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没有预留电梯呼叫按钮,在电梯间剪力墙边缘开凿,剪断了钢筋(含主筋和箍筋),设计院给出的加固方案是,将焊好的钢板盒子通过结构胶内置于洞内,进行补强。业主里有人认为要通过旁边增加加强筋的方式进行补强。请问设计院的方案能经得起质疑吗?也只有质疑设计院方案的权利吗?需要专业的加固公司来施工吗?谢谢!!
1.采用粘钢加固法或粘贴纤维复合加固法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5。
一、以前常用的加固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补强加固研究课题投入的增多,相应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目前,工程上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方法主要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通过增加原构件的受力钢筋,同时在外侧重新浇筑混凝土以增大构件的截面尺寸,来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其优点是可以同时增大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部分情况下也可以加强连接的可靠性。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用乳胶水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或焊接等方法对梁柱外包型钢进行加固。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约束原构件来提高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3)预应力加固 预应力加固方法是通过预应力钢筋对构件施加体外预应力,以承担梁、屋架和柱所承受的部分荷载,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4)粘钢加固 粘钢加固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结钢板,是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其优点是简单、快速,施工时对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5)玻璃钢加固 玻璃钢加固是一种复
什么样的建筑需要加固补强? 1.原有的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部分结构构件需要补强加固。 2.在建工程由于设计变更或施工错误,局部位置的拆除改造等均需要补强加固。 3.原有的建筑物在屋顶或室内加层,因荷载增加,相关的结构部件需要补强加固。 4.原有建筑物超期服役,但又没有条件拆除重建的建筑物,结构主体需要补强加固。 5.建筑物内原有的部件妨碍使用,需要拆除,原结构的传力途径发生变化,需要补强加固。 6.建筑物内新增机电设备、电梯、扶梯等,设备基础为止荷载增加,需要补强加固。 7.电梯、楼梯平面位置发生变化,原有楼梯拆除,封楼板洞口、新开洞口均需要补强加固。 加固补强的方法有哪些? 1.碳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布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并与结构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增强被加固结构的抗弯或抗剪能力,从而达到对结构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 2.增大截面加
本人从事多年房屋结构补强加固服务,提供工程经验交流,并承接各类大小补强加固纠偏工程的设计施工(目前限广州市范围)。联系电话:13928071940 13119568359上传一个施工小结给大家。
我们" 加固改造”版块开张已经一段时间了,大家发帖不是很多。现在发一份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看后能踊跃发言,把版块人气提上去。
严重受侵蚀建筑物的损伤检测与补强加固
碳纤维布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2-1
1.原有的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部分结构构件需要补强加固。 2.在建工程由于设计变更或施工错误,局部位置的拆除改造等均需要补强加固。 3.原有的建筑物在屋顶或室内加层,因荷载增加,相关的结构部件需要补强加固。 4.原有建筑物超期服役,但又没有条件拆除重建的建筑物,结构主体需要补强加固。 5.建筑物内原有的部件妨碍使用,需要拆除,原结构的传力途径发生变化,需要补强加固。 6.建筑物内新增机电设备、电梯、扶梯等,设备基础为止荷载增加,需要补强加固。 7.电梯、楼梯平面位置发生变化,原有楼梯拆除,封楼板洞口、新开洞口均需要补强加固。
知识点: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加固
纤维复合材料(FRP)从材料构成上主要有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材料(AFRP)。
碳纤维补补强加固砼结构新技术.pdf
混凝土冷缝病害的板梁结构安全性分析及补强加固
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造成桥梁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荷载偏低 大量的桥梁由于建桥年代对车辆荷载的要求不高,特别是工程投资的局限,为了节省资金,很少预测今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做出长远的规划 。 施工不当造成承载力降低 施工是实践设计的过程,设计的正确性将在施工中得到检验。同时施工质量也将影响桥梁的整体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尽管有正确的设计,但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及施工中遇到一些非预见性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常常导致桥梁承载力降低,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而且,桥梁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结构,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灾害,如地震、冲撞事故等,使桥梁结构受到损坏,承载力下降。 桥粱加固一般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结构性能的改善恢复或提高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年限,适应现代交通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对桥梁进行
我先简单地说一下施工情况及问题形成的过程: 我们这里是一栋十层高的办公楼,地下有人防地下室,基础形式是筏板基础,东西长边38.3米,南北短边17米,筏板基础厚度为0.9米,预计砼浇筑时间50小时,技术交底中要求泵送砼一次浇筑到顶,形成斜面,采用赶浆法由西向东平行推进,振捣工沿泵送砼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由低处向高处振捣,施工到今天中午时(约40小时),因布料机械辐射半径不足, 转移机械造成砼停止浇筑达3小时,机械转移后再次浇筑时施工班组未按原定方案平行推进,而是由西向东沿基础长向将靠南侧筏板基础砼一次浇筑到头(此接槎处砼尚未初凝,未形成施工缝),并未同时由西向东平行浇筑靠北侧的筏板基础砼,北侧再次接槎时发现该处砼已经终凝具有强度(经推测此接槎处砼二次浇筑间隔太长,时间差已达7小时),显然已形成冷缝,并发现对该处在转移机械前浇筑的砼(主要是砼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没有振捣,观察可见此处筏板底筋与筏板底砼垫层空隙未填充密实,可以认定此处砼形成了施工缝且斜面砼大面积漏振,并且砼已经具有强度,面积较大,约十平方米
地基虽然是不起眼,也是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基础性房屋构件,但是若是地基不稳固,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话,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地基这一建筑结构,也是大家不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