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ji5512 于 2014-8-5 14:41 编辑 原来的图怎么不见了?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现在的工程中后浇带使用的比较频繁,请教一下:它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是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的作用?另外,后浇带不是要从上到下全部断开,如果建筑没地下室的话,需不需要在地梁处也断开?
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中,确保机房的安全无疑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机房的安全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安全因素,则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就不可能实现。机房安全中包括的内容很多,需要防护的设备和系统也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IT层面和机房设施层面。所谓的IT层面就是大家经常说的IT设备、软件和系统等。机房设施层面包括UPS供配电子系统、机房空调新风子系统、防雷接地子系统、设备监控子系统、机柜微环境子系统和安全消防子系统。“通过走访一些用户的机房,我感觉到整个机房设施层面的安全几乎都被忽视了,没有引起CIO足够的重视。”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副理事长沈卫东说。大部分CIO的IT背景和经历,使得他们在IT方面是行家能手,谈起IT安全大都轻车驾熟,而对于机房设施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自然也就不会重视机房设施层面的安全保障。而在机房设施层面,又有两个方面比较容易被忽视,一个是机房系统设备的规划,另一个是机房的运行维护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包括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流程的制定。 IT起步社区
:L梁下部砼未凿除、主体结构未封顶
我看到这样的支撑系统,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请大家指点一下,这样做可以吗??施工单位说是没问题的,没违背规范.我找了一个下午,还真没找到哪不规范上说这样不行的.我个人的意见是认为由于后浇带受的剪力比较大,应该不能这么做的.而且后来的支撑系统再怎么好,也没有一开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有遇到的话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哪个规范里有说明?请指教!谢谢!
见图[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编辑 ]
我在做一27层框支剪力墙结构,62m长,设后浇带时遇到麻烦上部结构设好后,由于基础是桩伐基础,桩是满堂布置后浇带设到桩顶了.如果躲开桩就设到上部结构的剪力墙上了.请问各位大虾后浇带上下不贯通可以吗?
作为后浇带,按照混凝土规范,可以加大主体伸缩缝的间距,但是规范用了“适当”这个词,不知道大家在应用时如何把握,超长多少为“适当”。另外,后浇带是否用加补强筋,原有的钢筋是否贯通(高规中提到此处筋采用绑扎搭接,然而我的同事在做过的工程中都是贯通)。请高手不吝赐教。
全整-------安全资料
最近做了一个商场,消防局的人要求商场的内走道做加压,作为安全走道。由于有些走道不是每层都有,想要单独加出一个风井很困难。请问,这种安全走道加压是如何控制。能否跟楼梯间加压或合用前室加压合用风井?听说这个安全走道的概念是从美国规范引进的,在哪能找到相关的资料。请各位大侠多多指教。
各位大侠,安全滑触线与封闭安全滑触线有什么区别吗?在型号上有什么不同吗 ?我这里的安全滑触线和封闭安全滑触线的型号都是HXTS-4-16/80 ,集电器型号是JD-4-16/40 对吗》
1、施工监理并不是没有监督安全,但难于承担施工安全监理责任 施工监理中监督安全包括两个范畴:一是工程建成后的安全,即工程安全;二是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即施工安全。前者即工程建成后的安全,作为工程质量的首要内容(《建筑法》第52条),当然是施工监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并要承担相应的质量监理责任,这是没有异议的。关于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施工监理也是要进行监督的。因为,不这样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影响进度控制目标。此外,不监督施工安全,质量也保证不了。工作面不安全,工人操作就提心吊胆,也就难于保证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还有一些工程,上一道工序不保证质量,下一道工序施工就不安全。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施工监理也就要监督施工安全。既然如此,能不能说监理单位就应承担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呢?还不能作如是观。 第一,监理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与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范围是有区别的。按照新版委托监理合同(GF-2000-0202)关于“监理人权利”第17条(8)中规定“对于......不安全施工作业,有权通知承包人停工整改、返工”。应该说,对此作为监理人的权利或作为监理范围的规定还是
本来打算一期全部开发完的整个小区,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只好分期开发。现在我们工地的状况是地下室全部做完,主楼好多做到正负零就停下来了,我们工程地下车库和主楼都是天然基础,地基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主楼28层,车库地下室负1层。沉降后浇带按常规应该在主体竣工后进行封闭,但考虑搁置的时间比较长,钢筋的保护和后浇带两侧的支撑都是比较大的费用,所以我司工程部打算提前封掉后浇带。但是我是管设计的,我坚决不同意提前封,因为计算沉降差有10cm左右,提前封肯定会造成开裂。请各位有经验的师傅给出出注意。感激不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安全疏散距离中讲到 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拿教学楼说是15m。我想请教的是要是尽端的一个房间有两个门,一个门到最近楼梯的距离小于15m,另一个大于15m,这样还满足规范吗?高人指教!!
今天去看了一户人家的房子,单层的混凝土结构,它的梁侧面有裂缝!裂缝也不是很大,大概1MM吧。这个梁下面一直有砖墙支撑。一个包工头把梁凿开了,发现梁的侧面的混凝土由上到下都开裂了!这个房子已经住了好几年了,他们现在才发现的。包工头说现在不能再往上加层了,必须拆掉房子。 这时候我就担心了。我家的房子也这样!之前也是同一个包工头做的,也是没有经过设计院设计的房子。我发现我家的房子好多梁都开裂了,无论是短跨的还是大跨的(短的最小的跨度是2.8M,长的是5M)也无论是下面有砖墙支撑还是没有,都开裂了!好象是先由梁的侧面开裂,因为侧面的裂缝比梁底的大!但裂缝宽度大概都在1MM左右。也不全是在梁的中间有裂缝,在梁的其他部位都有,有的梁中间没有裂缝在其他部位。在我记得之前梁下面的钢筋放置大概是那个5M跨的,才三根钢筋,但都忘了详细多大了,好象都是18厘的, 还是中间那个20厘的其他18厘。但梁都没腰筋!梁高500MM(不包括板面厚度100MM)宽220MM左右。这个房子上面就是屋顶没有什么重物放置,不过下面的楼层的梁也这样!刚才说的那户人家只有单层啊,上面也是没有重物放置,也是梁开裂!请问高
一个18吨的水箱,放到工字钢和槽钢组成的结构上,能满足要求吗,请结构高手给帮帮忙,谢谢。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第一章 总则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一、 概述(一) 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二) 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 (三) 《规范》主要内容的确定及章节设置 (四) 与相关标准的比较和协调关系 (五) 《规范》的主要特点及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六) 《规范》贯彻实施中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该规范总结了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是一部既具有实践性、适用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该规范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现场勘查、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较好地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主体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后浇带一直都没有浇注。今天刚打,可是看模板和钢筋都很乱,而且模板和楼面间都有缝隙呢!一时还没看过这方面的书,请教各位了:后浇带浇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谢谢!
安全技术检查,是起重设备管理的关键,起重机械的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进行安全技术检查、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的质量。做好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检查,并依据检查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与利用率,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日常的班前吊车机电系统的安全检查是操作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是吊车定期专业检查所不能替代的。只有日常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才能保证吊车的安全运行。 一、运行环境的检验 运行环境虽不属于吊车自身范围,但对吊车的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故也是对吊车进行安全检查时必不可少的内容。其检查一要查看吊车运行区间有无电力线路,吊车在运行时应与之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限制吊车的运行范围。二要检查周边建筑物,临时设施等有无防碍吊车正常运行,起重臂、平衡物等部位是否会与之发生碰撞,特别在门式起重机轨道延伸时或固定式起重机升高位移时,尤应注意检查。对于汽车起重机还应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支腿位置,地下有无空洞以及地面承载能力的大小。详细检查起重机轨道、挡轨器、轨道两端的防撞装置、啃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