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古韵犹存---颐和园怀古

    古韵犹存---颐和园怀古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清代的颐和园是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

  • 轻松周末|颐和园,是什么?

    它是 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

  • 美妙绝伦的颐和园清晏坊水粉画

    美妙绝伦的颐和园清晏坊水粉画

    一副美妙绝伦的颐和园清晏坊水粉画

  • 颐和园之春2:庭院深深:颐和园之春3:曲桥烟波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364_721089_0.htm#lastreply

  • 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各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中心15公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列入全国第 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著名的北京“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总面积290公顷,水面占3/4。园内建筑规模庞大,有各式宫殿园林建筑2000多间。

  • 一些斗拱知识-----图文

    先转录一些斗栱史料的东西: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

  • 北京颐和园——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京颐和园——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

    佛香阁 石舫 北京颐和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

  • 分享——颐和园高尔夫别墅——陈立坚

    分享——颐和园高尔夫别墅——陈立坚

    奢华别墅.格调空间.大师手笔

  • 上海锦绣江南小区三期颐和园别墅景观设计施工问题梳理

    上海锦绣江南小区三期颐和园别墅景观建设接近尾声时,通过现场调查,把不好的,需要调整的部分(有些是设计问题,有些是施工问题)向甲方提出来。这就是景观梳理提高的过程。你在设计中也犯有这样的错误吗?

  •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一期 中国皇家园林之颐和园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第一期 中国皇家园林之颐和园

    【世界园林体系大观】,为您讲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特点,加上各类园林中的代表作

  • 斗拱的发展及其力学功能

    斗拱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建筑形式。梁思成先生曾说“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以其强烈的个性表现,素有“远看屋顶,近看斗拱”之盛誉,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也是我国建筑学会会徽。 

点击加载更多

颐和园斗拱

颐和园斗拱专题,为您提供颐和园斗拱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颐和园斗拱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颐和园斗拱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酯化反应方程式

斗拱采用真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