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新技术 [摘 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压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下,建造节能建筑不仅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推广提倡甚至是要求的重点。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介绍了建筑节能的新技术。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节能现状 节能技术 [正文]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实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的工程技术,称为热能工程。随着人们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各种能源也在日渐枯竭,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筑节能的研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传统能源,其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费的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

  • 关于建筑节能的一些技术

    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研究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体系成套节能技术及产品;新型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地下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综合利用,室内环境控制成套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制冷空调系统,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减低运行能源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特别是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改造;建筑物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和冷热量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 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围护结构的热传递机理;节能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以及建筑低能耗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冷热源的优化运行方式,包括制冷采暖系统运行工况优化调控,冷热负荷的预测技术,开发调节控制软件等;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和冷热量计量控制成套技术,包括适合中国国情的控制产品,冷热量计量装置的研制,计量收费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软件,自动计量及收

  • 光导照明-建筑节能新技术

    光导照明-建筑节能新技术

    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日益紧缺,促使人们更深一层的认识到环境和能源的重要性,伴随着各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以往的对太阳的热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电转换(光伏发电),现在又涌现了一种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光导照明系统。 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物价飞速上涨,企业如何控制成本、节能减耗已迫在眉睫,在控制各项成本的同时,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是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间照明问题是其中最重要一项。同时,在现在高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舒适度,人们逐渐从物质追求转移到了精神追求,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人们重要追求之一。光导照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方式,在建筑节能方面,尤其是白天的室内照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光导照明系统介绍<

  • 试论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建筑物用能消耗总量,主要受建筑物内部各种用能设备以及构成建筑物的外部围护结构影响。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工作,使得建筑用能设备与外部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产生了深刻地变化,例如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屋面进化成为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屋面,外围的墙体也增加了保温性能,而幕墙、门窗不仅具有了保温隔热的性能,还装设了遮阳系统。这一系列的节能措施不仅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还能探索、开发一些新型能源或再生能源,由此建筑施工技术需要与其同步发展、完善。笔者对建筑节能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一、建筑节能概述 (一)建筑用能的特点 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寿命长,一般情况下建筑使用寿命短则十几年,长则几百年。从建筑工程竣工开始,空调、采暖的用能消耗就会延续下去。倘若要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则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当今我国已建成的规模巨大高能耗建筑不仅目前消耗大量

  • 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应用的探讨分析

    1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与趋势 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1)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二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三是热源效率不高。由于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下,热源目前的平均节能潜力在15%~20%。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 目前我国约有5亿平方米的

  • 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新技术

    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新技术

    比较老的一本书,是2008年的在论坛上没看见有人传,我来传一下吧 和大家一起分享,四楼开始总共13个包[ 本帖最后由 tyno 于 2011-8-15 01:41 编辑 ]

  • 不得不知道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新技术 摘要:介绍了建筑节能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建筑新能源节能技术等不同节能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建筑节能的深入开展拓宽了方向。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现状;节能技术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呈急剧上升趋势,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 建筑节能不是新技术的代名词

    府大力推行节能建筑,并为此在设计、施工、建筑猜料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范,作为从事建筑工作的一员, 我们应不择不扣地执行相关标准,就我所掌握的资料,更多的是讨论如何采用节能技术,如何推广节能材料, 诚然,上述工作是达到节能标准的有效途径,但我认为节能并不是简单的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就达到了节能目的。 首先,达到节能标准,就建筑本身较能效果显而易见,可是对于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的能源浪费有多少人进行过认真的论证? 另外,节能材料、节能措施本身必然提高工程的施工造价,有多少人认真的计算因为提高工程造价,造成节能效益的降低甚至成为节能建筑的负担。 目前市场的建筑材料五花八门,一但冠以节能材料就乌鸡变成凤凰,身价大增,而设计从业者并不对市场的材料性能十分清楚,只能通过相关说明书、检测报告就认定材料的性能,显然是不够严谨。 节能建筑并不是一定就是高档建筑,通过简单的措施,比如加强对自然通风的深入研究,可以在不增加大的投入的条件下改善节能效果。 本人只是从业人员,并不专业,希望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的观点

  • 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新技术

    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新技术

  •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这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1.节水新技术 1.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 1.1.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 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PE 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一般的,截止阀比闸阀关的严,闸阀比蝶阀关得严。当同等条件时,我们就应当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 1.1.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例如,通常淋浴喷头每分钟喷水20多升,而节水型喷头则每分钟只需要9L水左右,节约了一半的水量

  •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1引言 建筑节能主要是指在建筑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所节省的能耗的总和。建筑能耗问题存在于建筑物的选址到投入使用的各个环节当中。为此若想履行好建筑节能,就需要将节能技术充分的运用到工程建筑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当中,并对建筑所产生能耗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为建筑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开拓道路。 2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通过降低建筑物的耗热量损失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的外围护是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2.1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节能应考虑朝向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坐北朝南的建筑能避免太阳的东照西晒,降低日照对建筑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冬季宜利用日照并避免冬季主导风向

  • 建筑节能技术是什么样的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一、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二、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变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

  •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2008

    简要说明: 本书是在融会建筑节能所涉及的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材料、气象、环境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墓础上进一步创新,所形成的一部完整讲述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体系的教材。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4.5M(压缩后分2卷)[ 本帖最后由 sccbjs 于 2011-4-18 12:51 编辑 ]

  • 建筑节能新技术——贝恒EIFS墙体节能系统

    上海贝恒化学建材有限公司,针对江南地区过渡地区气候特性,研发出的适合于多种气候环境和建筑物基墙面的、先进的膨胀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贝恒EIFS系统工程),是安装在建筑物结构外墙外侧,由膨胀聚苯板保温层、保温板专用聚合物改性胶粒剂粘结层,保温板专用聚合物改性抹面胶浆(内置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根据基层表面状况或楼层高低,可采用纯粘结方式或粘结机械锚固辅助相结合方式安装系统。 贝恒EIFS系统是集多层材料复合的一种轻质的保温隔热系统,为建筑物维护结构外墙创造出连续、不间断的包覆层结构,赋予墙体极高的热阻值,从而创造出建筑物优异的低能耗即节能效果。同时,EIFS系统也为建筑物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和更丰富的饰面设计。它具有诸多优点: 1、优秀的保温节能效果。系统的高热阻值、低吸水率且连续均匀的包覆构造,为建筑物创造高绝热功能、低能耗效果,进而大大降低建筑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2、良好的保温隔热稳定性。系统消除了热桥,并提供极低的空气渗透率,确保了保温隔热的稳定持久。 3、有效保护建筑物。系统位于建

  •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业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对能源的节约。这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1.节水新技术 1.1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 1.1.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 由于镀锌钢管容易生锈,会造成水质污染,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会有锈水放出导致浪费。同时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如果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PP-R 管、PE 管、PVC-U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 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一般的,截止阀比

  • 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因而,暖通空调专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其具体的可概括为以下十二个方面:1.供暖技术。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供暖系统改造;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新型散热器应用、发展;区域供热供冷、冷热电联供技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2.通风技术。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通风;传染病医院病房通风;手术室等生物洁净空调的空调洁净技术;商场、地铁等公共空间的通风;工业通风。3.室内环境质量。热舒适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设备散发污染物规律研究、评价方法等);通风空调气流组织与室内空气品质。

  • 暖通空调的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因而,暖通空调专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其具体的可概括为以下十二个方面:1.供暖技术: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供暖系统改造;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新型散热器应用、发展;区域供热供冷、冷热电联供技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2.通风技术: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通风;传染病医院病房通风;手术室等生物洁净空调的空调洁净技术;商场、地铁等公共空间的通风;工业通风。3.室内环境质量:热舒适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设备散发污染物规律研究、评价方法等);通风空调气流组织与室内空气品质。

  • 建筑节能技术对我国的启示

    一、技术概要 大量文献已对被动房技术要点,如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气密性以及热回收新风系统等予以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对于被动房的定义,各界说法不一。根据德国被动房协会的定义,被动房是指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DIN 1946),且无需再循环利用室内回风的前提下, 仅靠热交换后加热或后冷却入室的新鲜空气,即能满足室内热舒适度(ISO 7730) 。依据此原理,在北纬40至60度的中欧地区(包括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德国及丹麦等)均采用了德国标准,即供热或冷却一次能源年消耗量为15 kwh/m2,总的一次能源年消耗量为120 kwh/m2。北欧地区如瑞典、挪威和芬兰,由于气候寒冷以及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其供热能耗也相应提高。例如,根据三个不同气候区和建筑面积计算,瑞典对年峰荷供热的要求在10-14 kwh/m2之间(Thullner, 2010)。目前全球范围内,除了德国部分州对公共建筑采用被动房强制标准外,挪威是第一个

点击加载更多

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新技术专题,为您提供建筑节能新技术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建筑节能新技术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建筑节能新技术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94320

分享用户量

73898

下载热度

87687

建筑节能保温

建筑节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