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那家公司制造ZW10-12/630-20柱上智能永磁式真空断路器,机械寿命100000次,并配套相关智能装置,实现“四遥”功能,还有通讯接口,及编程器、管理软件。
4.1GE的iVB小型智能断路器,额定电流1250A,额定开断电流31.5kA,相间距150mm,断路器宽度480mm,采用低压断路器(以下简称ACB)紧凑型弹簧操作机构,可靠性高;采用优质真空灭弧室及触头元件,固封极柱,免维护,无需监测。低压框架断路器的机构简单、小巧,过压、过流等附件齐全,还配有智能脱扣单元,实现电流、电压监测保护,断路器自动脱扣跳闸,可实现四组常规分合闸、欠压、过流线圈配置,及网络闭锁线圈实现断路器之间的互锁,快速脱扣装置需要时可实现断路器的快速分闸。因此采用低压框架式断路器机构作为小型化、智能化中压断路器不失为一种方案。 采用低压断路器机构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机构小巧,重量轻;
HSV1系列智能型低压真空断路器 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400V、690V,额定工作电流630A至3200A的配电网络中,用来分配电能,保护线路,防止电源设备遭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和单相接地等故障的危害。在正常条件下也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之用。断路器核心部件采用智能控制器,具有精确的选择性保护,可避免不必要的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该断路器的最大特点是采用真空灭弧室,在分断电流过程中没有电弧喷出,因而特别适用在煤矿、化工、冶炼等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 与空气断路器相比,该断路器使用寿命长、短路分断次数多、灭弧能力强、真正实现零飞弧。可用于目前空气断路器无法或不适宜使用的场所(如要求供电可靠性高;不允许经常停电检修
智能型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是在上世纪90 年代末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真空断路器技术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真空断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少维护、价格适中、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邯钢动力公司在烧结厂、三钢厂、20000 m3/h 制氧站使用该开关4 年多, 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受到操作者及维护人员的好评。 1 智能一体化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1,智能断路器的,1长延时,2短延时,3瞬时,这三个各自的保护及起着什么样的功能及技术要求?2,智能断路器的,1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2额定短路接通能力,3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的功能及技术要求?
1.真空断路器结构简图 下图为我公司生产的ZN28A-12型真空断路器的结构图,图一和图二分别为正面和侧面视图。真空断路器的主要部件及名称说明见标注1-16。 1.开距调整片 16.连接弹簧或电磁操动机构的大轴图一、ZN28A-12型真空断路器外型图(正面) 2.触头压力弹簧 3.弹簧座 4.接触行程调整螺栓 5.拐臂 6.导向板 7.螺钉 8.导电夹紧固螺栓 9.下支座 10.真空灭弧室 11.真空灭弧室 12.上支座 13.绝缘子固定螺丝 14.绝缘子 15.螺栓 16. 连接弹簧或电磁操动机构的大轴
2-4真空断路器的安装和调试1.安装要求(1)安装前的各零件、组件必须检验合格。(2)安装用的工位器具、工具必须清洁并满足装配要求。紧固件拧紧时应使用呆扳手或梅花、套筒扳手,在灭弧室附近拧螺丝,不得使用活扳手。(3)安装顺序应遵守安装工艺规程,各元件安装的紧固件规格必须按设计规定采用。特别是灭弧室静触头端固定的螺栓,其长度规格绝不许弄错。(4)装配后的极间距离,上、下出线的位置距离应符合图样尺寸的要求。(5)各转动、滑动件装配后应运动自如,运动磨擦处涂抹润滑油脂。(6)调整试验合格后应清洁抹净,各零部件的可调连接部位均应用红漆打点标记,出线端处涂抹凡上林并用洁净的纸包封保护。 2.安装真空断路器的装配以ZN39(见图三)为例,一般可分成三个部分安装,即前部、上部和后部。前部安装顺序是:骨架入位→支柱绝缘子→水平绝缘子→托架→下母排→灭弧室与并排绝线杆→上母排→导电夹软连接→触头弹簧座滑套→三角拐臂。上部安装顺序是:主轴及轴承座→油缓冲器→绝缘推杆。后部安装顺序是:操动机构→分闸
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高压电器,其核心部件是真空灭弧室,由于灭弧室是以真空条件作为工作基础的,所以它不象油开关,SF6开关那样容易检测其质量。传统上,真空断路器用户判断灭弧室真空度的方法是工频耐压法,这种方法只能粗略判断真空度严重化的灭弧室。 将灭弧室的两触头拉开一定的开距,施加脉冲高压,将电磁线圈环绕于灭弧室的外侧,向线圈通以大电流,从而在灭弧室内产生与高压同步的脉冲磁场,这样在脉冲磁场的作用下,灭弧室中的电子做螺旋运动,并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所产生的离子电流与残余气体密度即真空度近似成比例关系。对于不同的真空管,在同等真空度条件下,离子电流的大小也不相同,当测知离子电流后,通过离子电流一真空度曲线,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真空度的计算,并显示真空度值。
新手求教,现在低压断路器中用得比较多的是框架式和塑壳式断路器,但是在某些厂家的产品中也能看到有带永磁机构的低压真空断路器,不知道这种断路器的前景怎么样,请教一下各位,有人对低压永磁真空断路器熟悉的吗?能否给我讲解一下这种断路器的相关应用和知识。万分感谢
请大家发表对三代真空断路器优缺点的见解,尤其是具有实际运行经验的朋友们:第一代 敞开式空气绝缘真空断路器,代表作品3AH第二代 套筒式复合绝缘真空断路器,代表作品VD4第三代 固封式固体绝缘真空断路器,代表作品VEP
请问下各位高手,真空断路器失压脱扣器一般怎么用??我的进线柜连着高压发电机,甲方要求机组无压,进线断路器必须分闸,所有要求我们进线断路器要加失压脱扣器,我取进线PT的二次A相和C相分别接在失压脱扣器两侧可以吗??
论关于VS1-12/31.5真空断路器的铝触臂 由于户内10KV-35KV高压移开式开关柜的推广,手车式的VS1真空断路器大量应用于现在的高压开关中,原手车中的隔离触臂的紫铜材质被几种铝材质所代替。本文就现在的断路器中的导电件的形势和发展做一下论述。 由于近年来,铜价的上涨的原因,铝材做为替代铜导电件的趋势有所抬头,用在高压开关柜断路器中的导电件有相当一部分被铝合金材质所替代。就VS1真空断路器来说,原1250A以下的触臂的紫铜管由铝棒材质所替代。但铝合金的材质多种多样,究竟哪种铝材质才最适合做触臂呢? 纯铝的导电率能达到30-35MS/M,相当于铸铜T3的标准了,但由于纯铝的机械强度较低,所以并不适合机械加工和做为有一定强度要求的环境使用,大家都知道,同等重量的铝和铜,铝的导电性能要比铜好,但是纯铝做为VS1真空断路器的触臂,是不适合的,因为,与柜里的静触头的连接是动连接,在手车的运动中的梅花触头与柜内的静触头滑动连接后,所以并不适用于动触臂。在断路器中的导电件中,原触臂是采用铜棒材质,在产品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上,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1250A回路电
1250A断路器梅花触头用24片的,柜子静触头配直径35的,温升和动热稳定可以通过吗?1250A断路器触臂到底配多少片的梅花触头
听说我国现在用于中压开关柜内的国产断路器,如果要求配置进口的或者合资的真空泡时,配的都是西门子中压开关技术(无锡)有限公司的VS型的,请问是这样的吗?这个应该只算是合资的,不算进口的吧?请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的大侠们介绍一下,谢谢![ 本帖最后由 anonymitypan 于 2010-6-12 09:08 编辑 ]
最近有选一中置柜,关于断路器的选型还不太了解,希望大家能帮下忙。从性能、安全、价格等方面考虑,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哪个更好呢?
请教大家,真空灭弧室相与相间和相对地的绝缘隔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电压有关还是额定电流还是短路电流。发觉施耐德的断路器12kv有相间隔板,24kv就没有了。。。
如题,
有两台发电机屏(K1,K3) 和两台进线屏(K2,K4) 一台联络屏(K5,) 对方要求, K1 和K2电气互锁 K3 和K4电气互锁 当两台发电屏投入,K5要求投入, 当发电屏K1投入,和K4投入, K5 不能投入 请问这图纸怎么设计, 断路器为 上海电器研究所的开关! 麻烦各位大虾了!
真空断路器的优点之一是适宜频繁操作和几乎不用检修,故近年来在我国电力、化工、冶金、铁道电气化、矿山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几乎不用检修主要是指真空灭弧室而言,而其他部分如操动机构、传动机构、绝缘件等还需要一定维护的,例如清除灰尘、注润滑油、拧紧小螺丝等。根据多年来我国真空断路器运行情况,出现的故障主要有两个方面:1)真空灭弧室漏气。一般在运行约一年内发生的居多,一年以后较少。基本上还未构成事故,绝大多数都在检查中发现后立即予以更换。2)操动机构故障。曾出现有合、分闸不良,烧坏合、分线圈等故障
近20年来,真空断路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得益于真空断路器技术的进步。真空断路器技术的进步表现在大容量化、低过电压化、智能化和小型化。而这一进步又是由于真空技术、灭弧室技术的发展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操动技术的结果。 1、大容量化 真空断路器的容量已有很大的提高,完全能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目前,真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已达40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已高达12kV下63~70kA。东芝公司在实验室试制200kA。 真空断路器迈向大容量化,首先是由于触头结构的改进。触头结构的改进经历了平板触头--横磁场触头--纵磁场触头。平板触头的开断电流在8kA以下,横磁场触头将开断电流提高到40kA,而纵磁场触头又将开断电流大大提高,达到目前的63~80kA。东芝公司开创使用纵磁场触头,目前各大制造公司为提高开断电流也改横磁场触头为纵磁场触头。如西门子公司原先采用横磁场触头,改用纵磁场触头后将开断电流提高至70kA。ABB Calor Emag公司新开发出双极和四极纵磁场触头,将开断电流提高到63kA及以上。AEG公司也最新开发出纵磁场触头与横磁场触头相比,灭弧室体积减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