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全球气候问题的出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多样性,带来了各种生物资源的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正在面临着由于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恶果。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尽力的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尽快的修复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我国西南地区多为土石山地区丘陵地区以及坡耕地地区,,地貌起伏不平,陡
主要河流分布 加格拉河 纳拉亚尼河 科西河
我找了几个与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的管理办法和部门规章与大家共享
水土保持相关的一些法律不完善的地方还望大家能够补充完善。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记得参加工作的时候,做设计都没听说什么水土保持,开始还在怀疑是不是几千瓦的小工程不用做水土保持!后来才发现,水土保持是做水文的同事单独做的,咨询下,知道内幕是:做不做无所谓,做也是随便搞的,把上一个设计的水土保持直接拿到下一个去,不用修改,居然也可以审核过关.....汗......由此可以看出,水土保持在很多的地方不受重视,在你们当地情况怎样呢?大家讨论下!
我们这里的水土保持做得怎么样?几张改田照片
各位大虾,小弟想去考注册土木工程师,目前想选规划专业或是水土保持专业,但不知道哪个专业容易考,哪个专业前途好,请考过的,有经验的大哥大姐指点一二,谢谢!
1 最显著的区别是产生条件的差异: 水土流失必然是流水作用较强或者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因坡度重力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侵蚀,最终引起“水”和“土”的流失。 荒漠化则是风力作用较强的地方,原生植被稀少,由于更加干旱或者人类垦殖采伐导致原生荒漠扩大,原有的林地、耕地、草地退化,有向荒漠发展的趋势。
是泥石流与水土保持的研究论文集,比较新
&nb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网 http://www.cnscm.org/shuibao/index.asp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 http://www.hh-sbjc.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tml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 http://www.swcc.org.cn/ 重庆水土保持环境监测网 http://www.cqsbjc.com/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 http://www.snswcm.org.cn/ 西藏水土保持网 http://www.xzsbw.gov.cn/ 湖南水利信息网 http://www.hnwr.gov.cn/news/default.asp 陕西水土保持网 http://swc.shaanxi.gov.cn/ 青海水利厅信息网 http://w
国外对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解释作者:不详 上传:文心竹 来源: 2006-06-02 09:37 土壤侵蚀作为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政府及科技工作者的关注。一般来说,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在国际上是通用的,一般认为它属土壤学的二级学科。水土流失一词在我国普遍采用,一般认为其在概念上与土壤侵蚀有所区别,但它直接反映了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 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土壤侵蚀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差异,土壤侵蚀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点。由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水 上流夫危害程度的差异,形成土壤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夫控制研究的不同特点。 1.美国 (1)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
论文简介:公路的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了环境,须对公路建设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投稿网友:hehaibohehaibo 上传时间: 2013-02-27
论文简介:城市水保是现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 投稿网友:happyfrog 上传时间: 2012-09-13
本帖最后由 xgzxg2005 于 2013-7-24 12:10 编辑 今天特地开辟出关于注册水土保持工程师的帖子。还有一个半月要考试了,有问题也可以拿出来讨论。上午的真题,买的教材里面有的;关键是下午的,我只有2011年的,见附件。注:只为基础考试,专业考试有辅导班。
水土保持资质申请表中需要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分析处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知道一些,请问径流、泥沙、降水等数据分析处理设备一般有哪些?谢谢!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自序》较系统地阐述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及其改善河川水文条件等。明代刘天和提出“沿河六柳”(即卧柳、编柳、浸柳、深柳、低柳、高柳),巧妙地利用林木,特别是活柳调节洪峰顶溜归槽的特殊功能以治河保堤,至今仍不失为有效措施。山区人民群众所以历来对村庄和住宅前后的“照山”和“靠山”备加爱护,主要是由于他们认识到这是森林保持水土在生活上的重大作用。至于在生产上广泛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方法,以护坡、保土、护田、护路、保护水利设施(渠道、水塘、水库、水工建筑物等),防护河川,防止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在中国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区,都有着长期的历史传统。水土保持作为现代科学的分支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时,水土保持学科的先驱者即在山东崂山、山西五台山等地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用。1934年陕西省林务局在渭河沿岸冲积滩地,采用柳树、白杨、白榆、臭椿等进行造林,并创设了天水县林场、宝鸡县林场等若干处。此后,在沟道治理中应用各种活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