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的分类:1)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2)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为B类电气装置。规范复习的内容主要是电气装置接地的要求和方法。
为什么有的接地,有的不呢?就是在电源线进户的时候,我看有的图就明确说要重复接地,并也在图上有表示,如图但有的没说,还有我不明白重复接地和基础接地有关系吗?
近日小弟在与同事在关于电气接地的制式问题进行了一次辩论,有一个电气线路是三相四线制,由于线路非常老,采用的是TN-C制式,也就是零线接地线合用的保护接零方式,由于木质室外配电箱时间长了老化,需改成不锈钢配电箱,另外打接地线和不锈钢表箱外壳连接,按小弟的理解这配电箱的接地变成了TT制的了,而同事说配电箱里的零线又没有和外壳相接没有问题的,各位电气达人请问这样的说法对吗?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几种供电接地系统的概括介绍,筛选出适合作为智能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并对其所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与分析,对智能楼宇应采取的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 负荷平衡 电位基准点 TN-S 单点接地 防静电接地 统一接地体 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而且,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尤其进入90年代后,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中,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下面几种接地系统。
智能楼宇的电气保护与接地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几种供电接地系统的概括介绍,筛选出适合作为智能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并对其所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与分析,对智能楼宇应采取的电气保护与接地方法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 负荷平衡 电位基准点 TN-S 单点接地 防静电接地 统一接地体 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不管哪类建筑物,在供电设计中总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而且,随着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各类设备的功能不同,接地系统也相应不同。尤其进入90年代后,大量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在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中,哪一种能够适合智能化楼宇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下面几种接地系统。1.TN-C系统 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单,但它只适合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
1 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可导电部分应接地。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极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按用途接地有下列4种: a) 工作(系统)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雷电保护接地; d) 防静电接地。2 发电厂、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装置、设施,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注:本标准中接地电阻除另外注明外,均指工频接地电阻。3 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但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可按附录A计算。4 确定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考虑保护接地的要求,应降低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110kV及以上有效地接地系统和6~35kV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在修建物供配电规划中,接地系统规划占有主要的位置,因为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牢靠性,安全性。不论哪类修建物,在供电规划中总包括有接地系统规划。并且,跟着修建物的请求不一样,各类设备的功用不一样,接地系统也相应不一样。特别进入90年代后,很多的智能化楼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很多新的内容。在常用的几种接当地法中,哪一种能够适宜智能化楼宇呢?咱们无妨剖析一下下面几种接地系统。 1 TN-C系统 TN-C系统被称之为三相四线系统,该系统中性线N与维护接地PE合二为一,通称PEN线。这种接地系统虽对接地毛病灵敏度高,线路经济简略,但它只适宜用于三相负荷较平衡的场所。智能化大楼内,单相负荷所占比重较大,难以实现三相负荷平衡,PEN线的不平衡电流加上线路中存在着的因为荧光灯、晶闸管(可控硅)等设备引起的高次谐波电流,在非毛病情况下,会在中性线N上叠加,使中性线N电压动摇,且电流时大时小极不安稳,形成中性点接地电位不安稳
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雷电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 每个从云层到地面的闪电实际上包含了在60毫秒间隔内发生的3到5次独立的雷击,第一次雷击的峰值电流大约为2万安培,后续雷击的峰值电流减半。最后一次雷击之后,可能会有大约150安培的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达100毫秒。 经测量,这些雷击的上升时间大约为200纳秒或者更快。通过2万安培和200纳秒,不难计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可见雷电是不可阻止的其危害也是无穷大的,所以我们要不但提高防雷技术,提高防雷意识并曾加防雷措施。
防雷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雷电直击或侧击,接地就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电气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是防止设备漏电引发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将漏电电流引入大地。工作接地是为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将中性点直接与大地连接,形成0电位点(比如变压器)。 一、接地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如中性点接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 三、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是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的接地。防雷接地只是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才会有电流流过,流过防雷接地电极的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至上百千安
知识点: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各位同僚,小弟在此有一事想请教大家,望不吝赐教。户外接地母线采用降阻剂HCJ-01型包裹。施工方法:(1)、户外接地母线敷设。(2)、降阻剂与水按1:0.6---0.8比例在容器内搅拌成浆体状灌浆。(3)、将搅拌均匀的降阻剂敷设于接地沟内,将金属接地体四周包裹均匀敷设,敷设席度与厚度20CM左右。(4)、降阻剂施工完后6----12小时回填土方、夯实。请问这种降阻剂施工是否有定额可套?他的主材价大概在多少?这个工程甲方有个签证单,他的降阻剂HCJ-01型使用大概在6吨左右。(这个工程是联通基站,他是建在山顶上。因为早先施工的接地网达不到要求,所以加大了接地网,而在加大的接地网采用降电阻剂。)不胜感激!!!
转贴 为了避免雷电袭击,防止因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升时,对布线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抑制电磁干扰对综合布线系统的不良影响,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应充分考虑采取必要的电气防护和接地措施。(1)PDS的电气防护 在许多情况下,布线系统可能处于危险环境中,常见的危险环境有:①线缆从户外引入建筑物时,可能遭受雷击的危害;②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碰地;③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引起的电源故障;④250V以上的50Hz交流感应电压。因此,为了防止布线系统遭受损害,应对它采取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等电气保护措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过流保护宜选用能自恢复的过流保护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使用断电或放电间隙来限制导体和大地之间的电压。放电间隙介于陶瓷或玻璃密封外壳内部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密封外壳内部充有减压气体,使金属电极间承受多次放电打火,从而获得更大的电极间隙。气体放电管的良好放电性能及低价格,使其成为磁片保护器的良好替代物。(2)PDS的防火问题 当大对数综合布线主干线电缆
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求.pdfA类装置: 接地电阻1.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阻2.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B类装置: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1、对建筑物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2、对建筑物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
电气接地装置与测量正文
《论电气装置接地与防雷保护》论文下载
都是一些施工 监理 考证用的规范 有个通信的规范[ 本帖最后由 l614011142 于 2010-10-17 08:35 编辑 ]
我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库电气接地电阻经实测为75欧姆左右,不知合不合格?1.请问:这个接地的的作用是防雷还是防静电?2.防雷的标准好像是不大于10欧姆,防静电的标准好像是不大于100欧姆(这个不确切)如果是防雷就不合格,防静电是不是就合格啊?请各位同仁给予指点
各种电气接地系统说明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