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SZY101-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术语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项目标准之一,对项目涉及的主要术语涵义进行明确规定,以利于项目建设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 SZY306-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元数据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数据采集、数据汇集、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数据库建设。标准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元数据及资源目录建设需求,本标准以《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为必选内容,并参考《水利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对《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进行适当扩展、修改和裁减而得,且对元数据扩展、修改和裁减所做的规定,符合该标准的元数据标准框架规定。

  • SZY501-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用户权限管理

    本标准是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用户权限管理。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用户权限管理建设需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数据库权限管理和应用系统权限管理。

  • SZY503-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信息流程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信息流程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是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中央、流域和省级平台节点间的信息流程、数据传输途径、数据范围等。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对信息流程建设的需求,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释义,信息交换,基础类数据信息流程和业务数据信息流程。

  • 水资源评价国家能力评估手册

    对国家承担基本水资源评价能力进行评估

  • SZY502-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信息交换内容及方式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各级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内容及方式。本项目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中对各级各类信息交换要求而制定的,在此基础上,保持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 SZY102-2013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规定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项目建设中涉及的信息分类及编码,促进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本项目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 SZY401-201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空间信息组织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水资源空间数据的图层划分规定、指导水资源业务专题图的图层配置等。本项目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 年)》中对各空间信息表达的要求而制定,在此基础上,保持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

  • 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建设综述

    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建设综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首先必须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2001年4月,正式启动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建设表明,我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一批试点单位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水利厅、辽宁省水利厅。为保证试点建设顺利进行,成立了由海委牵头的技术协作组,由10多位专家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一、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建设启动的意义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建设的启动,是新形势下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要,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的需要,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决策水平的需要,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高新科技手段,对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及相关的大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

  • SZY301-2013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本标准是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基础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标识符。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基础数据库建设需求,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本标准及监测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均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数据库标准组成部分。本标准共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数据分类,表结构设计,标识符命名,字段类型及长度,基础数据库表结构。

  • SZY302-2013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监测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标识符。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监测数据库建设需求,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本标准及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均为数据库标准组成部分。

  • 电子书《水资源评价:国家能力评估手册》

    电子书《水资源评价:国家能力评估手册》

    《水资源评价:国家能力评估手册》PDF

  • SZY305-2013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多媒体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多媒体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标识符。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开发多媒体数据库的需要,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照SL 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编排。本标准与基础数据库、监测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均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数据库标准组成部分。本标准共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数据分类,表结构设计,标识符命名,字段类型及长度,数据库表结构。

  • 海绵城市建设缓解水资源矛盾

    近年来,大多数城市都出现过“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雨水留不住,用水靠外调”,缺水与内涝并存,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水生态保护,城市硬化面积过大。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而提出海绵城市理念无疑是解决城市发展与水生态之间平衡问题的有益尝试。 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我们要积极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内涝灾害一年超过3次的城市有137个,多数的城市已从几年一涝变为一年数涝,“城市看海”成为新常态—这些城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苏州,和部分浙江省内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缺水问题严重。有些城市在暴雨到来的时候,到处是“海洋”,可在雨水过后,又缺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了城市的又一个急症。城市的积渗进化能力下降,也是急需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原因。城市化改变了流域径流的产汇流规律。简单而言,就是“雨水一下,就赶快排走”,为了实现快排,所有地方都把雨水沉积到下水管道,然后排出去。如果排不走,就形成积涝、形成内涝。但是以这样的模式,就算有再大的管道也很难承受。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挤压了河湖的洪水调蓄空间,大幅度提升了我

  • 中东海湾国家水资源开发

    海堤拦洪集水,海湾蓄水池,雨水收集系统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导则,我还做过煤矿的。 又需要的 联系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的问题

    有一个造纸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了两份环评。第一份日取水量1。1万立方米,日排污水0。5万立方米,退水对环境影响较大;第二份为零排放(实际难以做到),日取水0。11万立方米,但不能满足建设单位要求,该如何处理?[ 本帖最后由 awlpaw 于 2009-11-24 08:58 编辑 ]

  • 西北生态建设的水资源保障条件

    摘 要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需要解决水问题,其思路是要紧紧抓住开发过程的资源链、生产过程的生态链、流通过程的市场链和发展过程的平衡链这四个基本环节,在生态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关键词 生态建设 水资源 保障条件 一、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需要解决的水问题 陕、甘、宁、青、新、内蒙古6省、自治区基本都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建设用水的相应增加,6省、自治区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的水资源供需均呈紧张态势。结果是经济建设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 海绵城市建设促进水资源循环

    海绵城市建设是新一代的“雨洪管理”理念,要求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具体表现在汛期蓄水,旱期放水。水资源循环不仅是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从

  • 水资源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我国的水生态环境依然是在不断地被破坏,情形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政府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其中。保护水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也是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基本国策。为此大连欣美特为智慧水务做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水务和水利部门的水表、流量计、压力检测器等监测设备可以通过低功耗或者常供电无线传输模块将检测数据传输到相应的云管理平台上(例如水表管理软件、水资源监控系统、排水泵站监控系统等)。从而实现水利计量,水文、水资源监测控制。  大连欣美特低功耗传输中端产品适合多种中端协议,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多种供电方式,多种应用场景。  嵌入式低功耗GPRS RTU模块-LP103,设计小巧;支持1路RS485及2路4-20ma模拟量输入;智能比对采集数据与设定阈值,并短信告警管理员 ;超低功耗,电流低至uA 级,配合高性能锂电池使用可数年无需现场维护;支持宽幅电源输入(DC 9~24V),支持锂电池及12v直流供电两种方式 ;无线网络支持GSM 850/900/1800/1900MHZ四频模式,全球通用;内

点击加载更多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专题,为您提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