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A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 我做的工程下层是卫生间。上层是卧室。排水立管正好穿越卧室这样可以吗?如果不行的话,难道要采用侧墙式通气帽方式吗?希望各位高手解答!!
下行上给式系统设有循环管道时,其回水管可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定这个0.5m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小于0.5m或者大于0.5m会出现什么不利的情况。
谁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我想需要个电子版的,请大家帮忙,我有急用!多谢大家!!如有情帮忙发到baishuang1228@163.com,不胜感谢!!!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非常感谢能把流量的计算规定的这么全,以前作小区给水管网,管径计算总是很困惑。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3.3.5条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2 静水压大于0.35MP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那么我们高层分区的时候到底是根据45米还是35米呢,求解???
论文简介:阐述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中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的设置等相关应注意的问题 投稿网友:qinluo007 上传时间: 2013-09-15
各位大侠:附件是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最新版。和大家共享!
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 0.45MPa ;2 静水压大于 0.35MPa 的入户管 ( 或配水横管 ) ,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这两条规定有什么关系?当满足入户管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的条件后,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还有可能超0.45MPa吗?
word版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可以随意调整打印的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本帖最后由 asaljkshhkh 于 2013-7-12 11:16 编辑 1、设计的水表井应有详图做法。2、给水入户管应加止回阀。GB50015-2003 3.4.73、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应将设计依据叙述明确。
前段时间我们专业的开了一次小会,说以后做设计要注意严格遵守这个强制性条文,不然以后一旦出了强规有关的问题就会留下记录,而且这个记录是终身的,如果记录存多了,也许以后想换到别的单位可能别人看见你的不良记录都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大家以后做设计的时候注意一下,这是我在我们公司网站上说的强规复制下来存在一个WORD文件里面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规范要求:1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2 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既然入户管压力0.35就要设减压措施了,那卫生器具的静水压不是就没可能大于0.45MPa了,那第一条要求还有什么用啊?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中,P88页,4.9.24第三条,雨水排水管道总水头损失与流出水头之和不得大于雨水管进出口的几何高差。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谢谢。
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专题,为您提供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