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电力工业的发展重点由增加装机容量转变为加强电网建设。电力工业发展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我国适合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高起点进行电网改造。目前在我国220kV及以上系统中运行的微机保护超过一万台,有1000多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投入运行。这些技术以其良好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电力系统广大用户所接受。在信息时代来临的今天,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配电网改造建设,一批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正在兴建,可以预见,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将会得到广泛推广并发挥巨大作用。 2 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基本功能 配电网长期以来只能采用手工操作进行控制,自9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实现了一批功能独立的孤岛自动化,今后的发展趋
0 引言 配电网线损管理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既是企业管理的难点重点,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供电企业通过一流企业的创建,在线损管理方面,逐渐形成共识:完善体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才是线损管理的基础。 1 专业管理 1.1 企业战略 线损率的大小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根本因素之一。这就要求不断探索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努力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2 目标描述 随着配电网的扩大、设备的增多、电量
摘要:从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改善低压供电网网架结构、改造老旧低压计量装置、保持变压器低压三相负荷平衡运行、加大无功补偿力度、改善供电电压水平六个方面,阐述了配电网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指出了配电网节能降损的管理措施。 供电企业“跑、冒、滴、漏”和配电网线损居高不下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瓶颈。通过近几年的电网改造,电网装备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线损率逐年下降,但一些台区特别是乡镇居民密集区低压线损率依然居高不下,个别台区线损高达30%以上,这给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和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 配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技术线损主要采取技术措施来降低,包括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和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等措施。下面谈谈农村配电网节能降损几项技术措施。 一、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
知识点:配电网
一 引言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构成的三层结构已得到普遍认可,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也完全能够建立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这使得馈线终端能够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实现具有更高性能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二。配电网馈线保护的技术现状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发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元件保护,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电厂发生电气
1 引言 在10~35kV电网中,各类接地故障相对较多,使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降低,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必须认真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 故障原因 (1) 雷害事故。10~35kV系统网络覆盖面较大,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增多,不仅直击雷造成危害,而且由于防雷设施不够完善,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地闪、云闪形成的感应过电压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导致设备损坏,危及电网安全。 (2) 污闪故障。10~35kV配电网络中因绝缘子污秽闪络,使线路多点接地的故障也经常发生。据对10kV配电线路的检查发现,因表面积污而放电烧伤的绝缘子不少。绝缘子污秽放电,是造成线路单相接地和引起跳闸的主要原因。 (3) 铁磁谐振过电压。10~35kV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随着其规模的扩大,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在该网络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空载变压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对较大,感抗比容抗大得多,而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中性点直接接地,受雷击、单相地和倒闸操作等的激发,往往能形成铁磁谐振,谐振产生的过电压最高约达线电压的3倍,能引
原帖转自http://www.chuandong.com/cdbbs/2009-2/10/0921053FB66058.html 一、损耗分析 1.1理论线损计算法 均方根电流法是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条件和计算资料,可以采用平均电流法(形状系数法)、最大电流法(损失因数法)、等值电阻法、电压损失法等方法。下面介绍上述两种计算方法。 1.1.1均方根电流法 1.2网损计算法 1.2.1均方根电流法 均方根电流法原理简单,易于掌握,对局部电网和个别元件的电能损耗计算或当线路出日处仅装设电流表时是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在0.4-10kV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中,该法易于推广和普及但缺点是负荷测录工作量庞大,需24h监测,准确率差,计算精度小高,日由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缺乏自动反馈用户
1.配电网主要考虑因素 1)电源点的分布。在配电网规划中,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①方便与电源或其他变电站的相互联系,符合整体布局和城网发展的要求。 ②在选择变电站的位置时,应当尽量靠近负荷中心,经过相关规划部门的同意之后,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变电站的设置,配电网的规划。 ③选择变电站时,需要对周边小区环境以及电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④变电站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地,用地面积应根据变电站容量接线和设备的选型确定。 2)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补偿原则。 ①无功补偿按
编者按:目前配电网评估分析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本文针对配电网规划评估过程现有的问题设计了地区中压配电网规划评估分析系统。评估分析系统采用层级结构,从网络结构水平、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3个方面将配电网评估过程分解为基本统计指标层、网架分析指标层和现状网评估结果3个层级,能有效地评估分析出配电网的现状特征。实现基础统计数据在数值与拓扑等方面的相关校验,改进了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算法和专供能力计算算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评估分析系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引言 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设备数量庞大、改造建设频繁等特点[1],在进行配电网规划时,准确的现状网评估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2],通过详细的分析与评估计算,能有效发现配电网现存的问题,以便在规划中有的放矢,合理高效地提出解决方案。我国目前的现状网评估分析工作主要是人工完成,这一现象在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中尤为
1问题的提出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课题,它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过电压绝缘水平的选择,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2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 (1)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长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避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消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中性点经传统消弧线圈接地。采用
我国中压 配电网主要指10(6)~60kV电压等级的电网。过去,由于配电网容量较小,中性点主要采用不接地或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配电网的容量日益增大,广大用户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 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确定是一个涉及供电安全可靠性和连续性、配电网和线路结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继电保护方式、设备安全和人身保安、通信干扰、系统稳定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配电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和要求都不一样,需考虑采用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因此必须要事先全面分析,
一、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长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避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消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二)中性点经传统消弧线圈接地。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一、带电作业的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包括可计算和难以计算的两部分。可计算部分可归结为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种形式。直接效益系电力部门获得部分;社会效益是由于多供电给厂矿企业,使厂家和地方财政多得到的效益。难以计算的效益则体现在降低供电事故中,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消除不良政治影响、方便人民生活诸多方面。 1、其中难以计算的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带电作业能够比停电作业更及时地消除设备缺陷,从而减少或避免了设备“带病运行”的时间,收到降低事故率的效果。 (2)在我国供电设备普遍缺乏足够备用设备的条件下,停电作业势必破坏了供电设备之间互为备用状态,使安全运行水平有所降低。 (3)广泛开展带电作业,将有效地减少每年设备停电的总次数,因而可大幅度减少设备倒闸操作中的“误操作事故”,停电作业中的“误登杆触电”,“误挂地线”等事故。 (4)带电作业不受时间的约束,可以实现有计划安排全年时间来完成检修任务,从而避免停电作业经常出现的大兵团
摘要:作为一个能源大国,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极高,每年的能源消耗处于世界前列,在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过程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实现了繁荣发展,这一点能够为电能的有效应用奠定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但是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难以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这一点严重影响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配电网电力工程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 技术问题分析 一、引言 电力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实践以及经济建设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着眼于电力资源的使用的实质条件,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为前提,保障整个电网的稳定运作,充分的发挥电能资源的作用及优势。但是从目前来看,电网电力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技术问题最为关键,我国必须要加大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保障电能输送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网影响分析
1.发热是线损造成的最突出问题 发热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造成了电能的损失;发热使导体温度升高,促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寿命缩短,绝缘程度降低,出现热击穿,引发配电系统事故,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在140℃时的寿命降低率将是常规工作温度(98℃)时的128倍。尤其当建筑物内配电线路容量不够时,发热常是造成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 发热在接触部分的影响最为明显,配电网中相当多的故障是由接点处的电阻发热引起的。一般接点处的接触电阻往往大于两端材料的电阻,即使在正常负荷电流情况下也会产生严重发热,从而又加剧导体接触电阻上升,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接触部分烧坏,引起故障。架空线路的压接处与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处经常是事故多发点。 2.电系统的线损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配电系统的线损没有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而白白浪费,而且还要通过如通风、冷却等方式对热量进行散发,也需要电能。根据统计数据,一般配电网的线损率在3%以上,严重者可达到10%甚至更高。这不仅意味着电能的损失,更表现在一次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更多的污染。因此,配电系统的线损产生的经济
本帖最后由 xiaoan5255 于 2014-2-7 20:16 编辑 关于工民建手册上,第二章 第四节 配电变压器能效及经济技术分析 一般设计能用上么?这个经济技术分析有什么依据呢?
最近在学习10kV配电网,有以下疑问 希望能有专家指导指导:1、对于目前的环网柜,PT的接线方式:UaUbUc,UabUbc,Uab,Ubc,Uca,这五种方式哪种方式最常用或者哪几种有实际应用?2、对于馈线柱上开关或者断路器的PT接线方式有哪几种,UaUbUc,UabUbc,Uab,Ubc,Uca,实际应用中有哪几种?3、对于柱上开关需要安装2组PT的 这两组PT接线方式各是什么?谢谢 各位
触电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大风险,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涉及公共安全,在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解决触电保护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触电死亡8000人(13.8亿,百万人口死亡5.79人):其中,85%发生在低压配电网。 据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数据,美国每年触电死亡人数400多人(3.18亿,百万人口死亡1.26人),仅为我国的21%。 在巴西,2012年全国触死亡人数约3000人(2.08亿,百万人口死亡14.42人):其中,低压触电死亡人数约占90%左右。 触电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大风险! 所以,低压配电网是人身触电保护的重点。
为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推进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15年至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配电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电质量有待改善。"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为适应能源互联、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