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关于SBR及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现在有一座近期是1.5万吨/日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对于工艺方面我想从SBR和氧化沟两种工艺中进行选择,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占20-30%)。请问那一个更合适?多谢!!

  • 关于氧化沟工艺的脱氮除磷(求助)

    各位前辈,晚辈是一名刚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的新人,对于本行业还有些陌生,我们厂是采用的氧化沟工艺,我们本厂的氮磷排除量不是很理想,马上要对工艺进行一定的调整,晚辈想请各位前辈对氧化沟工艺中脱氮除磷须要注意的方面及可能发生的疑难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指教。晚辈拜谢!!!我的邮 件 地 址:wang_aimin79@163.com

  • 新型氧化沟工艺的设计资料

    本人现在做排水工程毕业设计,采用的是氧化沟工艺,请各位同行前辈门不吝赐教,提供给我一有用的资料,小生先谢谢了!!!!!!!!!!

  •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特点

    技术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点,池内的生物固体浓度(5~10g/ l)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可达2.0~3.0kgBOD5/m3.d),另外接触氧化工艺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池内加设适宜形状和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膜载体填料,这样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内部的缺氧环境势必形成生物膜内层供氧不足甚至处于厌氧状态,这样在生物膜中形成了由厌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的长食物链的生物群落,能有效地将不能好氧生物降解的COD部分厌氧降解为可生化的有机物。 由于池内填充了大量的生物膜载体填料,填料上下两端

  • 氧化沟工艺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工艺的发展过程

    摘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氧化沟工艺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工艺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工艺,最后针对氧化沟的工艺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讨论。关键词:污水处理 氧化沟 脱氮除磷1 氧化沟工艺概述1.1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

  • 氧化镁脱硫工艺的技术特点

    1、 技术成熟氧化镁脱技术是一种成熟度的脱硫工艺,氧化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台湾的电站 95% 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国内部分台塑企业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2、原料来源充足在我国氧化镁的含量十分可观,目前已探明的氧化镁储藏量约为 160 亿吨,占全世界的 80% 左右。其资源主要健在在辽宁、四川、河北等省,因此氧化镁完全能够作为脱硫剂应用于电厂的脱硫系统中去。3、脱硫效率高在化学反应活性方面氧化镁要远远大于氧化钙脱硫剂,并且由于氧化镁的分子量较碳酸钙和氧化钙都比较小。因此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氧化镁的脱硫效率要高于钙法的脱硫效率。一般情况下氧化镁的脱硫效率可达到 95% 以上,而石灰石 / 石膏法的脱硫效率仅达到 90% 左右。4、 投资费用少由于氧化镁作为脱硫本身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此在吸收塔的结构设计、循环浆液量的大小、系统的整体规模、设备的功率都可以相应较小,与钙法脱硫比较,同样的脱硫系统的投资费手可以降低50% 以上。5、 运行费用低决定脱硫

  • 关于氧化沟2000+MBR工艺

    关于氧化沟2000+MBR工艺

    本帖最后由 肥肥肥起来 于 2017-10-4 19:55 编辑 我们这边的水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将原有的卡鲁赛尔氧化沟2000(厌氧.缺氧.好氧),后段加一个缺氧和MBR池,以下几个问题请大神们分析下1、将原有二沉池改造为缺氧池(加3台搅拌器),回流到厌氧,这样是不是以前的污泥回流变成了混合液回流?回流浓度降低了?2、二沉池改为缺氧,前端氧化沟本来就有厌氧、缺氧、好氧,在加一个缺氧,MBR池。这个加的缺氧的目的是什么?继续脱氮?要是继续脱氮,好氧回流脱氮一部分,好氧出水口直接再进缺氧反硝化?反硝化脱氮是要碳源做电子供体的,暂时还没有看见有外加碳源的水管在缺氧池,本来进水COD才150-180左右,好氧出口流向新增缺氧还有可利用的碳源么?

  • 到底哪个氧化沟工艺最好?

    有个题请教一下:某城市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经分析论证拟采用氧化沟工艺,提出了如下四种工艺流程1.污水-提升泵房-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Carrousel型氧化沟-二沉池-消毒-出水2.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Orbal型氧化沟-二沉池-消毒-出水3.污水-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房-平流沉砂池-一体氧化沟-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4.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平流沉砂池-三沟(T)型氧化沟-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到底哪个氧化沟工艺最好?请各位高手指点并给出理由。[ 本帖最后由 xujun0506 于 2010-9-14 23:50 编辑 ]

  • 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及发展应用型式详解

    氧化沟(OxidationDitch,OD)又称为连续循环式反应器(ContinuousLoopReactor,CL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属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及特点

    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连续循环完全混合工艺,是用延时曝气法处理的一种环形渠道,平面多为椭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以上。在沟渠内安装与渠宽等长的机械式表面曝气装置,常用的有转刷和叶轮等。曝气装置一方面对沟渠中的污水进行充氧,一方面推动污水作旋转流动。氧化沟多用于处理中、小流量的污水和工业,可以间歇运转,也可以连续运转。1、氧化沟工艺的特点:(1)氧化沟的沟渠长度较大,污水在氧化沟内停留的时间长,污水的混合效果好。可以不没初沉池,有机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具有两个功能:供氧并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环流动。污泥的BOD负荷低,同延时曝气法。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3)污泥龄长,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在氧化沟内可产生硝化反应;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的程度,不需要再进行硝化处理,可直接进行浓缩脱水。(4)如采用一体式氧化沟,可不单独设二次,使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中间的沟渠连续作为曝气池,两侧的沟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二次,污泥自动回流,节省了二沉池与污泥回流系

  • 接触氧化工艺的一些问题

    接触氧化工艺的一些问题

    处理的废水为PVC母液废水,工艺为初沉池+水解酸化池(400方*2)+好氧池(400方*4)+二沉池。水解酸化和好氧池都为接触氧化。设计进水COD300mg/L,水量40m3/h,水中不含氨氮,只有COD。要求出水COD在20mg/L以下。 实际进水COD350mg/L,进水量32m3/h,出水COD在35mg/L。问题:1.好氧1池溶解氧0.5mg/L左右,好氧4池在4mg/L左右,1池是否太低?但阀门已开到最大,4池开到最小。曝气再大当心填料上污泥被冲刷下来。 2.二沉池出水中有特别细小的悬浮物,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调整? 3.设有好氧4到水解酸化和好氧1的回流,是否应该打开回流? 4.出水COD一直不能降低,是什么原因? 5.好氧1填料上有许多白色的粘稠物,鼻涕状,是什么东西?还有好多红色的线虫。 6.好氧4填料上长有一些青苔,是什么原因?氨氮过量吗?现在每个池子添加1kg尿素,0.5kg磷肥。

  • 氧化沟工艺氨氮去除问题!

    污水厂雨季进水波动大,正常进水浓度100左右。但连续下雨天进水只有40左右。现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水质淡转浓的时候,出水氨氮会上升很快。从正常情况下的1上升到4~5,如果不处理可能会超标。目前处理的办法是降水量,加大回流,经过4~5天的时间慢慢将流量加上去又能保证出水氨氮在1左右。现求助有没有其它什么好的办法。

  • 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的方法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

  • 氧化沟工艺一般设计方法讨论

    氧化沟工艺一般设计方法讨论

    目前,我国氧化沟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是我国还未系统地研究氧化沟技术与设备,对国际上氧化沟技术跟踪也不够。故对氧化沟技术的掌握尚不够全面,在工程上还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对氧化沟新工艺、新池型、新配套设备了解甚少。我国现已引进数种氧化沟技术,应有条件来分析比较和吸收消化。 首先,氧化沟属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其原理和参数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氧化沟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碳源污染物的去除,还要考虑污水硝化和污泥稳定化问题。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设计参数和方法是不同的。例如,考虑污泥稳定的氧化沟设计,其设计参数主要考虑污泥龄和内源呼吸速率,而不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污泥负荷,这时氧化沟的停留时间事实上是一个导出的参数。其次氧化沟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专用的曝气设备需要同时满足池内充氧和推动水沿沟渠流动的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氧化沟的水力学特性尤为需要。有关设备的水力学特性,是厂家产品的特性。大部分设计单位恰恰掌握不够,致使在设计中由于设备型号和参数不准,常常导致设计没

  • 关于“氧化沟工艺已淘汰”本人的一些看法

    其实做污水处理的同志们对氧化沟是很熟了,本人也是一样。氧化沟工艺本是可以取而代之的,专业知识各位也是个中高手,我也不多做解释。而许多的地方环保局建一些市政污水却指定用氧化沟这个工艺,其实这基本上和当地的环保局或是专业设计院和荷兰鬼子勾结讹诈政府的钱罢了世界上荷兰人的氧化沟设备做的最好,价格自然不会便宜,而一些市政的废水处理基本上都是大型的或是BOT,需求量自然也很大,所以当地官员和红毛鬼子为了巨额利益狼狈为奸也不足为奇。呵呵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

  • 氧化沟工艺大全(Word格式)

    详细介绍了氧化沟工艺的设计、运行等事项,对相关设计和管理人员有指导作用

点击加载更多

氧化沟工艺的特点

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专题,为您提供氧化沟工艺的特点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氧化沟工艺的特点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氧化沟工艺的特点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中式隔断3d模型下载

中式茶桌3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