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图中心提出,抗规6.1.15 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然后,网上说, 1.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柱、框架梁,应计入楼梯构件附加的地震内力(尤其是轴力和剪力);
框架结构的六层私宅,做结构设计是是否一定要开洞把楼梯做出来呢?还是直接楼板厚度为零就好了。楼梯梁的荷载怎么算?两端要布上活载吗?
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处,楼板需开洞处理。另外在框架梁上相应位置输入集中力及均布荷载。具体荷载值按以下附件输入。
某框架结构楼梯现场照片 敬请指点平台板两侧无梁,可否?
最近做的框架结构的楼梯,审图办一直要求按“抗规”6.1.15条考虑抗震设计,并参照11G101-2图集满足抗震构造要求。但是目前的楼梯形式很难做滑动支座,况且甲方也不想做滑动支座,考虑楼梯的地震影响又比较麻烦,不知道各位大神目前是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
《抗规》规定框架结构楼梯宜双层配筋,但是计算挠度时跨中部位面筋并不起作用。而根据《砼规》7.2.5条1款,有面筋时,θ会比没有面筋要小,算得的挠度会小。我认为,在这里,跨中的面筋虽然配了但并不作为纵向受压钢筋,θ依然按2.0考虑。不知这样对不对?小生先谢过了。
各位大神,四川这边框架结构楼梯是否必须采用滑动支座,审查有没有强制要求。如果有做过滑动支座的可否赐教一二,以前没遇到过啊。
今天碰到一超级抠门甲方,要求框架结构中后做预制踏步板楼梯.请高手指点,关于这个预制踏步板设计要点,如果可以的话,请提供图纸
如题:框架结构楼梯梁钢筋锚固长度?比如,下部钢筋是伸入框架主梁内12d呢?还是0.4lae+弯锚?简单点说就是按抗震节点做呢?还是按非抗震梁做?
出屋顶楼梯间四周一般都设置梁上柱,该柱子设置仅是为了拉结稳定砖墙而设置的构造柱吗,还有柱子下面的梁就按普通框架梁配筋适当增加抗扭钢筋可以吗?望各位帮小弟解惑。
现行抗规中要求考虑楼梯的影响,PKPM程序中也增加了这项功能,可是pkpm中楼梯布置有局限性,不知同仁们怎么处理,欢迎回帖讨论!
本帖最后由 百战天蟲 于 2016-6-28 17:45 编辑 2016年买的二手房屋4楼:多层框架结构 总高7层此房屋建于2003年-在2008年地震后该房屋楼梯间出现各种裂缝,问了很多人说法都不一样,想问问这房屋质量是否有问题。现在弄得家人人心惶惶。特来问下专业人士。寻求答案。
框架结构,室外钢楼梯,平台是砼的,梯柱是断开的,一层以上是通过梁上起的,荷载通过什么方式输入到平台梁中?怎么输入呢?谢谢
我刚上班还没接过活,上来就给了个框架楼梯做,砌体的东东还不稳哎,只能强上了.希望朋友们给点帮助,真的太谢谢了.人不能象困难低头,求大家传给我点资料和说说方法,互相也可以探讨下,谢谢.
在框架结构建立模型的时候,楼梯梁是在模型中建立合适,还是仅仅在有楼梯梁的地方输入相应的荷载合适呢?本人觉得要是仅仅在模型中楼梯梁对应的地方输入荷载和实际是有出入的.首先结构的整体刚度变化了,使结构的受扭变化了,其次,由于刚度的变化引起了地震力的计算结果不准确!因此我本人觉得应该输入楼梯梁.请各位高手指教!
在韩国,框架结构一般需在楼梯间四周布置剪力墙,通过周边刚度极大的剪力墙来削弱楼梯的斜撑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将竖向逃生通道做成“安全岛”的设计理念,形成了少剪力墙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当楼梯位置合适时,这种布置的结构总造价将低于纯框架结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导致结构总造价的太大变化。此时剪力墙虽然仍是第一道防线,在中震、大震作用下仍可能破坏,但由于剪力墙破坏模式不同于框架柱、斜撑(梯板),实现第二、第三设防目标是比较容易的,而且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纯框架结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考虑楼梯斜撑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楼梯可以按传统做法进行设计,易于实现抗震设防的三个目标;带来的问题是当楼梯位置不合适时,将给整体结构带来较大的扭转效应,这时剪力墙也很容易超筋.但这种做法确实解决了楼梯的斜撑作用![ 本帖最后由 hyp1962 于 2011-10-21 20:08 编辑 ]
在日本,一般将楼梯做成钢结构,梯板与主体结构铰接,由于钢结构刚度小,变形能力远大于钢筋砼结构,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很容易实现抗震设防的第一目标,也容易实现抗震设防的第二、第三设防目标。对于消防问题,他们认为楼梯间可燃物几乎没有,自身火灾危险性很低。当楼梯间温度达到钢结构强度明显降低甚至软化时(一般为150°左右),人已无法进入楼梯间,所以钢结构楼梯自身不需要进行防火处理。 日本的做法在结构上确实解决了楼梯的斜撑作用,但在消防上一方面国内消防部门并不认可钢结构楼梯不进行防火处理的做法;另一方面上海住宅大火报道中说有人从楼梯跑出来的过程中,由于楼梯扶手(一般为钢结构)和楼梯踏步(这肯定为混凝土结构)被大火烧热而把手.脚都烫伤了,从这一实例中也可以看出钢结构楼梯不进行防火处理似有不妥!
新版11G101-2中提供了供地震区框架结构使用的ATc型楼梯,这种楼梯明确了应该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明确了最小板厚及边缘构件设置要求,明确梯梁按双向受弯构件计算(也就是按结构总体分析的结果),但未明确梯板配筋的计算办法(既是按结构总体分析的结果还是按单个构件计算的结果).ATc型楼梯在表面上似乎满足了抗规6.1.15条"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的前半部分要求,似乎是正确的?!但我们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似乎有些问题:ATc型楼梯相当于在框架结构中加设了一个支撑,只是这个支撑要强于传统设计的楼梯支撑.由于这个支撑的存在,必然导致楼梯间是整个结构中刚度最大的区域,从而使楼梯间成为整体结构中的第一道防线,在小震情况下可能不会损坏,那么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是否也能保证不损坏呢?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这与我们的抗震基本原则是矛盾的,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岛概念是矛盾的.换句话说抗规6.1.15条的前半部分
新图集中得滑动铰支座,是不是说当地震来的时候楼梯可以脱离主体结构而相对于平台滑动,那么楼梯段滑动后会不会就断掉了呢~~断掉的话人逃生怎么办呢!!!求解~~~
一个大二小师弟做了个框架结构,因为楼梯间内缩,所以不规整(像个凹字),所以凹进去的地方没有设置连通的框架边梁,从结构上说是可以的。但是他老师硬是要他加梁。那么岂不是所有框架都要规整了?其实可以通过调整梁的刚度满足抗震要求。他问我我也是这样认为 的。请教一下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