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V资料认为一部分污泥与进水混合进如选择池,一部分直接进厌氧池本人认为一部分与污泥混合进如选择池,一部分原水直接进厌氧池请较大家
该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55000t/d,进水水质指标:CODcr 300~350mg/L、BOD5150mg/L、NH4+-N 35mg/L、总磷(TP)为8mg/L、SS 250~360mg/L、pH值7~8;出水水质达到以下标准:COD≤100mg/L、BOD5≤30mg/L、NH3-N≤8mg/L、TP≤1.5mg/L、SS≤30mg/L。 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处理 平均气温15-26度 年主导风向:东南 平均地面标高:+22米 这是小弟的毕业设计课题,我已在一家公司上班,是搞销售的,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联,只想顺利毕业,恳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以解我燃眉之急。感激不尽!!!!!
厌氧池的池容,回流比如何计算。氧化沟后的二沉池又怎样计算?怎样校核?我做的是卡鲁塞尔氧化沟。设计水量6.5万吨,氧化沟2组,结果二沉池按固体负荷计算,用了4个,每个池直径达38米,是不是太大了?
2012年第二天下午案例,有一道求氧化沟厌氧池和缺氧池容积的题,我先按设计流量和停留时间算出容积范围,发现是有答案的。但后来检查时,发现题目中有一个“总有效容积“的说法,翻了翻规范,也说可分组,就改成按分成两组计算(即设计流量除以2),也是有答案的,A选项符合。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坑?或者我考虑多了?看了一遍真题,我觉得分组应该错了,因为题目给出的是“氧化沟的设计流量”,而不是污水厂的设计流量。考试时有难度的题基本没错,这种简单的题反而丢分,自己挖个坑往里面跳,唉![ 本帖最后由 tmac2007 于 2012-9-20 12:42 编辑 ]
看了那么多市政污水处理技术的书,脑子还是有点蒙,那个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都有什么作用啊?另外,我有个问题,如果工业废水里面有氨氮需要处理,是不是只要加个好氧池,曝气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加个厌氧池硝化吗?
最近本人要调试一生化系统,但不知如何入手较好!系统里面有复合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是要进行培菌的.请问各位高手,厌氧池应如何投加污泥量,培植过程中注意什么东西?要多久?接触氧化池呢?请请教...谢谢!
UASB和水解酸化池停运期间,应该如何处理,是降低负荷至0就此不管,还是投加碳源维持最低负荷,最低负荷是多少?UASB停运2个月后再启动失败,只能投加污泥,悲催啊!
我们污水只处理COD,采用UASB+CASS工艺,原水COD在3000以下,厌氧池出水COD一般在300左右,PH在6左右,近几天厌氧池出水COD在1000左右,PH在5左右,求高手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工厂处于东北,气温比较低,现在进水温度20度,厌氧池出水温度才14度左右。
本帖最后由 肥肥肥起来 于 2017-10-4 19:55 编辑 我们这边的水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将原有的卡鲁赛尔氧化沟2000(厌氧.缺氧.好氧),后段加一个缺氧和MBR池,以下几个问题请大神们分析下1、将原有二沉池改造为缺氧池(加3台搅拌器),回流到厌氧,这样是不是以前的污泥回流变成了混合液回流?回流浓度降低了?2、二沉池改为缺氧,前端氧化沟本来就有厌氧、缺氧、好氧,在加一个缺氧,MBR池。这个加的缺氧的目的是什么?继续脱氮?要是继续脱氮,好氧回流脱氮一部分,好氧出水口直接再进缺氧反硝化?反硝化脱氮是要碳源做电子供体的,暂时还没有看见有外加碳源的水管在缺氧池,本来进水COD才150-180左右,好氧出口流向新增缺氧还有可利用的碳源么?
求助各位专家,我想采集24小时运行的氧化沟底部的淤积泥砂进行测定,有没有什么采集方法呢?试过湖泊底泥采样器,沉下去只能采到活性污泥。不知道专家们还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案呢?谢谢了
小弟刚接触氧化沟,对工艺不太了解。近期在运行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希望大家多多帮忙。首先我厂是aao微曝气氧化沟工艺(具体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氧化沟?),设计处理量为4万立方每天,分两个池子,现在总曝气量在1200立方每小时,,实在处理量为26000左右。在好氧池出水处投加聚合氯化铝作化学除磷,经两个二沉池出水。由于近段时间下雨,进水浓度COD经常低于100、氨氮20左右,出水COD12左右、氨氮2左右、总磷1-3。出水ss与总磷比之前升高比较多。由于运输的问题,现在每隔一天脱一车泥重量为15吨左右(含水率80%)。由于厂区排水标准为一级b,ss与总磷比较危险。厂区正常进水COD150-250、氨氮25-30、磷3-5.1、为什么两个池siv一直在上升,之前在70左右,现在到140?2、为什么二沉池出水有比较多的碎泥样的小颗粒?3、是否负荷太低造成污泥解体,造成ss、与总磷偏高?3、风量控制在多大比较合适?氧化沟曝气不均,有部分曝气管损坏,好氧在线do值一直在0.2左右。两池最多供氧量各为800立方每小时。4、厂区投加聚合氯化铝除磷的
在排水手册氧化沟部分设计上有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这一部分的污泥是进入后面的沉淀池沉淀再进入浓缩池还是直接进行浓缩?如果处理的污水量:3万立方米, 进水 BOD 200 mg/L SS 250 mg/L 出水 BOD 20mg/L SS 30 mg/L ,用氧化沟工艺,一般进入浓缩池的污泥量是多少,我算的是大约200立方米每天,合理吗?谢谢
氧化沟后二沉池排泥设备:是采用刮泥机,还是刮吸泥机?用刮吸泥机是否会使氧化沟回流污泥含水率高,污泥浓度小?氧化沟后二沉池排泥设备有必采用刮泥机么?
处理的是印染污水,使用的改良型卡鲁塞耳氧化沟,池体单边长度120m,来回有240m,每一个来回使用一个推流曝气器,想问问可行性?这种污水特点是含纤维,氧化沟进水ss大概在200mg/l,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在推流曝气器的远段造成死角而使污泥堆积而影响处理效果呢?这种工艺以前在城市污水中用过,可处理这种污水还是没有经验,请大家提供一些宝贵意见,谢谢!
我毕业设计是处理城市废水,但是我学的却很少涉及这个不太懂.它要求脱氮除磷,我开始是弄了个氧化沟但是它要求的除磷率很高,我想是不是应该换成A-A-O池呢?
那位大虾知道奥贝尔氧化沟的具体计算方法?能详细的告诉我吗?本人现在正在设计一个项目。急迫的需要各位高人的帮忙!!qq 66746393
各位前辈,我初次调试,关于营养物质投加计算问题希望各位赐教。污泥培养:1、培养方法:根据现有情况,首先培养东氧化沟内污泥,采用闷曝方式培养。2、培养方案:厌氧池
我想请问一下,应该来说微孔曝气氧化沟的除磷效果比较好的,但是我们在运行中,总磷去除率很低,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什么原因呢?像氧化沟这类的处理工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没有国际或国内的平均电耗水平的,大概是在多少kW·h/m3呢曝气量是不是与水量、水质、温度相关啊
有个题请教一下:某城市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经分析论证拟采用氧化沟工艺,提出了如下四种工艺流程1.污水-提升泵房-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Carrousel型氧化沟-二沉池-消毒-出水2.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Orbal型氧化沟-二沉池-消毒-出水3.污水-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房-平流沉砂池-一体氧化沟-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4.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平流沉砂池-三沟(T)型氧化沟-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到底哪个氧化沟工艺最好?请各位高手指点并给出理由。[ 本帖最后由 xujun0506 于 2010-9-14 23: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