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下防雷规范3.4.3条,"利用基础内钢筋做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离地面不小于0.5米,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满足~~~~~~~~~~~~~~~~~~~~~~~~~~~~~~~~" 我有个多层住宅,利用基础接地,施工方反映基础梁和室外地坪相平,无高度差,利用基础接地可合适?规范要求不小于0.5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我的答复是按图施工,电阻不满足要求再做人工接地~~~~~~~~这种做法可合适~~~~~~~ 忘指教~~~~~~~~~~~谢谢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应该可以,但不放心来请教下高手!
第一级防雷的目的: 防止直接的传导雷进入 LPZ 1区,将上万至数十万付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伏 第二级防雷的目的: 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或限制到1500-2000伏,对LPZ1 - LPZ 2 实施等电位连接。 第三级防雷的目的: 最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伏以内,使浪涌的能量不致损坏设备。 是否必须要进行三级防雷 : 不一定,应该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而定,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三级防雷是因为能量需要逐级泄放。传输线路会感应LEMP(雷击电磁脉冲辐射),对于拥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三级防雷是成本较低,保护较为充分的选择。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可能的地方,必须要进行CLASS-I 的防雷。
如果说埋完覆土后测设,不合格怎么办,再开挖再焊接不就浪费钱么?筏板制作时焊接接地,焊完后测试的数据是否准确。打完混凝土后测试不合格,总不能把混凝土砸了吧,那么什么时候测试能避免费钱啊。
10kv线路不可能在防雷上投资太大,但是我们这里有部分线路是雷区,经常由于雷击造成线路跳闸,请问各位有什么好的避雷方法吗??我觉得最好是加装线路避雷器,因为加装避雷线不经济,各位能否提供加装避雷器线路的图纸???谢谢
假设有两幢民用建筑,一酒店,(一类高层)一住宅(二类高层),之间只有变形缝的距离,功能不同,建筑互相不连通,基础不连,两个楼的钢筋无连通部分。因为消防无法满足距离要求,且住宅的电源是由酒店地下层的变配电所引来,所以统一按一类高层考虑。但单算酒店为二类防雷,单算住宅为三类,此时很困惑,不知防雷如何做?分开还是统一考虑。
某疗养院有一栋建于80年代的三层别墅,在进行改造装修的过程中,甲方要求一定要做防雷,(注:没有原来的图纸,不知道原来做了没有)因为地处一山坡上。现在做了屋顶的避雷带,但由于找不到柱筋作为引下线,也不知到原来是否做了接地体,现在想在别墅周围用扁钢绕一圈新做一个接地体,再把屋面的避雷带通过引下线引下与接地体作可靠连接,不知这样可以吗?如果可以的话,又要注意那些问题呢?请各位帮忙解答,先谢谢了!
在软件板块里下载了以下两个防雷计算软件,同样的输入数据,但所得的结果差10倍。不知哪一个是正确的,请指教建筑物防雷计算软件(测试版) 软件作者:邵辉推荐人:hacker_boy81文件大小:31k下载 502 次发布日期:2005-10-14运行平台:win/me/98/2000简介: 建筑物电气计算软件,目前为测试版,仅有防雷计算。 防雷设计计算 ( 1 条评论 最新评论:2007-01-05 ) 软件作者:liu827feng推荐人:liu827feng文件大小:5k下载 479 次发布日期:2006-04-11运行平台:windows简介: 防雷设计计算只适用于100米以下建筑物。 (下载需要 2 积分,如何赚取积分)
我做了个简单的简支梁,见下图,怎么看的谢谢
单元类型的选择--给新手最近老有新手问单元类型选择的问题,简单地总结了一下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最常见的单元类型的选择问题。希望能对新手有所帮助。 初学ANSYS的人,通常会被ANSYS所提供的众多纷繁复杂的单元类型弄花了眼,如何选择正确的单元类型,也是新手学习时很头疼的问题。 单元类型的选择,跟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密切相关。在选择单元类型前,首先你要对问题本身有非常明确的认识,然后,对于每一种单元类型,每个节点有多少个自由度,它包含哪些特性,能够在哪些条件下使用,在ANSYS的帮助文档中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要结合自己的问题,对照帮助文档里面的单元描述来选择恰当的单元类型。1.该选杆单元(Link)还是梁单元(Beam)?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杆单元只能承受沿着杆件方向的拉力或者压力,杆单元不能承受弯矩,这是杆单元的基本特点。梁单元则既可以承受拉,压,还可以承受弯矩。如果你的结构中要承受弯矩,肯定不能选杆单元。 对于梁单元,常用的有beam3,beam4,beam188这三种,他们的区别在于:
户外电缆在规范的图例中都归入LPZ0区。我觉得有问题。按照规范对防雷区的文字定义:LPZ0区:本区内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LPZ1区:本区内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如果户外电缆是穿钢管引入的呢,电缆在钢管内,钢管内的电磁场强度肯定有很大衰减,钢管内的电缆怎么能算在LPZ0区?同理用铠装电缆或屏蔽电缆,其线芯能算在LPZ0区?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只能把钢管、铠装层、屏蔽层算入LPZ0区,内部线芯算在LPZ1区,按LPZ1区的条件选SPD即可。
ANSYS中专门设置了solid65单元,用于分析岩石、混凝土等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的材料,对混凝土的分析,分析结果因人而异,与各种参数的取值有较大的关系现与大家分享2篇关于混凝土单元分析的论文,希望大家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帖最后由 cofly2007 于 2009-12-5 20:32 编辑 ]
请问有了避雷网或者避雷带后,避雷针还需要设置吗,是必须的吗?避雷网或者避雷带是不是必须明装呢,这样才能够把雷电导入地下,对吗?如果是这样 我怎么在有的楼底 看到是暗装的呢?谢谢各位指点?
雷击的种类 电力线是雷电侵入的重要渠道,雷电袭击机房供电的电力线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远点雷击、近点雷击和错相位雷击。 1.远点雷击:即根据磁电转换原理电力供应线路上输送50赫兹的交变电流,线路随之产生交变的磁场,雷击击穿大气时产生高压电场,雷击高压电场通过静电吸收原理,向大地方向运动。在下雨天气,空气湿度增大,此时雷电较易击穿空气通过电力线的保护地入地,从而因较高的电压损毁用电设备。为此,防雷必须首先考虑远点雷击。 2.近点雷击:雷电近点袭击电力线,实际上是雷电袭击用电设备所在的建筑物的避雷针,从而引起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问题。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电感作用,最大只能将50 %的电流引入大地。30米以上的楼体引下线只能引下较少电流,其余则通过地面有连接的水管,电力屏蔽槽等联合引雷,其中有25%击穿UPS输出负载的电源线及局域网线等设备后,通过逻辑地 线入地。其中包括UPS的输入、输出的火线对地线端。为此,必须对UPS及重要用电设备如小型机、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等电位保护,对网络端口进行保护,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
大家有没有做过防雷检测的?防雷中心给的基准中有“每个点45元”,这个点是怎么定义的?我公司是二层电子厂房,建筑面积大约20000平方米,验收已通过,今天检测,请问检测费大约多少钱?防雷中心大约开价10000元。
有个问题请教高手指点 我做了一个40米的金属烟囱,防雷是否还要做避雷针?烟囱可以直接做下引线么?那里能查找到相关得规范?
我用beam单元时定义实常数过程中,截面总是显示实心的方钢,而不是我想要的圆钢管,在输截面参数时我确实选的圆钢管,输的钢管内外径,请问我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有说用pipe单元的,用pipe16代替beam4可以吗?谢谢
请教一下各位大大,防雷接地体钢筋跨接应采用多大的圆钢或者钢筋,图集用的是不小于10mm的圆钢或者螺纹钢,有没有某些地方规定要用16mm或者以上的。
住宅内电井不可以开向前室这样又出现了走廊,这样建筑大多数都会做一个很小的走廊,走廊内长度也就一米也就能布置单消火栓,这样的建筑如何布置室内栓呢?我现在的想法是前室布置两个单栓。走廊不设置,不知道可不可以?要是走廊很宽裕,是不是要在走廊布置两个双栓,前室布置一个呢?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想法,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怎么把图中的单元几何外形改成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