;其纹理清晰,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让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神韵与灵性!鹅卵石在公共环境空间里追寻着一种天然真趣,可作为山水的象征。人们通过观赏巨型鹅卵石,而联想到山川溪流,从而达到与自然亲近,陶冶性情之体验。鹅卵石在环境中能起到一种既对比又协调的效果,丰富视觉,造成美感。如草地、泥土等软性材质和鹅卵石硬性材质的对比,鹅卵石的米黄色和植物绿色的对比,鹅卵石的有机形和环境中无机形的对比,鹅卵石的天然肌理和周围环境的对比,巨型鹅卵石和树、草体量的对比,鹅卵石造就的小空间和主体建筑的大空间对比等。一块造型奇特的巨型鹅卵石,就
地被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主要材料之一,亦是园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地被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适宜种植的条件,只有透彻地了解种植地的环境条件才能确切地配置地被植物。例如杜鹃是理想的观赏矮生地被植物,它宜种在中性偏酸的土壤里,而在碱性土壤中则生长不好,甚至死亡,地被效用就发挥不了。茶梅宜种在偏阴之地,而在常日照的立地环境中则生长不好。又如连翘和红花 木都是喜温暖湿润的观色地被植物,适种于中偏酸性土壤,在园林造景中常被相间异色成片状色块或带状色块配置。而迎春又是一种开花早、喜光、耐旱、耐脊薄、耐盐碱的早春观花型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点植或片植于假山水池驳岸处,以丰富景观效果。小叶栀子、六月雪、九里香、夜来香等均是木本矮生香花型地被植物,均喜肥沃中性偏酸的土壤和耐半阴的立地环境。南天竹果实鲜红、经冬不落,是理想的观叶观果植物,适种于中偏酸性土壤,是造园布局中经常被采用的地被植物。还有八角金盘是一种强阴性耐湿的观叶地被植物,在一些居住环境偏阴之地成片配置,以增加居住区的绿量。 根据地被植物这些不同的特性,我们就要因物景的需要,适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来配置,如在
摘要论文以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资料和深入现场调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植物群落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对城市地公园植物景观从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影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度的子、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手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以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公园为例,就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设计作一系列理论研究,从而为今类似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及结果包括:(1)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整理,阐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手法、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设计的研究动态。(2)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基础资料的梳理,以物生态学为指导,运用样方法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其组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相关定量评价指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感
问:园林植物作为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栽树、种花,也逐渐走向美学,走向生态。根据绿地功能不同,对植物配置的要求也不同。您能简单谈谈植物形态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有哪些? 答:植物形态是指植物单体或者植物群体的形状和结构,即表现出来的三维形状。一般的植物外观形态有圆球形、椭圆形、尖塔形、直立形、悬垂形、铺地形或水平形、不规则形。不同形态的植物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传递给观者不同的感受,开阔树冠的大乔木如悬铃木、榉树等像撑开的一把大伞,柔和饱满,让人感觉安定和舒缓,相反尖塔形的植物如水杉、龙柏等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感。直立形植物可用于创造突出的景观,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增加高度方面的因素,水平扩展的植物在高的结构中增加了宽度方面的因素,垂悬形态的
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情,但若在池中、水畔栽数株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还能改善水体,消除污染,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种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1)浮叶植物:睡莲、满江红、萍蓬莲、菱等。(2)挺水植物:荷花、千屈菜、水葱、泽泻、雨久花、香蒲、菖蒲等。(3)沉水植物:金鱼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4)滨水植物: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蓉等。 景观价值 水生植物景观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叶、品姿、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湖面上数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亦成为一大热点。随着水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其要 求的不断提高,如何确保景观水体的清洁、清澈,并具有一种让人亲近的自然美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而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造景又有洁水功能的植物材料, 已被越来越多得应用到景观水体的具体营造之中。 1 水生植物的重要功能 1.1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水生植物在水体产氧、氮循环、水质调控、沉积物吸附,以及为水生动物、部分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隐蔽场所和食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及其不同 的演替阶段中,部分种类还可作为各类型或阶段的指示植物种。它们的生长状况能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某个水域或水体的相应物理、化学及其它环境指标,有利于人 们对水质变化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水生植物对水体内的污染物具有相应的去除效果。如:凤眼莲可去除氮、磷、铅、锌等元素,苦草可去除砷、铜、铅、锌 等元素,大藻可去除铬、铅、锌等元素。 1.2 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
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园林景观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仅就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创新、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2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我们称谓的园林。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根据城市园林对城市景观所起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