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基础伸缩缝墙怎么摆砖砌筑 基础是宽1.5米 ,砖是先2皮砖在一皮砖上面在砌37砖中间10CM的伸缩缝 不知道怎么摆砖求高手解答。
有一个70米长的混凝土柱排架结构,不知道用不用设伸缩缝。砼规上对于排架结构伸缩缝间距的规定,装配式排架是100米请问现在排架柱和基础整体现浇,还算不算装配式?另,排架柱顶的系杆是采用钢的还是现浇梁?如果采用现浇系梁,是否又不能算做装配式了?
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我闪可以按规范去设置伸缩缝,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结构我们也经常碰到,就是混凝土柱框、排架而屋面为轻钢结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伸缩缝是否也应控制在55m以内,请各位谈谈自己的看法.个人认为对于多层的应按55m,因为主体结构就应按框架结构去设置缝,而对于单层的本人认为可以适当放松.
《混规2010》8.1.2条规定(P101):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各类墙体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减小,为什么?能不能从概念上解释一下?谢谢。
一个汽车涂装车间厂房,总长度大约200米,每50米结构有一条伸缩逢,管道过伸缩缝时,不做任何补偿器或柔性连接.只允许在支架上想想办法,请问哪位高手,有什么高招,谢谢了!
底框结构,一块算和把伸缩缝分成两个模型用stewe计算结果怎么差别怎么大呢?基础内力也差距挺大?什么原因。到底怎么计算正确?
帮我看看构造柱设置是否过密?哪些地方可以取消构造柱?这是建筑图。
本帖最后由 无间道 于 2014-5-28 20:25 编辑 关于建筑结构的允许长度,各国不同时期制订的规范都作过明确规定。我国现行混土结构规范GB50010也就此作了相应规定:室内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限长为55m,室外条件下则限长为35m。各国各种规范的规定数值差别很大,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加强对温度胀缩裂缝机理问题的认识,不妨在这里作一些讨论。当前国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两个学派,一派主张“放”,一派主张“抗”。各国规范对伸缩缝间距做出规定,就是接受了主张“放”的主流派的观点。
(1)当采用有效措施下,一般常规项目伸缩缝最大间距可比规范要求放宽2倍左右。温差叫小地区更是可以放宽。
本帖最后由 lijuntmhb 于 2015-3-29 14:02 编辑 13层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物高50米,宽72.5米,不想设置伸缩缝(按规范要求55米就需要设置伸缩缝了),想设置温度后浇带或者设置膨胀加强带,是否可以?如果不设置伸缩缝的话,实际工程完成后是否会出现温度裂缝?另外,图审认可这种不设置伸缩缝,仅设置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吗?原来没有这么搞过,都是按规范要求超过55米就设置伸缩缝,但看了很多超过55米仅设置后浇带的做法,所以提出讨论。
墙体裂缝主要是边缘约束的受力不同导致的吧,那比如水平荷载作用,力是怎么传到墙的呢?我想是主要通过楼板传力的吧,再通过灰缝的摩擦力。那如果伸缩缝中有杂物,使其影响伸但不影响收缩,那会对建筑有影响吗?而且这些杂物不在梁板处。我觉得一侧的力对另一侧通过这些杂物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应该小于灰缝的抗剪力吧,因为如果大了,会使最下面的灰缝破坏啊。我是搞施工的,还望设计的朋友指点一下,谢谢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间距计算
%参数查询-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伸缩缝最大间距计算程序
砖混结构构造柱间距大于层高怎么办没做过砖混结构,现在要盖一个三层砖混民房,有一个房间长是4.2米,那构造柱间距不是大于层高3.9米了吗,这个该怎么办?
我现在做2个工程,一个的平面尺寸是140X60,另外一个是240X60,140m(20*70)和240m(20*12)都是跨度方向的长度!请问,排架跨度方向如何确定伸缩缝间距?有什么依据?混凝土规范9.1.1中伸缩缝间距是100!
给大家上传一个转载的技术资料。由于07 年9 月份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地下水位骤然升高,地下室在浮力作用下上浮,导致地下室伸缩缝处出现裂缝,严重渗水。在下图第一、三区域内分别为6#结构主体和7#结构主体,事故发生时主体结构已经结顶,形成一定荷载,因此第一、三区域地下室未出现上浮,而第二区域达不到抗浮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
《混规》规定现浇框架结构室内伸缩缝最大间距55米。如有充分依据,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请问一般最大可以到多少。现在有个项目,120米长,比较规则,建筑高度13米,采用温度后浇带的话,可以不再设缝吗?
一注结构专业考试应试指南【例5.1.41】中,答案选择A,我觉得此题有问题,《混规》8.1.1条只说了现浇框架结构露天的伸缩缝间距不大于35m,《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p106,也只说了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0~30mm,所以答案可以选A和B,大家觉得呢?: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