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节点怎样设计才容易合格 我做了几个模型 在satwe分析都通过 进入节点设计时有的通不过 请问 按抗震规范8.2.8条进行梁柱连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Mu= 1353.600 <1.2Mp= 1498.928 不满足 ****** 程序没有用加盖板方式来加强如果把柱翼缘板的厚度改为比梁翼缘板的厚度大6mm 则 程序用加盖板方式来加强 节点合格 什么意思下图节点对比 用盖板和不用盖板的
PKPM工具箱进行节点设计计算时,则么选择按等强设计还是内力输入设计呢?节点设计参数上怎么没有选择项呢,但有内力输入的地方我输入内力进行计算可计算结果结果中现示的是按等强设计,根本就看不到我输进去的内力设计值?是怎么回事呢?我是PKPM 的初学者,请指导的朋友教教我啊。谢谢
刚刚用了mts试用版,不知怎的,老提示本软件不支持这种节点类型,让我很是苦恼,不知道有没有其它的节点设计软件比较好,3d3s有没有此功能,谢谢了
我在作钢结构的课程设计,是个普通的双坡型钢架,我算出了杆件的内力,也选好了杆件类型,可是发现节点的计算(包括节点板的选取,焊缝的长度)很麻烦也很容易出错,于是想找一个软件进行计算,可是我找到了MTS发现没有这种类型,请求各位高手帮帮我,给推荐个软件,万分感激。
最近做一个小房子,钢结构的,用的梁柱截面都很小,用pkpm-sts建模计算,但是,由于构件截面太小,进行节点设计时无法自动生成,请问应该如何设置。另外,如果想设置焊接节点,又该怎么弄?谢谢
钢梁&混凝土节点设计
satwe中的关于框架结构的节点核心区设计剪力是如何计算的啊,我根据规范利用手算验证感觉不对呢····我的算例中的一根顶层柱,两个方向的梁弯矩差不多,但是设计剪力却差好多,完全摸不到头脑啊,求各位大神帮助解释一下啊
我手里有一个国外设计的电厂锅炉框架项目,现有结构截面,及内力,需做连接节点设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MSN:juebucuoguo@hotmail.comTel:021-66785906
刚刚用了mts试用版,不知怎的,老提示本软件不支持这种节点类型,让我很是苦恼,不知道有没有其它的节点设计软件比较好,3d3s有没有此功能,谢谢了
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本人以前一直用PKPK做钢结构,现正学习3D3S,在后处理节点设计往往出现节点设计失败,软件提示构件截面不能满足构造要求,即便节点成功设计螺栓也用很多,而相同截面PKPM节点设计不出现此问题,请教各位高人如何才能解决此问题。
主要论述钢结构设计中几种采用节点的计算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适合新手!
3D3S节点等强设计系数的取法!我们在做完结构设计后会转入后处理程序,在这里进行节点设计。在节点设计的时候,有三种方式进行选择,分别是等强、结构计算内力组合、用户输入内力。通常我们采用了等强设计方法,软件默认的计算系数是0.8。如果我的结果整体设计偏于保守,所有构件应力比都在0.6的话,是不是节点设计系数也可以采用0.6呢?
地下室顶板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与下柱上端同一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小于地上一层对应柱下端实配的受弯承载力的1.3倍。知道是为了强柱弱梁,但是这个在实际工程中怎么考虑的呢?PKPM里?还是?我不是很明白。
现在很多混泥土框架结构中由于某些需要会加入很多的钢梁,但是pkpm又不会这种的连接节点,看到很多图纸中都是在混泥土柱子中加预埋钢板 钢板外面用I25b切成和混泥土梁螺栓连接,里面焊接8跟14长350的钢筋,请问这种节点是不是只考虑抗剪啊,如果是的话是不是根据加在钢梁上的荷载算出两端的剪力,再根据剪力去计算预埋板呢,再这个预埋板的钢筋怎么算呢
图纸简介: 很全很详细常用的节点大样,包括:地下室节点大样、墙身大样、阳台大样、出屋面的烟井 投稿网友: hn2013k 上传时间: 2013-06-27
我用PKPM钢结构的框架建的这个钢框架,遇到了两个问题:1、在梁柱连接的地方,软件给设了两个高强螺丝,我想修改螺丝的数量,怎样修改呢?2、这个梁在接近柱子的地方成了变截了,我不想要变截面,该怎样修改呢?请高手们指点一下。
钢梁上立钢柱的节点怎么设计?
1、膜结构的连接节点包括膜片与膜片连接节点和膜面与支承结构连接节点。根据支承体系的不同,可分为膜面与柔性支承结构节点和膜面与刚性支承结构节点。按照所处部位不同,可分为中间节点和边界节点。 2、膜结构的连接构造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形状、荷载、制造、安装等条件,使结构安全、可靠、确保力的传递,并能适应可能的位移和转动。 3、形状设计与荷载分析时对节点所作的假定宜与实际构造相一致。节点设计和验算时应考虑计算时的各种简化的影响。 4、节点设计时宜考虑结构安装偏差的影响。 5、膜面与支承结构连接节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得先于连接的构件和膜材面破坏,也不应产生影响受力性能的变形。 6、膜片连接处应保持高度水密性,应进行抗剥离测试,并应防止织物磨损、撕裂。连接处的金属构件应有防止腐蚀的措施。连接构造应充分考虑膜材蠕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