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2004-2007建筑知识题word版及答案

    2004-2007建筑知识题word版及答案

  • 我们需要绿色建筑认证么?

    一、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讨论:议程安排(暂定):相关链接:LEED在中国的实施二、TopEnergy周年调查: #1 请选出您觉得工作最负责的几位斑竹 #2 对topenergy版面的安排有何建议? #3 您觉得topenergy的内容在那些方面

  • 关于绿色建筑软件的一些感想~

    说实话虽然很多竞赛方案都用了绿色分析与软件,但是大家都好像只是把分析图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了,好像在告诉别人:我用绿色分析软件了!而没有真正让绿色软件来辅助我们的设计,没有去表达通过绿色分析软件,我的设计方案怎么调整了,怎么做到节能了~~

  • 关于绿色建筑的设计问题

    现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而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院提供的节能设计基本都达到50%的节能目标,而且这只是个理论值,我认为实际上是完全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而我们公司一直提倡做绿色建筑,太阳能热水、空调凝结水、卫生间台盆废水回收,处理后冲马桶,CO2控制空调箱新风阀门开度,调节室内新风需求量,C0控制车库的排风风机。这些都是很好的节能概念和技术,但投入的成本都很高,但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想通,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点拨:在华北,冬季可以利用市政热源供暖,节约能源,在华南,冬季基本不用供暖,更节能,而在华东,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又没有市政热源,怎样的设计节能而且环保1、电制冷+锅炉:电制冷效率高,能解决夏季制冷问题,但锅炉,特别是电锅炉效率不高,不节能,而且锅炉的位置比较难解决,能否安装在地下室?用电锅炉,燃气锅炉,还是直燃机?2、风冷热泵:一套设施,可解决冬夏两季采暖制冷,但效率更低,运行成本高,唯一的优点是不占使用面积,风冷热泵用模块机还是螺杆机好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 关于绿色建筑认证的哪些事

    [导读]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各国也竞相推出“绿色建筑”来保护地球。

  • 2014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题 答案

    2014一建山东建筑大学阅卷建筑工程专业情况:所有参加阅卷的研究生同学不允许拍照,手机必须关机,否则取消阅卷资格,每道题都是两人阅卷,如果两人给分数差值超过总分的10%就把这题放到第三个人那里阅,如果再有差距,就到专家手里,最后取专家和最高分的平均分,还是挺公平的。如果阅卷学生的分数没有被利用,就是白阅了,不算工作量,类似计件制,考生有涂改没关系。每个案例都有一个得分很低的问题,专家也说了今年有些题偏一些,阅卷当时得分有差距的话会调整,从阅卷上看,考前答案没有泄露,这点应该放心。还有,除了课本内容,任何资料都不要信,标答依据是课本。案例一1.关键线路:无圈和箭头0分,箭头前有字母0分 3分2.设备闲置费不妥,理由:应该用折旧费或租赁费(租金) 人工窝工费补偿不妥,理由:只能依据合同明文规定的,人工窝工费补偿 4分(不妥和理由各1分)3.K、H、F 总时差:2月、0、2月 3分 K、H、F影响总工期 :1个月、1个月、不影响 3分 K成立(写成K索赔1个月也对) 1分 F、H不成立 2分

  • 全球公认的绿色建筑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 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发布,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又提出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5年后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桃战2000标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于1996年、1999年推出自己的标准,据悉,中国内地也将在2006年推出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 BREEAM认为评估的内容包括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

  • 阅读城市建筑蕴藏的文化

    关于城市的界说之一,是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 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 中国现代大都市的形成主要源自两种不同的历史:一些口岸城市如上海、香港、青岛、大连等,在殖民统治或租界时期,主要是在外国人的管理下形成的今天的城市格局和面貌;而内地的历史文化古城,如北京、南京、西安等,主要是在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中,由中国人自己管理、建设和改造,形成的今天的城市面貌。 作为新中国首都,北京成为一个活的标本,一个令人读之不尽、百感交集的“文化的容器”。它不仅在体制文化的塑造下,而且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张力中,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和品性。而发生在北京的事往往是具有全国性的。 北京和南京 虽然在许多方面,北京和上海最显著地形成一种对比;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最具有可比性的却是北

  • 各种神奇有趣的绿色建筑

    在西方发达国家,节能与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 美国 美国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的试点建造工作,近年来异常活跃,已建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建筑有: 1.美国生态房。美国诺次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种生态房。这个四居室的生态房,隔热性能特别优良,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家庭用电依靠安装在凉亭上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来提供。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的雨水,蓄存在地下室,使用前用沙床过滤,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 2.美国生态村。在面积为488公顷的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维寺的海岛上,建起了150栋生态房屋,叫做生态村。这里保留着原来的自然面貌,没有一点人为破坏的痕迹。设计者在建筑这些生态村时,用合住的方法替代了以前的独住,如每6~8个住宅单元合用一个能源中心、一个煤气锅炉、一个家用

  • [建筑规范]绿色施工导则

    [建筑规范]绿色施工导则

  • ~~何谓绿色建筑~~ (新手这里)

    由于才刚刚踏入建筑的领域, 才大学第一年。。。但老师给了我设计酒店的题目(绿色建筑)我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绿色建筑是不是指利用较环保的材料,或可循环的材料,或较节省资源的材料。。还有就是采天然光, 尽量使到以后操作时能减少用电量等??除了在材料和采用天然光下手,是否还有其它做法来完成“绿色建筑”各位前辈可否指点指点。。。。如何能够让我的酒店成为“绿色”??如果我提到的两点是可行的,那又如何去行呢?? 谢谢。。。。。。。。。。。。。

  • 怎样阅读建筑电气施工图

    怎样阅读建筑电气施工图

  • 英国绿色建筑标准Breeam

    英国绿色建筑标准Breeam

  • 绿色建筑及施工-----冯大斌

    绿色建筑及施工-----冯大斌

  • 关于绿色建筑的全过程的认识

    论文简介:详细介绍了绿色建筑的从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到建筑的施工以及整个的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报废后建筑的垃圾的全部的处理过程。 投稿网友:liruixueandyun 上传时间: 2013-07-03

  • 浅述绿色建筑的规划透视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一览建筑文库产生了大规模的建筑量。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和实际需求,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还将新增建筑约300亿平米。同时,由于建筑规模巨大、资源匮乏和工艺粗放,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绿色建筑的理念得以提出和推广。在此种背景下,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角度来透视绿色建筑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关键词:绿色建筑、上海世博会、城市规划、关系 1前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按目前的建设速度和需求,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还将新增建筑约300亿m2。由于建筑规模巨大、资源匮乏和工艺粗放,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绿色建筑的理念得以提出和推广。在此种背景下,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角度来透视绿色建筑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关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

点击加载更多

绿色建筑阅读题答案

绿色建筑阅读题答案专题,为您提供绿色建筑阅读题答案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绿色建筑阅读题答案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绿色建筑阅读题答案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二沉池污泥含水率

楼梯结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