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

    1.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道路的加深,给建筑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影响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建筑整体的使用效率,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建筑给排水设计和建筑设计基本是同步进行,这是由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关联,两者需要进行紧密的协调和配合,才能有助于发挥整体建筑设计的作用和效果。 2.关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发展        建筑领域的发展历程极为漫长,同时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极快,但对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国内仅仅只有几十年,但在这几十年之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还促进了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在1964年才开始引入给排水系统应用在建筑领域,直到1986年我国才自主建立了给排水系统[1]。新世纪开始,给排水系统设计技

  • 关于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的分析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

  • 关于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的探析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 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

  • 论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

    论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

  • 上海哪里有建筑给排水设计培训?

    给排水设计初级班 ——上海磨石建筑培训学校►专业背景全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建设项目开发力度很大,建筑工程人才需求持续旺盛;建筑工程与管理人才不足,设计人才更是非常紧缺,就业与创业及发展前景看好!就给排水设计专业而言,当前职场上具备实际技能的给排水设计人员,非常紧缺,甚至一将难求!其实,给排水专业一直是不缺人的,但却一直缺少具备实际设计技能的人!针对目前市场强大需求,本培训课程,由甲级院中有着多年设计经验的一线实战派工程师亲自授课,以实际工程项目做案例,旨在教会学员把握设计的思路、掌握施工图的设计技能。学成之后,学员设计能力和设计信心必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为就业和职场提升增添有力筹码。►入学要求/适合对象1.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且为本专业,设计经验1年以下。2.经过学校考核,水平相当于上述者,例如:A.非本专业,专科及其以上学历,有2年以上相近工作经验者;B.非本专业,专科以下学历,有4年以上相近工作经验者;C.其它情况,水平同等者►培

  • 论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

    论文摘要: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层建筑及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因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要明白:调水是手段,节水是前提,环保是方法。随着历史的进步,现在的污水开始回用,那么污水厂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位置需要改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给排水与城市给排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现场的服务经验,从提高住户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出发归纳总结了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的适应性、灵活性,要求赋予住宅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现在,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温饱型的居住生存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小康型的生活空间这一方面上来。许多房地产商把高级住宅作为开发的重点,大量舒适、高雅、康居型的住宅得以建设。 下面就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以便大家在施工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地漏的水封 《建筑给水排

  • 浅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

    引言 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建筑给水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1.1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当今水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水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水源。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1.2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

  • 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技术不断的革新和进步,对医院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建筑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康复,“以人为本”应是医院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作为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医院建筑中各种医疗设备上不同功能的要求,而且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笔者根据相关医院设计规范及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工程设计的体会,提出以下技术特点及解决的方法。

  • 建筑给排水设计关注要点

    1建筑给水排水管道设备的选用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造成水质污染。给水管道材料过去一般是采用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容易锈蚀,不能满足生活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应用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塑料给水管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管材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比较的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建筑的档次,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应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2管道设备的布置对于管道设备的布置,应在满足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下,通过合理地选择管段、管径使管网投资最少。但目前国内对管道设备布置优化的研究并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与城市管网相比,建筑管网的管段短、管径小,而且整个管网的投资较小,优化后的经济效益没有城

  • 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要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多的适应性、灵活性,要求赋予住宅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现在,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温饱型的居住生存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小康型的生活空间这一方面上来。许多房地产商把高级住宅作为开发的重点,大量舒适、高雅、康居型的住宅得以建设。下面就给排水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以便大家在施工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地漏的水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9条规定“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此条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卫生。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造价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另外,居民装修房子时选用装修市场上的不锈钢地漏替代原来的塑料地漏,外表虽光亮美观,内部水封同样很浅。当排水时,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压(较低楼层)或负压(较高楼层)被破坏,臭气进入室内

  • 某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图

    某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图

  • 建筑给排水设计,有关热水的问题

    本人做设计,到热水遇到点麻烦,就是最后计算到循环水头损失的时候,有个:沿程水头损失,里面有 R 毫米水柱/米 还有这个表里的流速,都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啊,还是查表的啊?谢谢,高手指点

  • 二类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询问

    现有一栋9层高建筑,每层大概900平方。1~5层为宿舍,6~9层为办公。无地下室,请问:1、是否要做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如要,在什么部位要设置喷头和烟感。办公区以及走道肯定要的了,宿舍里面要不要?2、消火栓和喷淋是否要独立设水泵,能否合用一套自动气压供水设备?3、是否要没层设一套喷淋的末端试水装置?4、污水和粪便水在广州是否有文件规定一定要分流?我想做合流,这样的管道不会那么交叉复杂。做起来好做些

  •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几点经验

    摘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有些小节需注意。给水管系最顶层设有延时自闭阀式大便器时,管系最高处应设自动排气阀。在区内应适当增设给水控制阀门,并注意配设伸缩器。应注意存水弯与地漏的配合。传统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在个别处可适当放大。对于厨厕相连的户型,厨厕之间作一污水紧急排出连通管。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地漏;最小排水管径;紧急排出管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455(2000)03-0046-02 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教科书和有关规范上已讲得相当详细了,本人根据多年的工程设计和现场维修经验,认为设计人员如果能注意如下一些小问题,则工程设计将会更加完美。

  • 求教各位建筑给排水设计师

    我是哈工大的,即将毕业,找了份建筑设计院的工作,这家设计院在厦门,是中外合资的,成立于2003年,请问我去有前途么?我听同学说设计院必须成立几年后才能评级,也就是说这家设计院没什么设计资质,是这样的么?谢谢!

  •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满腹苦水!!!

    1:图纸工作量大!每个工程布管都不具同一性,布管多费脑筋.2:在设计院地位低下!大家的看法是你不就是画几条水管嘛,弱智工作.3:设计报酬低!设计报酬与工作量及不匹配,做得要死,用时比其它工种长,奖金确是最少的.4:"灰色"收入基本等于零!(这可是比设计奖金收入要高许多的事情啊!)介绍回扣就不去说它了,你看看别的专业的技术交流会是国内开腻了,开到欧洲美国去了,给排水的技术交流与产品推介一般是在最低等的招待所举行但为数还不多!不懂事的时代选择了这样委屈的工作!哀哉!!!

  • 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相关规范1

  • 简述医院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栋医院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7400m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2600m2,地下共2层,地上共9层,地下二层为车库及水泵房,地下一层为车库、放射科诊室、职工食堂及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为门诊及药房,二层为外科、肠道及内科诊室,三层为妇科、耳鼻喉科及皮肤科诊室,四层为办公区及手术区,五层至九层为住院部病房,建筑高度35.00m。2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2.1生活冷水系统:2.1.1水源:从南侧与东侧的市政给水管道上分别引一根DN200的总管,进入本区后设2个水表组:(1)DN150消防、绿化、景观及环卫总水表:供本区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水池、绿化和道路用水、地下室冲洗用水等,考虑消防用水的要求,管道在室外形成环状;(2)DN200医院生活用水总水表:供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医院生活用水,并接入地下二层水泵房的生活给水加压设备水箱的进水管。为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地下二层生活水箱分为可独

  • 承接建筑给排水设计私活

    本人系北京某甲级建筑设计院给排水设计师,目前设计任务不是很饱满,有很多时间,特此承揽建筑给排水设计私活,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半年结算,或其他(可商谈)!欢迎长期与贵院合作! 姓名:石涛 联系方式:QQ 475948050 手机 13260390600 本人3年工作经验,能够胜任多层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 某多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论文简介:对某市某多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投稿网友:zhongguanghua 上传时间: 2013-05-01

点击加载更多

建筑设计给排水

建筑设计给排水专题,为您提供建筑设计给排水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建筑设计给排水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建筑设计给排水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给排水书籍

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