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有一高层建筑设计方案,地下两层,地上网点两层,网点上住宅31层,网点层高4.2米,住宅层高2.8米,住宅下转换层0.9米。(楼梯间尺寸是2700*4600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采用单元独立式建筑,一梯四户户型以两室一厅为主,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左右层数:地上10层,地下一层
工学 > 工程建筑 > 正文浅谈高层建筑正压送风设计 作者:赵忠义 编辑:studa090420 - 论文关键词:正压送风;防烟系统 论文摘要:正压送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在进行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与设计计算密切相关的一些因素,如火灾疏散时开启门的层数与数量、楼梯间与前室应保持的正压度、前室加压送风口的形式,等等。只有这些计算因素确定后,才能建立一定的计算模型,进行系统的设计计算。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设计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个人看法,以供讨论。 1 关于正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度问题 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所谓正压度,指防烟楼梯间的防火门、前室与走廊间的防火门两侧的压力差值。而正压度又可分为最大允许压差值与最小压差值。
传一本经典的书——《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与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位爱心人士分享的学习资料,现小编将其整理分享给大家,知识是共享的,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本应是暖通专业的范畴,但建筑师也应了解其基本原理,以便于工程协调与配合,也是注册建筑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关于防排烟设计的规范条文,读起来像绕口令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真还不太容易搞懂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白防烟和排烟是什么区别,防烟就是防止火灾时烟气扩散,以免窒息,这就需要对房间进行加压送风,使里面空气形成正压,烟气就进不去了。机械防烟即正压送
摘要:城市化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功能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多。新的建筑类型和新的使用功能对建筑设备的质量和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暖通空调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不可缺少的设施。随着暖通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的比重也日益加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不同种类,并在此基础上着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一、暖通空调系统概述(一)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暖通空调系统有很多种类,但是这些系统的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常见的几种类型有: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1.全水系统:是具有风机一盘管、组合通风装置或重力循环式室内末端的系统,没有经过调节的流通空气可以通过墙上的通风口渗入或送入。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适应许多建筑物对空气调节的要求,并且可以灵活地应用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2.空气—水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是用冷水带走空调空间的大多数显热负荷,而用空气提供通风以保证空气质量,并带走由于空间的潜热负荷造成的湿气。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作为高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暖通空调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暖通空调的供暖和通风作用,使得人们的室内环境变得更加的舒适,不过,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人们的室内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一、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能源消耗
请教下大家,我从事的的一个项目是高层住宅楼28层,但是设计楼梯开间宽度只有2.4米,关于这个开间宽度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注:该设计阶段是按此时版本。规范中6.2.9条说明居住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用少于1.1米,但是没对高层楼梯开间宽度做最少要求,如果按此条解释的话,2.4米宽度应该不符合设计强条吧,有没其他规范里堆楼梯开间进深尺寸做个具体设计要求,还是通过设计计算出来的,像这个案例不符合消防防火设计的话,仅按该条文就有法律依据吗?谢谢大家能帮助我。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
结构体系与设计下的高层建筑论文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因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有限性,所以有关于高城建筑的项目是与日俱增的。但是高层建筑的结构相比较来说的复杂性、抵抗地震的承受性较强和对于钢筋的需求量大,导致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谨慎,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考研真材实料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高层建筑是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逐渐开展的,并且,在近些年来看,高层建筑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发展。国内高层建设的工程量不断增加,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也是迅速地发展。一、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最主要是在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高层建筑自己本身受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建筑基础的负荷,另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建筑外部所施加的作用力,其中,这些作用力主要是水平方向,例如地震力、风力等等。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是包括四大结构,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有着不同的架构形式,因而导致其优缺点各有
摘要: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一个发展方向,它的意义非同一般。对于一个高层结构的设计,遇到的问题可能错综复杂。本文建筑设计论文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出发对建筑抗震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抗震措施,对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趋势作了简明的叙述。关键字:高层 结构 设计 抗震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世界著名的建筑更是建筑史上的纪念碑。但是如果高层建筑因结构设计不清,而造成结构布置不合理,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给高层建筑留下了结构质量的安全隐患。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 结构设计特点 1.1 水平载荷是设计的主要因素 高层结构总是要同时承受竖向载荷和水平载荷作用。载荷对结构产生的内力是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增加而变化的,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水平载荷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迅速增大。 1.2 侧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及趋势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的几个问题1.1防火高层建筑整体布局结构繁琐复杂,而且高层人口居住较为密集,因此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防火问题应充分考虑到。防火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防烟,烟雾窒息导致的伤害远大于明火的伤害,因此在高层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烟雾的排放,楼梯设置位置考虑通风条件,设计阳台、窗户、凹廊等增加排烟保证通风。首先是人群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求,走廊、楼梯通道要保证畅通安全便于疏散。有采光、照明设备要保证正常工作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并且要注意进行防火区的划分。其次是消防设施的配备,设计时要将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到位,灭火器、消火栓的位置安排要科学合理。1.2抗风高层建筑因为其高度比较高,不稳定性很大,很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在设计高层建筑轮廓时要考虑风向、风流的作用力。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尽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稳
高层建筑排水设计优化研讨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室内生活排水系统设计内容该建筑的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水和废水合流的方式,并收集空调冷凝水,用于冷却塔排水。其设计分为地下车库、1层~3层商铺、4层~8层酒店和9层~20层住宅四个部分,其中地下室和1层~3层商铺采用了重力流排水系统,在管井内部设置了排水立管,除了首层单独排水,还采用潜污泵加压排水技术;而4层~8层酒店和9层~20层住宅,则将重力流排水系统和降板同层排水技术相结合,在核心筒的四个位置,预留了排水立管,可全面满足同层增加卫生间和厨房的排水要求,最后在最顶层设置汇合排水管道,直接接入排水管井内部。2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内容在以上室内外排水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设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可分别通过“取消化粪池”“采用同层排水技术”“采用污水提升设备”“采用全自动刮油隔油器”“
防火设计与高层建筑论文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对建筑美感的片面追求防火设计属于高层建筑中不常见、不易受到关注和重视的隐性设计。而高层建筑的外部和内部整体设计却往往是施工设计单位和施工授权单位所关注和可以追求的,部分施工和设计单位甚至为了追求整体效果而随意更改消防防火设计,严重影响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2当前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对策(1)明确火灾指示标识首先,要将建筑物中的安装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安装在封闭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控制室以及餐厅、观众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以便于火灾发生后的逃生。在安装要求上,也有明确的规定。首先,安装在疏散走道、疏散门、太平门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部、转角处;其次,安装高度距本楼层地面1.5~1.8m处;第三,安装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步骤详解
高层建筑(办公楼)设计讲义
某高层建筑幕墙施工组织设计
现有一栋二类高层建筑,主要是作为办公楼使用。在进行自喷系统设计时,按照高规的规定:二类高层建筑中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公共活动用房和建筑面积超过200平米的可燃物品库房,要设自喷系统。请问各位大侠:办公室设不设喷头?面积比较大的的开敞式办公室设不设?走道设不设?还有就是面积比较小的对外营业窗口,设不设?因为高规说得比较模糊笼统,请各位大侠发表高见,谢谢!
一、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及工程招投标文件1、*******二标段图纸 1.2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2、高层建筑向行与筏行基础技术规范JCJ6-99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7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8、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