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基于H3C某智能建筑的IP监控方案

    1 方案概述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引入视频监控领域,在智能建筑监控应用中,IP网络监控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模拟监控。但以往的解决方案更多是各个产品的简单组合,而智能建筑监控在资源统一接入、设备统一管理、业务高效处理等方面越来越深入的需求,进一步要求联网监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能够基于统一基础架构紧密配合,形成更加贴近业务需求、深度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凭借在智能建筑行业多年的IP网络、IP存储、IP多媒体和业务软件平台产品开发经验,H3C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规划,提出从联网监控的整体架构角度对网络、存储、视频编解码和管理软件四大组成部分进行融合设计,推出了能够高效、稳定实现大规模联网监控看、控、存、管、用基本业务的IP监控解决方案,实现IC网络通信、IT信息技术和SA安防自动化技术的真正融合。 2 智能建筑联网监控解决方案

  • 智能建筑闭路监控镜头的选择及计算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1.镜头的种类1.1按镜头尺寸划分:摄像机镜头与摄像机一样也分为8.5mm(1/3in)、13mm(1/2in)、17mm(2/3)、19mm(3/4in)、25mm(lin)等多种,在选择摄像机镜头时,一般应与摄像机相对应,即13mm摄像机应选用13mm镜头。1.2按镜头类别划分:摄像机镜头分手动光圈镜头和自动光圈镜头两大类型,手动和自动调整都是为了调节光通光量,使传感器感受光量保持在最佳状态。2.手动、自动光圈镜头的应用范围手动光圈镜头是的最简单的镜头,适用于光照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手动光圈由数片金属薄片构成。光通量靠镜头外径上的一个环调节。旋转此圈可使光圈收小或放大。在照明条件变化大的环境中或不是用来监视某个固定目标,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比如在户外或人工照明经常开关的地方,自动光圈镜头的光圈的动作由马达驱动,马达受控于摄像机的视频信号。手动光圈镜头和自

  • 谈智能建筑中的电梯监控(转载)

    1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中的电梯监控与弱电之间的关系状况 经历了百余年历史的电梯是早已被人们熟悉的重要楼宇设备,当今时代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和建筑设计的档次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不仅限于要求电梯搭乘快速、舒适,制造坚固,装潢考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及多功能性正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电梯正朝着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智能建筑中,人们已把电梯归入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的重要被控设备,采用先进的弱电监控手段,实现对电梯的运行状态、维修保养、安全防护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此,笔者曾在1996年的第2期《中国电梯》杂志上介绍过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成功采用计算机联网实施电梯集群全方位管理的经验。 在我国,近年来具有先进控制技术的电梯也日趋普及,尤其在许多新建的智能建筑中更是选用了各种高档电梯,使得电梯监控和弱电控制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可能。但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电梯制造商和弱电供应商的各自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我国的电梯监控和弱电控制之间相互技术和应用的渗透进展缓慢,在大多数的高级楼宇中电梯监控基本上都是电梯

  • 智能建筑的有关问题探讨

    智能建筑有关问题探讨 --------------------------------------- 作者:gaoshou 〖摘 要〗 本文涉及提高智能建筑运行应注意的事项,智能建筑的标准及设计规范制订的重要性,变送器(传感器)及执行器选择的原则等问题。〖关键词〗 智能建筑 标准 设计规范 变送器 执行器 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任何新事物刚一出现人们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一旦被人们认识了,很快就会引起一股热潮,但有热就会有冷,当热过了头的时候就要适当冷一点,否则会象人一样热过了头就会生病。一、我国智能建筑概况 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80年后期与90年代初, 1991年曾派人去当时瑞士能德公司(后改名为兰吉尔公司,是西门子楼字科技之金属公司,其楼字自控系统S600品牌为兰吉尔·驷法)进行了技术培训与学习。随后便与该公司联合在国内推广楼字自动化系

  • 向大家求助智能建筑的6个问题

    1、为什么乙二醇次级泵需要变频启动,而初次泵却不需要? 2、距离低压配电配电室较远的漏电开关是否需要返回漏电跳闸信号?如果需要,高层的漏电开关是否要拉很长一段信号线? 3、什么场合的排风机二次图不需要DDC接点? 4、为什么冷却水泵要加电子式脱扣保护? 5、3XDZ 6UL-F;2XKZ 2-95分别表示什么器件,应用场合? 6、低压无功补偿柜电容量是如何确定的?有没有具体公式?

  • 智能建筑配电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核心提示:摘要:建筑供配电是建筑电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多,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负荷大,人员相对集中,对智能建筑的摘要:建筑供配电是建筑电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多,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负荷大,人员相对集中,对智能建筑的供配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本文在分析了建筑用电特点后,提出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结构及其具体应用,即通过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测控技术实现建筑配电自动化的过程。1 引言智能建筑是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建筑物各功能、环境和高效管理的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电力供应对于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供电中断其它大部分系统将立即瘫痪。因此,可靠和连续的供电是智能建筑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与常规的供配电系统相比智能化的供配电系统能自动、连续、实时地监控所有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故障状态和运行参数,还具有故障的自

  •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浅议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浅议

    概述 智能建筑供配电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电力设备的正常及事故情况进行监测、保护、控制、电力计量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智能楼宇系统(BAS)、企业资源计划(ERP)融合在一起,达到良好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智能配电监控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相关环节的技术包括:1.计算机局域网;2.分布式网络软件;3.图形化监控软件;4.实时关系数据库;5.网络通讯与现场总线技术;6.智能化测控与交流采样技术;7.分布式I/0;8.微机继电保护。 2智能配电监控管理系统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能源管理信息化以及其它ERp/M一ERP或MIS系统基础上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图l)。<

  •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 2005-10-28 智能建筑内部专业设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为了保证智能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水平,发挥其智能作用,强、弱电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至关重要。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强电系统主要设备有: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盘、电线电缆及动力照明等。进线系统一般为二路10kV独立电源进线,分列运行,自动切换;配电系统大部分采用双回路自动切换方式,应急电源除了箱内设置自动切换及整流装置外,还可能设置多套UPS电源。弱电系统主要有:楼宇自控、火灾报警、综合布线、电磁屏蔽、安保监控、电视电话等。各系统本身设备精密,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投资、质量、工期目标明确,指标要求高,总体要创优质工程。所以整个工程建设中的投资、质量、工期目标明确,指标要求高,总体要创优的责任心严格要求,争创一流。我们在智能化“八一大楼”的电气施工中,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监控,使大楼的电气系统安装达到了分项的优质工程标准。

  •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功能分级表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功能分级表设备名称 监控功能 甲级 乙级 丙级压缩式制冷系统 1、起停控制和运行状态显示 О О О 2、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 О О О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 О О О 4、过载报警 О О О 5、水流量测量及冷量记录 О О О 6、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记录 О О О 7、制冷系统起停控制程序的设定 О О О 8、冷冻水旁通阀压差控制 О О О 9、冷冻水温度再设定 О Х Х 10、台数控制 О Х Х 11、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应留有通讯接口 О О Х吸收式制冷系统 1、起停控制和运行状态显示 О О О 2、运行模式、设定值的显示 О О О 3、蒸发器、冷凝器进出口水温测量 О О О 4、制冷剂、溶液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及压力测量 О О Х 5、溶液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值及结晶温度测量 О О Х 6、启停次数、运行时间显示 О О О

  • 智能建筑-让建筑更节能

    达实智能大厦,这栋坐落于深圳南山区高科技产业园内并不起眼的建筑,近期成了全国各地政府官员考察的重点,核心原因有两个,“智能”与“节能”。达实智能董事长刘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节能市场空间巨大,企业做到500亿产值也不用转型。而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印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提上日程,这更让耕耘建筑节能领域近20年的刘磅笃信,行业的黄金期已经到来。 效率:让建筑节能超20% 达实智能的宗旨是“让建筑更节能”。刘磅解释称,这个“更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材料、新能源等一次性投入之节能手段之后,通过高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在运营过程中让建筑实现节能之意。 据了解,目前达实智能是唯一可以提供建筑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节能服务公司,其业务涵盖从招

  • 智能建筑与物业设施管理

    这是一份比较完整的关于智能建筑与物业设施管理的论文是我从网上无意找到的,内容比较全面,观点较新!希望对大家有用啊!

  • 各种智能建筑验收各种表格

    提供各种智能建筑内系统的验收表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智能建筑的电气防护与接地

    转贴 为了避免雷电袭击,防止因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升时,对布线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抑制电磁干扰对综合布线系统的不良影响,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应充分考虑采取必要的电气防护和接地措施。(1)PDS的电气防护 在许多情况下,布线系统可能处于危险环境中,常见的危险环境有:①线缆从户外引入建筑物时,可能遭受雷击的危害;②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碰地;③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引起的电源故障;④250V以上的50Hz交流感应电压。因此,为了防止布线系统遭受损害,应对它采取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等电气保护措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过流保护宜选用能自恢复的过流保护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使用断电或放电间隙来限制导体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放电间隙介于陶瓷或玻璃密封外壳内部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密封外壳内部充有减压气体,使金属电极间承受多次放电打火,从而获得更大的电极间隙。气体放电管的良好放电性能及低价格,使其成为磁片保护器的良好替代物。(2)PDS的防火问题 当大对数综合布线主干线电缆

  • 探索智能建筑的节能途径

    当前,能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要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对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通常,人们认为节能主要是家电企业面对的课题,实则不然,建筑、IT都需要节能。记者日前走访了太极楼宇事业本部,那里的工作人员对建筑节能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智能建筑领域节能潜力巨大 当前,建筑节能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常情况下,谈到建筑节能时,人们可能就会想到从材料、设备等方面入手,主要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建筑节能就是要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据有关报道,我国政府部门的能源消耗占社会能源总用量的5%,能源费用开支一年

  • 智能建筑是怎么划分标准

    我在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第五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时,看到设计分为甲级,乙级,丙级标准,请问各位大虾,这三种标准是按什么来划分的?谢谢

  • 关于智能建筑方面的资料

    大家看看有没有用,有用的顶一下

  • 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

    希望对大家有用!

  • 求助解答智能建筑5个问题

    1、为什么乙二醇次级泵需要变频启动,而初次泵却不需要? 2、距离低压配电配电室较远的漏电开关是否需要返回漏电跳闸信号?如果需要,高层的漏电开关是否要拉很长一段信号线? 3、什么场合的排风机二次图不需要DDC接点? 4、为什么冷却水泵要加电子式脱扣保护? 5、3XDZ 6UL-F;2XKZ 2-95分别表示什么器件,应用场合?

  • 国外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

    千家导读:智能建筑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国十余年,大家对于什么是智能建筑也有不同的看法,从原来的3A到后来的5A,这个是笔者查找到的国外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供大家参考。 过去的20年来,已经有许多的关于“智能建筑”的概念的讨论,也在许多论坛上进行定义与量化,分析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最终的结果是说清楚具体的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为: “利用技术和工艺,为业主创造一个更安全和更富有成效的运作效率的建筑就是智能建筑” 。 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因为:这些包含高级技术和工艺的建筑物会使得建筑运营成本降低,良好的环境会拥有更多的业主。无论项目是用于自住、企业办公,政府和其他机构,智能建筑所带来的好处就是一个即时的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员工生产力,并节省相应的运营开支。为了未来的发展,智能建筑与未来的市场租金,更高的市场回报、更高的入住与节省更多的开支。总体来讲,智能建筑将开创一个双赢的局面! 让我们先看看智能建筑在设计过程的步骤。决定要做一个智能建筑的项目,就要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做相应的调整。在建

点击加载更多

智能建筑监控

智能建筑监控专题,为您提供智能建筑监控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智能建筑监控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智能建筑监控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智能建筑照明系统

智能建筑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