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条文适用于平转有平衡重的转体施工。
一、转体桥施工控制要点介绍 1. 加强箱梁腹板、底板裂继的控制
1. 适用范围 本条文适用于有平衡重的平转系统施工。
1.适用范围 本条文仅适用于采用钢铰支座为转铰的斜腿刚构桥自上而下竖向转体系统的作业指导。
桥梁转体施工-张联燕等
软土地基上转体桥的设计及施工实践要点
(1)转体附属施工 在转体施工前,完成转体部分桥面附属结构工程,保证转体后不再进行铁路上方的施工作业。 (2)清理滑道 ①拆除砂箱:分两组对称拆除,每组12个; ②清理滑道,在撑脚底与滑道顶的间隙中垫5mm厚四氟乙烯板,并涂抹黄油。 (3)箱梁不平衡力测试及配重 平衡转体施工必须保证转体上部结构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尤其是大型悬臂结构且无斜拉索情况,在理论上,水平转体应该绝对保证转体中支点两端重量的一致,也就是保证其两端达到平衡状态。在实际转体施工中,转体上部悬臂结构绝对平衡会引起梁端转动过程中发生抖动,且幅度较大,这不利于转体的平稳性要求。在实际施工中通过称重和配重使实际重心偏离理论重心5-15厘米,配重后使转体桥前进端有一微小翘起,并使得每个转体的撑脚只有三分之一与滑道平面发生接触。 (4)设备测试 ①转体过程中的液压及电器设备出厂前要进行测
图为主塔施工现场1
1.0 概述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 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 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桥梁转体法施工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安全。 (2)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力学性能好。 (3)转体法能较好地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经常通航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构造物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处于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4)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节约投资。在相同条件下,拱桥采用转体法与传统的悬吊拼装法、桁架伸臂法、搭架法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如用转体法修建的湖南资兴市游垄桥,与用悬吊拼装法和搭架法相比,造价降低了11.5~17.4%
一、下转盘施工(C35部分) 下转盘内布置有下球铰、撑脚滑道、反力座、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等。下转盘置于下承台直径 7.7m,高0.8m的圆槽内。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桥梁转体施工的相关书籍 请教一下各位大咖,关于公路、高速公路的桥梁转体施工,都有哪些相关的书籍和现行规范?我找到的如下几本,看看还有无其他的?准备去搞转体桥施工,先提前学习学习 1、跨越既有铁路线桥梁平转体施工技术及应用,科学出版社 2、桥梁转体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 3、T/TMAC 003-2017 桥梁转体装置 (国标 GB) 4、DG/TJ08-2220-2016 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同济大学出版社,地方标准 除了上述的四项,还有无其他的相关书籍?请教了
考虑到混凝土的自身重量过大,拟采用轻质混凝土,可惜国内没有可参考的规范。含计算书、引桥。
1、转体实施 (1)试转结束,分析采集的各项数据,整理出控制转体的详细数据; (2)转体结构旋转前要做好人员分工,根据各个关键部位、施工环节,对现场人员做好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由现场总指挥统一安排; (3)液压控制系统、要点审批、气象条件、结构物等全部就绪并满足转体要求,各岗位人员到位,转体人员接到指挥长的转体命令后,启动动力系统设备,并使其在“自动”状态下运行; (4)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岗位人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时刻注意观察和监控动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桥面转体情况,梁端每转过5m,向指挥长汇报一次,在距终点5m以内,每转过1m向指挥长汇报一次,在距终点20cm以内,每转过2cm向指挥长汇报一次; (5)转体结构接近设计位置(距设计位置的距离需由试转时测出的系数计算确定)时,系统“暂停”。为防止结构超转,先借助惯性运行结束后,动力系统改由“手动”状态下改为点动操作。每点动操作一次,测量人员测报轴线走行现状数据一次,反复循环,直至结构轴线精确就位。整个转体施工过程中,用全站
图纸简介: 本仿古风雨桥工程位于江苏,图纸15张,含结构设计说明、区域划分、风雨桥一层柱平面图、风雨桥梁平面图、风雨桥挑檐配筋、屋面板配筋图。 投稿网友: xuwei006 上传时间: 2013-10-26
红英桥大桥桥台施工方案
一、转盘上、下盘钢板的加工 上盘钢板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