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冶金设备基础进行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基础与地基之间的空隙等,设计要求用素混凝土来填充的情况,此部分的工程量该如何归类,?有人提出应该算到垫层,但依据出自何处呢?工程计价时此部分计价方式应该如何呢?请有依据性的回答,谢谢!
如题:砌体结构,墙下素混凝土条形基础,需要设置垫层吗?我的理解是可以不必要。素混凝土基础本身也是相当于垫层,垫层的作用是让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平稳、好摆放。请教一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谢谢
首层的素混凝土一般是做好了主体后再做的吧?如果是做好了基础,再浇首层的素混凝土,再做二层的结构,这样行吗?还有,这素混凝土一般多厚?回填土的时候不压实,只是放了沙子后加水,行吗?
现在小弟做了一个沉井内直径13m,深度22m,封底3m,由于抗浮需要,沉井底板和封底间需要配置拉筋。原设计拉筋是预埋到素混凝土里面的,然后做底板施工后就可以连接了。现施工单位水下施工,封底不能预留这个拉筋,需要底板达到强度后,采用植筋的方式植入封底。直径14@500×500,现在我觉得会出问题,因为沉井规范上按混凝凝土的抗拉强度公式导出封底公式,我理解上是靠抗拉来满足的抗弯,如果在封底(素混凝土)受拉区打孔(13/0.5=26个),我大概排布了下大概打500多个小孔深度2.8m(实际封底3+0.3m)。如果底板一旦开裂破损,水压按18~19m的话,我很担心,但是领导竟然同意施工单位的做法了。有没有高人帮看看,有没有问题。
图中JK1的作用?
混凝土垫层因冻胀导致开裂变形,局部略有凹陷,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请教处理方案。
陶粒混凝土垫层
请问素混凝土如何验算裂缝,直接按钢筋混凝土的模式算吗?把钢筋面积当作0去计算?现在在做一个直径3.7米的圆形砼水池,池壁想用素砼,现在不知道如何验算裂缝。请大家多多发表意见,谢谢!
夏天的雨水气候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无量的检查,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掩盖。与天然的土壤比较,一般的混凝土路面缺少呼吸性和浸透雨水的才干,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疑问,例如:雨天,尤为暴雨时,排水不畅的地上构成路面积水,令交通不便,并简略构成城市内涝。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地面材料,可以有用的改进城市路面的积水情况,避免城市内涝的发作。透水混凝土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也许这个问题比较弱智,不过实在是不明白,冒着被拍砖的风险来问问大家: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都会有车砂浆,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啊? 在网上找了一下。基本上是说泵送的话就有润管的作用,浇筑柱子的话可以解决烂根的现象。如果可以打振捣棒的话还会出现烂根的现象吗?还有打砂浆是允许的吗?是的话有哪本规范有说明呢?还是需要拿出数据,实验确定呢?
在箱涵、各种桥梁的梁板及混凝土结构中,经常看到倒角乃至承托的设计。平常设计也就参考类似的设计画图了。可是具体的设置倒角的原理是什么呢?应力集中和抗剪方面的考虑吗?求详细解答。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进场要有合格证、检测报告。掺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国家标准GB8075-1987中按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将混凝土外加剂分为4类: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其中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一、减水剂减水剂是指能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变,而显著减少其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1.减水剂的减水作用。水泥加水拌和后,水泥颗粒间会互相吸引,形成许多絮状物。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水泥、砂子、石子质量-配合比实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找标高-搅拌-铺设混凝土垫层-振捣-养护-检查验收 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 (2)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垫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按线拉水平线抹找平墩(60mmX60mm见方,与垫层完成面同高,用豆石混凝土),间距双向不大于2
c25素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各位大侠救命呀,小弟第一次做地基处理施工图,采用素混凝土桩,哪位有素混凝土的计算书呀给提供一份,小弟谢谢了!!!!!!!!
素混凝土的尺寸效应及动态响应 英译汉
既然混凝土评定用是标准养护的试块。那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有什么作用(我是说累积600度的等效龄期养护)等总温度累积到600度后再送检,起码要20天左右吧。所以拆模用的同条件养护试块是不会按这时间送检的,一般估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的百分值就送去试压了。所以试块累积到600度的同条件养护有何意义呢!
成都市区东部的地基土层中,承载力较高的卵石层一般埋深较浅且较薄,卵石层下就是承载力较低的强风化泥岩层,且层厚较厚,不易穿透。当修建高层建筑带有地下室层时,往往会将卵石层挖去而使基础进入强风化泥岩层内。由于规范上对强风化泥岩的加固处理尚无明确的规定。这种情况下,一般设计单位会采用桩筏基础,将桩打至承载力较好的岩层。然而桩筏基础的工程造价较高且施工周期较长。本工程采用挖孔灌注桩的方式在强风化泥岩中进行大直径素混凝土桩法地基加固处理,以提高强风化泥岩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