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用于周边不受限制地区的软弱土地基处理
(1)强夯前,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图认真复核施工区域内的地质资料,清楚了解并掌握地质的情况,防止因此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强夯施工前,必须核查强夯对施工场地周围的建筑物是否有影响,如不存在影响,必须采取隔振,防震措施,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2)机械司机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班检查机械状况,做好保养填写机械运转记录,严防机械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防止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3)使用吊机作起重设备,在落锤时振动较大,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中最好吊臂上加连根支柱,这样即保证了调集的安全,较小震动,又可以适当减小吊机吨位,降低成本.
强夯及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地基施工在广东的深圳、东莞、清远、河源等地区应用较为广泛。较之桩基工程,其优势是可以节省大量投资,但如果对强夯地基认识不足或者施工质量控制不好,也容易造成基础沉降过大而使梁板开裂。笔者就曾经处理过此类质量事故,故认为很有必要对强夯地基的施工监理谈点浅见,下面抛砖引玉浅谈几点看法。 1.强夯地基的适用范围 一般来讲,强夯地基适用于处理碎石、砂土、杂填土(不含生活垃圾)、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但笔者认为,现场监理尚应该参照地勘报告,掌握有关技术指标,如土层颗粒的组成,孔隙比,液性指数、塑性指数、饱和度、渗透系数等;对于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杂填土,还要查清杂物的分布范围、深度、有机质含量及是否对基础有侵蚀性。由于湿陷性土浸水后会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也应作为一项控制指标。工程中是否考虑选用强夯基础是由设计决定,但监理在必要时应提醒设计对以上技术指标作综合考虑。如东莞市樟木头镇一厂房工程,设计选用了强夯地基,但经过对比地勘资料,监理提醒设计注意在地勘报告中反映了部分回填土中含有大量木糠,经查清其分布范围及埋深后设计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处理
地基处理强夯法现场施工照片
如图所示
上传了一些强夯施工图片,如有需要请留言~~~~~~
施工信息化在桩基强夯工程的应用
强夯机施工一般用于什么地质类型
兰州碧桂园道路强夯施工方案
强夯法即动力固结法,又称强力夯实法。较大的优点是节省加固原材料;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50%费用,与预制桩加固地基相比,可节省投资 50%~70%等。其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30吨的重锤从6-30
你知道强夯在施工工程中具体应用吗? 来源:网络(天玑科技整理发布www.bdsrtk.cn)强夯法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提高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保证工程的施工顺利开展。最为主要的优势是:适用范围广、造价低廉、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处理埋深较浅、软土层不厚的软土地基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强夯技术正在被推广和应用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以目前的技术水
本人所作项目管理工程涉及到强夯,特将强夯设计及施工要求以及交底文件传上来,希望对需要的朋友能帮上忙。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对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强夯施工。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压路机碾压两遍后进行测量布置夯击点位置及水准测量。第二次按设计选用已夯点间隙中间,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按设计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彼此搭接,表面平整。强夯施工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单夯夯击能、夯击遍数和各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为施工控制数值,并采用试夯确定的地表平均沉降量控制。对渗透性较差的细粒土,必要时应增加夯击遍数,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不小于1/4夯锤的直径。
一、工程概况 柳州市文昌路西段长约1.2Km,规划路宽60m,为城市I级主干道。总体地势为西低东高,东部(0+570里程以东)地势相对较平缓,局部为缓坡、缓丘、池塘、陡坎等形态,西部(0+190至0+570里程段)绝大部分地区原为一个砖厂的取土区,地势较低洼,后经人工回填平整。回填土主要为建筑工地弃土,建筑垃圾,其成分及含量极不均匀,回填物有碎砖、碎石、粘土、腐植质土等。平均厚度约9m,最大厚度为14m;回填时间最长的在10年左右,最短的为2~3年。根据现场土基回弹模量承载板实测结果,回弹模量在13.5~64.5Mpa之间分布极不均匀,且有3个点回弹模量小于20Mpa,须进行处理后方能作为路基使用。 为节省投资,采用强夯治理对此填土区进行处理。强夯处理深度
1引言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它使用吊升设备将很重的锤使其自由落下,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作用于地基,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经过几十年的应用,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强,加固效果显著。本文对强夯法在安康市滨江大道三期工程软弱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工程特点 安康市滨江大道三期建设工程位于汉江江北,施工范围包括道路、提防、路基、营业用房、给排水、涵洞等工程。因为施工区域紧靠汉江北侧,大部分回填区域都处于水下,水坑中多为淤泥、淤质软土等。 3 置换强夯方案的确定原则 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大型采砂船开采及洪水造成的流塑态淤质软土大量存在,深度介于1~3m,且均位于水位线以下,清理换填难度大。如采用振冲法挤密,桩机就位需大量换填,且粗骨料(卵石)之间夹杂大量流塑态淤质软土,桩体无法成型,达不到挤密加固的效果,故采用挤密法加固的方案不可取。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
由强夯法加固机理出发,通过土体孔隙比、在粉土中夯点的布置形式、以及在湿陷性黄土中锤重、落距几方面的选 择来探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效果,给出了在粉土及湿陷性黄土质中选用强夯参数时的几点建议:1.可用极限孔隙比作为夯击 效果检测的标准。当极限孔隙比与夯击后土体的孔隙比接近,说明土体已被充分夯实。2.在小面积加固时,夯点采用三角形 布置会取得更好的夯击效果,若加固面积较大时,在两种布置形式都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建议作经济分析后决定采用何种布 置形式。3.在选择强夯法时,优先选用重锤低落距加固地基土。[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1-31 10:48 编辑 ]
强夯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如何监测?请各位大侠指教,主要是沉降标如何埋设,是不是跟真空预压的沉降标埋设差不多,就沉降板埋入土中?谢谢。
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施工现场 这是一个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我在2012年度的施工检查之中在现场拍照留存的,属于典型的黄土冲沟,冲沟深度达到50米之多,施工难度极大,设备进场非常困难,在处理完原地基后,重型路基施工设备就没有撤下来,随着路基填土高度的增加而高升,强夯压实、装载、摊平设备全部滞留在施工现场。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谈一谈对这个路基施工现场的具体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