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风格与流派漫谈-欧洲与近代中国;欧洲古典建筑主要脉络以及一小部分中国近代建筑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
Krzywy Domek,索波特,波兰 波兰这座落成于2004年的“扭曲”建筑是索波特当地集餐饮、购物、办公于一体的商务中心,由著名的设计团队Szotyńscy & Zaleski设计。据悉,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波兰著名的插图画家Jan Marcin szancer和儿童文学作家Jan Brzechwa。此外,建筑内部还设有一面颇具意义的“名人墙”。
一。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
[ 本帖最后由 zl3528 于 2011-11-11 14:37 编辑 ]
这是以前做的一组别墅 建筑全是按照建筑CAD图纸建模起来的 先传几张效果图看 又觉得可以的 就分享模型多多指教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23.1 M
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意义
随着欧洲现代建筑的发展,无数颇具创意的奇特建筑在备受争议的同时不仅取得了卓越的建筑成绩还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欧洲那些颇具创意的奇特建筑吧。 1.原子塔,布鲁塞尔 作为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后现代设计师André Waterkeyn以放大一千六百五十亿倍后的铁原子结构设计建造了这座享誉全球的的原子塔。该建筑由9个球体建筑和20根链接的钢管组成,其中有3座球体建筑被设为展览厅,展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
欧洲旅游必看的壮美建筑(图)
哈尔滨是一座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一向以风格迥异的建筑著称于世,自本世纪初以来,巴洛克、新艺术、哥特式等多种建筑风格的作品相继在这里落户,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情为哈尔滨平添了人文魅力,被世人形象地称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倘若你漫步在中央大街上,你会看到用方石铺成的这条百年老街的两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风格的建筑,在向您诉说着历史,诉说着哈尔滨这座美丽城市的故事。倘若你俯瞰哈尔滨市,你会看到一座座毗邻接踵的高楼大厦就在脚下,无论是雅致堂皇的东正教堂,还是古拙精巧的住宅及小餐厅,它们有的点缀在城市广场,有的分布于街道两旁各具特色的居民小区,松花江犹如一条飘动的彩带横贯市区……哈尔滨市的建筑,像一个凝固的音符,有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典雅,有现代的奔放。四大建筑流派构筑亚洲最长的步行街如果你没有来过步行街,就不算来过哈尔滨。它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块。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
欧洲节能建筑为我国提供借鉴 来源:中国幕墙网收集整理 作者:* 日期:2005-8-22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投稿】【评论】 实实在在的好胶 安安心心的选择 第三届读者调查活动由安泰化学特别冠名赞助 在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非常普遍。其造价可能比一般建筑高出3%,但由于节能和优化组合,每年的运营费用却可节约60%。 能源问题是我国在本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能否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关乎中国经济的前途,也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 要真正做到节能,就得从城市化模式这一源头做起,它相当于节能的龙头部分。 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的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将外墙、房顶和地下都裹上10至15厘米厚的保温层;使用中间带惰性气体隔离层的高性能玻璃与密闭窗框,让窗户这一主要的进热与散热源尽可能保温;在窗外加装遮阳设施,夏天阻挡热能“侵入”;采用自然送新风系统,尽量减少开
古老欧洲的经典传承建筑(图片太多如果打不开,右击点击显示图片即可)
建筑摄影:二战后的欧洲教堂 photo by Fabrice Fo... Santo Volto (Turin, Italy)
如果说人类初始时期建造建筑的目的在于用物质材料围合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空间的话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这种目的 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考古发掘中也许可以推断:人类最初所关注的首先是它的有效性 即以最简便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围合成一个可以栖身的处所.至于它的形式是否美观、悦目 可能并不十分在意。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起源的话.那只是相对于穴居或巢居而言,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人工的创造.或者准确地说.带有更多人工创造的成分。在有效性得到解决之后.另一种欲望便不期而然地注入到建造建筑的目的中来.这就是怎样把形式搞得美一点。并且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欲望愈来愈烈甚至与前一种目的并驾齐驱 成为人类建造建筑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那些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公共活动建筑.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图])。这是一种梁柱式的建筑,这种类型的结构由于比较简单或许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流传久远。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代工匠的雕琢.到了公元前四,五个世纪的古希腊时代便大放异彩,帕提农神庙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上世纪50年代.曾经读过一位苏联建筑学家(可惜名字已经忘记)一篇关于帕提农神庙的长文,在他的
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建筑的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采暖方式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将外墙、房顶和地下都裹上10至15厘米厚的保温层;使用中间带惰性气体隔离层的高性能玻璃与密闭窗框,让窗户这一主要的进热与散热源尽可能保温;在窗外加装遮阳设施,夏天阻挡热能“侵入”;采用自然送新风系统,尽量减少开窗机会,节约室内能量,从而达到既保证采光明亮、宽敞舒适,又减少能耗、降低运营费用的效果。 瑞典:节能住宅首先是要保暖 近年来,瑞典最大的建筑公司斯堪萨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由于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越来越强,加上瑞典政府实施的鼓励节能住宅的优惠政策,许多家庭开始把自己的住宅按照节能环保标准修缮一新。 那么节能住宅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何采取措施降低住宅能耗呢?记者为此参观了令斯堪萨公司引以为傲的一处节能住宅小区--斯德哥尔摩近郊的盖斯海格住宅区。据介绍,“这个小区体现了我们的节能理念,即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机械和产品,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通风、制冷、照明等能耗。”这片小区依海而建,虽然外观上每栋建筑都各有特点
导读为进一步促进联盟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破解困扰行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等问题,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指导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拟从2017年8月起启动系列公益沙龙活动。8月4日,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一期公益沙龙成功在北京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以《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与启示》为题,介绍了欧洲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装配及信息化管理考察调研成果。叶浩文: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总围绕装配式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建造、信息化应用、部品连接件、总承包管理、全产业链联动、被动式实践项目等方面对德国、奥地利和西班牙三个国家的9个工厂、3个
和我国推行装配式建筑的背景类似,欧洲战后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消化战后的军工产能。因为各国在战争中的情况不同,所以各国国策各具特色。法国法国在二战中迅速沦陷,其战前的工业大部分被纳粹保留并且继续为战争服务。而在盟军反攻后,其遭受轰炸的程度远不及德国本土。这就造成了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等被纳粹占领的国家相对没有受到与德国等量齐观的损失。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法国的制铝工业。法国是现代制铝工业的绝对领导者,积累了领先的技术和产能。大部分电解铝工厂由于需要水电作为依托,所以都建于南部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山区,也就是临近西班牙和瑞士的边境地区。由于这两个国家未参与二战,所以法国的制铝工业在战争中几乎未受到影响。在战后,铝被作为建筑材料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法国建筑师 Jean Prouvé开发的一系列工业产品设计。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家具,建筑装配式维护结构,以及少量结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