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1G101-1图集中给出的后浇带钢筋连接做法,都是按搭接来的。现场看的却有不少是焊接接头。为什么图集中不给焊接的做法?难道只能用搭接?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3.13条 施工后浇带的作用是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不是减少温度应力,而提高它对温度应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应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不必在同一截面上, 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两段即可。《高层箱型基础及筏型基础技术规程》,苏G01—2003图集,却说后浇带钢筋应贯通。
后浇带留置好后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浇筑混凝土,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沉降后浇带有的要留置一年以上,为了防止后浇带钢筋锈蚀,必须采取防锈措施。防锈措施的费用是否可以向建设单位另外记取。
本帖最后由 sjwluobo 于 2014-8-11 20:10 编辑 混凝土规范8.4.3条说的是搭接接头中点位于某一链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可是条文说明里又说,当搭接钢筋端部距离不大于搭接长度的30%时,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的搭接接头。感觉有点绕,求指点。
大家在做预算时,钢筋搭接如何计算?一般常用的搭接,如柱筋的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各种规格钢筋的直螺纹,锥螺纹)的人价格一般怎么算,如有内行的,给大家讲一下?
今天看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上面讲:纵向受压钢筋可以采用搭接,而且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200而我见到的都是压力焊的嘛,根本没有搭接阿请各位高手给与解释
最近想到了一个事,是我在实习的时候发现的。比如说,2根钢筋跟具设计图纸是采用绑扎连接的,但施工单位想采用焊接连接。(就成本来说真的是节约了钢精用量吗?)如果绑扎搭接长度是35D,那么采用焊接连接替换绑扎连接有什么具体要求吗?还是只要满足焊接要求就可以了。(如最基本的要求,单面焊10D,双面焊5D?)请教啦!!谢谢!
关于钢筋搭接的相关事宜是否有哪个规范要求说三级钢筋在结构中必须用套筒或锥螺纹连接,且钢筋直径规格有没有强制要求。 请专家指点,谢谢!
有人说柱子的钢筋不可以采用搭接,我上网查了一下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现在请教下柱 子钢筋要多大直径才不可以搭接而要采用电渣压力焊。是在什么规范里规定的。
梁钢筋搭接问题,上部筋为通长筋,我就感觉怪怪的,但又说不哪里有问题,问过一些老同事他们说肯定错了,叫我自己想,大家帮帮忙看看~~ ,
地下室后浇带这个地方两侧不是要用钢丝网隔开的嘛,主要是钢丝网的钢筋支撑做法,一般设计都不会给,钢丝网其实是起到模板的作用,肯定要用钢筋支撑住的,谁有这个后浇带的施工现场图片?发个看看呗,
一地下车库坡道处后浇带钢筋被施工单位割断,这是野蛮施工行为。已对施工单位罚款。请问后浇带温度带和沉降带对预留钢筋有要求么?请问怎么处理啊!
钢筋搭接接头的位置一般是选受力最小的位置。但是对于抗浮桩来说,全长钢筋受拉,这时候受力最小的钢筋应该是桩底位置了。那么怎么判断钢筋接头设置的位置在哪里比较合适?
有一跨主梁之间有两条次梁,形成“十”交叉,经过计算,钢筋的搭接1/3处刚好在在次梁与次梁交接的地方,且是绑扎连接,请问这样可以吗?那个地方的弯矩是怎么样的呢?谢谢!!
某工程基础为板筏,中部设一处800宽后浇带,对平行后浇带方向附加钢筋的布置范围,设计图示意为800+2Lae(垂直后浇带方向附加钢筋的锚固长度),而实际施工中按后浇带实际宽度800范围布置,施工做法是否可行?
由于印想不深深刻,特向坛中高手请教1、平法表示中的2根20钢筋是构造筋,其中支座筋搭接长度为150。2、平法大样中的底部钢筋,是一根完整的钢筋,只要框架梁处锚固,如果跨度较长,存在连接,在何处可以进行连接,是否可以采用搭接?
我前段时间设计了一个的项目,以前基础是按国标算的,现在审图要求按地标计算,我的基础怎么都算不过,现在提出的解混凝土,决方案是加大基础尺寸,经过计算每个基础要加大400至600,可是基础加大之后钢筋怎么搭接呢?因为基础钢筋已经按原尺寸绑扎好了,基础还未浇注,已停工。急求解决方案,钢筋如何搭接为好?
高规4.3.13中说明条文说:板筋应该断开搭接,04G101-4中也有100%搭接的构造措施,但是我们这里审图的权威专家说不行,必须留贯通筋。抗规也说了板内受力筋搭接不宜大于25%,但是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到底那个为准?我个人认为应该断开(我们这里是严寒地区,冬天快到了,最冷零下25度左右,主体的收缩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