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雪的,试用版的不方便的是一次只能点一个柱,不能归并出图,但是对免费的结构人员来说,很实用
是一个五层的结构,地下三层柱的尺寸不变,上面两层变了,我现在搞不懂的是如何在话配筋图的时候来处理这个问题,要是直接放在一个图里,那柱的尺寸怎么标呢,要是搞成两个图,我又感觉不妥当,因为有的柱子的界面又没发生变化,我是今年的毕业生,昨天单位给了我一套图纸让我画,我都不知道怎么下手,以前也没实习过,更别说接触项目了,恳请各位大神帮我
底框结构与抗震墙连接的端柱,大家是在“底框柱施工图绘制”里面完成,还是在:“剪力墙施工图”里完成?
步骤:SAT-8------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里那些梁出现超筋的都是红色显示,比如说G3.1-2.9,梁上部0---0----16,梁下部18-------13-------4,VT12----1.1能不能根据这些来正确推断这根梁应该选用什么截面尺寸吗?谢谢还有柱子也是一样大家对于出现很多红色显示的梁和柱子是一个一个去扩大截面吗?那不是很烦而且也容易弄错大家是怎么弄的呀谢谢
如图,pkpm版本3.1.5,没显示的柱宽度为350x400与350x600,但2图中350x500的柱又有配筋,请问各位前辈这些柱的配筋怎样才能显示?
关于柱的一些总结和计算
新做的一个工程,因建筑要求,有几根柱从地面到屋面都没有连接,只在屋顶有个构架连接,总长大概有24米,请问各位大哥怎么处理?按结构构造手册是柱截面是1/15~20的柱高,按这个行不行,还有配筋和箍筋有没什么要求?
请教各位同仁: 现负责一化工管廊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加独立承台杯口基础,上部为混凝土预制柱和钢结构管廊架,最大单跨荷载为60t。现柱子已达28d龄期,C25基础养护已4天,同养报告13.7mpa。请问柱子和上部钢结构分别能何时吊装?:L
图纸简介: 该工程为某小区1号楼结构设计墙、柱、梁配筋图,图纸内容包括各层梁配筋图和各层墙柱平面布置图,结构构造大样图。 投稿网友: chunshangyunxiao 上传时间: 2014-06-09
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绕强轴的稳定性验算中,长细比的计算时,惯性距应该按照整个构件对强轴(假定构件虚轴为x-x,实轴为y-y)的惯性距来计算,现假定格构式柱由两个槽钢构成,每个槽钢绕其自身Y-Y轴(对称轴)的惯性距为Iy,那么整个构件绕强轴的长细比计算时,惯性距是不是应该按照2*Iy来计算?可是施老的书中例题怎么只按照单片槽钢的惯性距来计算呢?是我理解的有问题还是他的书中的错误呢?请高手帮忙接打一下啊,小弟先谢过了啊~~~
小弟刚开始结构设计,对轴压比如何控制柱延性的原理,有点想不明白,希望前辈们给点意见。1.利用Satwe结果分析结构合理性时,《抗规》6.3.6和6.4.2以及《高规》6.4.2,明确表示,计算出的轴压比不要超过限制。2.轴压比过大,结构偏脆性;过小则不经济。将轴压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满足抗震设计对结构的延性要求。3.为什么将轴压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满足结构的延性要求?(延性是指结构,构件或构件的某个截面从屈服开始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到达以后而承载能力还没有明显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轴压比的定义是考虑地震作用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及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比值)我真的看不出来轴压比和延性之间的联系!
《高规》7.2.13条注:墙肢轴压比是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承受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肢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根据《抗规》5.4.1条这个“轴压力设计值”是重力荷载代表值再乘以1.2的分项系数得到。《抗规》6.3.6条注:轴压比是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对本规范规定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可以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计算。而这里用到的是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包括了抗震和非抗震的情况。<
并不是所有的结构柱都是单枝、笔直的,比如说树形柱。树形柱又称树状柱、分叉柱,有人把它归为建筑仿生结构的范畴,有人说它是结构构件的拓扑演化。 高迪在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 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树状柱。柱子多次分生出枝叉,支撑着高低错落的拱顶,托起教堂内部巨大的空间。
常规的框架结构,用satwe算完以后看wpj配筋图,楼梯间部位有好多梁都挤在一起,有没有办法在立面上看啊,我下面的工具条立面没有啊,点三维显示,说我这个模块不能三维显示?那设置这个按钮干什么!
小弟初出茅庐,最近一个工程,框架七层,八度区,一级抗震,PKPM计算出了有一些柱子出现上层柱纵筋配筋比下层的大,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是模型的问题还是受力的问题,请问你们有遇到这种情况吗?:):)
PKPM和YJK柱子剪跨比简化算法中,柱净高取值好像没有减掉梁高,取的是层高,不知大家看法如何,再有h0如何取值,箍筋和纵筋直径还没定呀,请指教
我最近做的工程有错层。一部分层高4200,另一部分层高3000。分两层输入分别为3000和1200层高。结果发现1200层的柱(无论有没有楼板连接)箍筋都特别的大,估计它都按剪跨比<2的体积配箍率来算出。但没有楼板连接的柱长度为4200不可能出现剪跨比<2。令人费解。如有高手请帮忙解决。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老师让算一个混凝土柱子的稳定性,柱子截面长1.2m,宽0.5m,高度为9.6m,分为两种情况,a.一端固定,一端自由。b.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当在自由端或铰支端作用16t的重力荷载,柱子会不会失稳? 算的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在判别柱子柔度的时候,因为混凝土是脆性材料,不存在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没法判别,查阅相关资料,稳定验算大多是杆件等塑性材料的问题,实在头疼:Q ,希望高手给点意见!!!感谢:kiss:
柱24m高,柱平面外计算长度取值3.0m(隅撑),翼板200X12 柱子计算通过,实际组装时发现柱构件本身平面外过柔 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