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办公楼的10KV地下变电所,近两月因感应雷低压总开关跳闸了三次,请问是因为图纸设计的问题吗?目前我问了几个人,有说是因为低压总开关前没设SPD,有说是因为高压真空断路器吸压达到低压断路器动作值造成的,有说是因为低压断路器动作时间未躲开避雷器泻流时间造成的,到底什么原因,请高手看图指教。
知识点:防雷及接地设计
建筑防雷设计的有关问题
前几天做一个220kV变电站的防雷设计,碰到一个问题,以往做的常规的220kV变电站的防雷都是用独立避雷针和架构避雷针保护,但是该站由于站址面积和避雷针地中距离的要求所限,无法再增加避雷针,但是主建筑物(内有110kVGIS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综合保护室)有部分在保护范围之外,查阅建筑物防雷规范,应在屋顶设置避雷带来保护建筑物,问题来了,避雷带的网格设置应为多大?该建筑物在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均没有定义,难道一个220kV变电站(地区枢纽变电站)列入三类防雷建筑物?觉得不妥,特提此问,请大家不吝赐教
有个关于防雷案例与大家讨论:条件:建筑物为一烟筒,高240M.顶部直径为20米,请问安装多高的避雷针才能将平面保护.
我现在做一35kV变电所,全屋内布置,变电所总长26米,宽13米,除主变室高8.0米外,其余房间为高5米。经计算预计雷击次数为0.012次/a,<0.06次/a关于防雷接地设计,我的做法是,在屋顶上不设置避雷带,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焊接连通,利用柱子内两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极,全长焊通地梁主筋形成均压带。变压器中性点,开关柜基础槽刚均敷设接地线与地网连接,二次设备室做接地铜排并与地网连接。经计算,接地电阻<4欧姆。 但是领导却不同意,认为应敷设接地线并打接地极,不利用地梁与基础,另外还要设置屋顶避雷带。请问,我该怎么做呢?我的做法是否可行?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防雷的重要保护部位。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1 雷电的形成 雷电放电是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放电现象,在某种大气和大地条件下,潮湿的热气流进入大气层冷凝而形成雷云,大气层中的雷云底部大多数带负电,它在地面上感应出大量的正电荷,这样,雷云和大地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电场,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当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时,就会发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形成雷电。按其发展方向可分为下行雷和上行雷。下行雷是在雷云产生并向大地发展的,上行雷是
变电所接地包括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以及工作接地。那么保护接地主要指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以及线路杆塔等,为防止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定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主要指为了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释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工作接地则是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变电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所以说,变电接地系统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电力设备的安全。 一、如何选择接地电阻 1、接地电阻的含义 变电所接地电阻实质上是电流经地面某一点与地下某一确定点之间,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来的一个物理值,定义为接地极与零电位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欧姆定律电阻。 2、如何确定接地电阻值 确定变电所接地电阻值要有一定的依据,更要讲究经
最近组一个楼审图的提出防雷规范要求建筑高度高于45m的要把接闪带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外表面,请教前辈们都怎么做。我的那个楼是70多米,按二级防雷做的。
比如小区变电所,负荷大约200KVA变压器怎没选择,主接线怎麽选择,都那些电气设备,具体怎没选择。保护装置及二次设备配置怎没选择,直流电源及站用电源怎没设计?请赐教不胜感激
变配电所设计及主要变配电设备选择:本工程设开闭所一座及分变4座,分别为综合车间(一)分变、综合车间(二)分变、综合车间(三)分变、研发与办公分变。开闭所位于综合车间(三)北侧,内设GZS1-12中置式高压开关柜9台,分别为:计量柜、PT+避雷器柜、高压总柜、6台变压器电源柜。综合车间(三)分变电源接自开闭所,630KVA干式变压器一台,型号为SCB10-630/10,10±3×2.5%/0.4,低压开关柜选用GCK抽屉柜4台,GCK低压电容补偿柜1台,综合车间(三)内的2500KVA的电炉变压器位于设备现场,设计安装由生产厂家配套。综合车间(一)分变电源接自开闭所,高低压柜及变压器同处一室,位于综合车间(一)附房一层,内设HXGN10-12/10KV环网柜一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一台,型号为SCB10-1000/10,10±3×2.5%/0.4,低压开关柜选用GCK抽屉柜5台,GCK低压电容补偿柜2台。综合车间(二)分变电源接自开闭所,高低压柜及变压器同处一室,位于综合车间(二)附房一层,内设HXGN10-12/10KV环网柜一台
正在作一个工厂35KV的总降所的配电,有如下问题请教给位:1.单回35KV电缆出线所输送的最合理最经济的容量是多大呢?这个容量是怎么确定的?与送电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吗?2.这个工厂的35KV总降所的计算负荷是225000KW,全部采用电缆进出线,需要几路进线?系统的接线方式单母线分段是否可行?单母线分两段还是若干段?盼望一个详细的回答!谢谢!
我做的一个工程是二类高层公寓,按三类防雷设计(经过计算)。审图中心说二类高层要按二类防雷设计,还违反强规。有这种说法吗?
有一栋普通办公楼,建筑高度为15m,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经计算雷击次数为0.045次/a,该建筑物要做三类防雷设计吗?
请问变电站避雷针防雷设计要按照什么规范来设计?还有在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时,关于多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中说“每三支避雷针,其中相邻两支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则全部面积才能受到保护”,请问这段话应该怎么去理解,谢谢。
本帖最后由 bookhf 于 2015-8-26 14:33 编辑 各位大神,小弟刚入行,之前做了一段时间的配电配网设计。现在改做主网。听说变“电所照明动力”卷册和“防雷接地”卷册比较容易入手。想请教一下,做这个卷册分为几部分走呢?进行什么后进行什么?照明卷册部分:我自己总结的(1)先利用“利用系数法”确定灯的数量--------这个系数怎么取呢?利用空间比、放射比查表得还是用室内室外经验系数呢?望指教。(2)然后布置灯具、开关、插座配电箱、风机等。(3)计算线路负荷,选择导线(4)统计材料防雷接地部分还没有看。我不知道上面说的步骤对不对?请有经验的大神帮我看一下还请说一下接地防雷应该怎么做?小弟不胜感激!!
变电所防雷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3个子系统即三道防线组成: 第一道防线,即第三子系统期望将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降低到电气装置绝缘强度允许值以内。我国主要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西方国家除用MOA外,还在所有电气装置上安装空气间隙,在MOA失效后空气间隙可作为后备保护。 第二道防线,即第一子系统的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变电所电力设备。 雷击是无法阻止的,只能通过拦截导引改变其入地路径。好的设计和建设,能
由于变电所和架空线直接相连接,而线路的绝缘水平又比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高,因此沿着线路侵入到变电所的雷电波的幅值很高。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就有可能使变电所内的主变压器或其他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变电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使设备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所以,对于变电所而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雷电的危害。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如下。 1.装设避雷针 装设避雷针保护整个变电所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
某35kV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个油箱的油量为1200kg,设置了能容纳100%油量的油池。下列关予贮油池的做法,哪一组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A)贮油池的四周高出地面120mm。贮油池内铺设了厚度为200mm的卵石层,其卵石直径宜为
电力用户变电所标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