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况 1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437.(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1(第 6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2(第 6层第 1塔) === 工况 2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580.(第 2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1(第 7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9(第 7层第 1塔)请问大家这样是不是符合规范!谢谢!
一个大二小师弟做了个框架结构,因为楼梯间内缩,所以不规整(像个凹字),所以凹进去的地方没有设置连通的框架边梁,从结构上说是可以的。但是他老师硬是要他加梁。那么岂不是所有框架都要规整了?其实可以通过调整梁的刚度满足抗震要求。他问我我也是这样认为 的。请教一下大家。谢谢!
审图中心提出,抗规6.1.15 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然后,网上说, 1.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柱、框架梁,应计入楼梯构件附加的地震内力(尤其是轴力和剪力);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GB50011-2001第3.9.2条第2(2)款强条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请大家讨论一下:框架结构是指纯框架结构体系,还是包含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中的框架结构部分?
图纸简介: 很标准的钢框架结构三层厂房,很有借鉴意义哦10米X6米柱距,及各种大样,很值 投稿网友: zhanglei381555 上传时间: 2013-07-11 <
各位老师,我们计划建一生产车间,2楼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楼以上采用钢结构,最近听说这种形式行不通,如何处理,是哪个规范上规定的呀?求助
因为高层钢结构的框架结构体系没有设置柱间竖向支撑,所以,高层钢结构的平面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使用较大的柱距和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对于20层以下的高层钢结构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给大家送上一个现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它对工程技术人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图纸简介: 这是钢结构框架结构(各连接节点的详图),包含:梁与梁连接节点、梁柱连接柱中点节点、梁柱连接柱顶点节点、箱型截面柱钢性柱脚构造、带约束拉杆方钢管柱接头大样、工字型截面柱柱脚构造 投稿网友: liuhongwei_qz 上传时间:
一层的房子,基础梁的钢筋没有锚固,是电焊的,这样有没有问题?框架柱的钢筋绑扎长度不够,差30左右,才五六根柱子,如果焊接,焊工不会来?这样能绑扎否?该怎样处理框架柱的钢筋?
1、高层钢结构的巨型框架体系是以巨型框架(主框架)为结构主体,再在其间设置普通的小型框架(次框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 2、巨型框架的巨型柱,一般是沿高层钢结构平面的周边布置,其纵向和横向跨度依高层钢结构使用空间的要求而定;巨型梁一般是每隔12至15个楼层设置一道。
原设计时三跨框架梁都与柱外齐,但施工时中间跨却与柱内齐了,锚固长度能够满足要求。如图:请问大哥大姐们这样对结构影响大吗??
请教各位前辈对于框架结构的梁上荷载的取值是如何考虑的,我的是这样:一般是根据层高确定填充墙的高度,厚度是一定的,再就是对于墙体的重量的掌握了,对于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加气块和空心砖我一般是在块体容重基础上考虑砌筑砂浆和上下端的斜顶砖,(因为这都对整个砌体的容重有较大的影响,)对与加气块和空心转分别去10和11,当然对于墙体上的装修荷载是要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考虑的。最后根据门窗洞口的大小考虑折减系数.我很想听听前辈们是怎么考虑的 ,谢谢!!!!
我是个新手,才做结构设计的,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我做的是一个三层的框架,基础埋深很大,要2.5米,采用的独立基础,我想把基础拉梁放在正负零的位置,这样在PKPM中建模就要把基础拉梁当作一层框架粮进行整体计算,楼板为0,定义弹性楼板,最后采用总刚的计算方法。但我计算出来的柱子的配筋太大,不知道怎么会事,是那个地方出现问题了?请前辈赐教!
框架结构的侧移有两部分组成 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和柱的弯曲变形引起的,梁柱都出现反弯点 这部分变形在底层的层间变形较大,所以呈剪切型变形 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由于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轴向拉伸和压缩,使柱产生侧向变形,这部分变形在上层的层间变形较大,故呈弯曲型变形 但对于框架结构第一部分侧移是主要的,所以框架结构主要呈剪切型变形 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第二部分侧移也逐渐增大 我要问的是剪切型变形和弯曲型变形如何区分? 还有就是为什么由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层间变形在上层较大呢?
我发现有的定位轴线是按柱子中心定的(主要是指边柱),而有的图的定位轴线则是按填充墙的中心来定的,到底咋办啊,书上也没讲啊?
请教大家:框架结构在用pkpm建模时,外墙处的板按简支还是固支?pkpm计算板配筋时,算出板弯矩后可以调幅吗?我们这里大家处理方法都不一样,大家帮帮我。谢谢!
咨询各位老师:在框架结构设计时,框架梁、板混凝土等级取为C40是否不合适呢???高规中有不宜大于C40一说,那对于多层建筑有什么规定吗??如果设计为C40的哪些方面不好呢??另外,对于两端铰支于混凝土墙上的梁,如果人为把梁端上铁增加,且加的比较多,会对梁或墙有什么不利影响吗??多谢各位帮忙指点!!!
我在做一个框架结构的毕业设计 ,遇到关于挑梁的问题,其带有挑梁的结构计算还没接触过,现在不知道怎么下手去做,请大家、各位师傅们能给我提个意见,最好能提供例题让我参考一下,先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