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uji5512 于 2014-8-5 14:41 编辑 原来的图怎么不见了?
有关支护的文章
:L梁下部砼未凿除、主体结构未封顶
见图[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编辑 ]
我看到这样的支撑系统,是在摸板拆除以后的,请大家指点一下,这样做可以吗??施工单位说是没问题的,没违背规范.我找了一个下午,还真没找到哪不规范上说这样不行的.我个人的意见是认为由于后浇带受的剪力比较大,应该不能这么做的.而且后来的支撑系统再怎么好,也没有一开始的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有遇到的话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哪个规范里有说明?请指教!谢谢!
我在做一27层框支剪力墙结构,62m长,设后浇带时遇到麻烦上部结构设好后,由于基础是桩伐基础,桩是满堂布置后浇带设到桩顶了.如果躲开桩就设到上部结构的剪力墙上了.请问各位大虾后浇带上下不贯通可以吗?
现在的工程中后浇带使用的比较频繁,请教一下:它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是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的作用?另外,后浇带不是要从上到下全部断开,如果建筑没地下室的话,需不需要在地梁处也断开?
作为后浇带,按照混凝土规范,可以加大主体伸缩缝的间距,但是规范用了“适当”这个词,不知道大家在应用时如何把握,超长多少为“适当”。另外,后浇带是否用加补强筋,原有的钢筋是否贯通(高规中提到此处筋采用绑扎搭接,然而我的同事在做过的工程中都是贯通)。请高手不吝赐教。
有一个基础12X20M深4.5米,地质条件是,下面29米都是淤泥,地下水位是在0.00,请问这样的基础开挖该怎么支护?[ 本帖最后由 zqxzzy 于 2010-7-23 09:12 编辑 ]
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一个基坑支护的设计,开挖深度5.5米,水位约2.5米,0-1.5米深度范围为填土层,1.5-4米深度范围内基本为粘土层,4-8米深度范围内基本为粗砂层,粗砂渗透系数为0.012cm/s。基坑周边可以放坡,我现在拟采用放坡挂网喷砼加土钉支护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想要请教大家的是,关于基坑开挖底部为强透水地层的情况是采取什么降水措施的,能否不采用止水帷幕(搅拌桩)而直接在基坑底部设降水井、排水沟明排地下水?谢谢大家!!!
规范上说到: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位置宜设置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请问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我个人觉得设置在第二跨内明显是不应该的
请都一下各位前辈,后浇带的模板如何支撑?规范要求单独支撑,个人理解是不是在模板拆除后再单独支撑,最好有详细方案。还有就是后浇带的留设是从基础一直到屋面吗?最后一个问题是浇筑时间是在屋面后浇带留设完后60天再浇筑吗?(设计无说明情况,一般为60天)有图片最好了,求大虾不吝赐教,谢谢。
大家好!请教各位达人关于后浇带设置的几个问题:1.后浇带内有整根梁时,是否必须避让?2.后浇带遇到楼梯时,是否必须避让?3.少数后浇带在梁端三分之一范围内经过,是否允许?4.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如果施工图中不加以区分,施工单位会加以辨别并区分对待吗?谢谢!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的主要作用:1、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2、调整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关于后浇带的设置的位置:规范上规定后浇带应通过梁板受力较小的位置(如梁、板跨中的1/3位置、连梁的跨中位置),对于普通的没有搭次梁的梁或者板没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一般都设在跨中的1/3位置,一般情况下对于两端固定的梁,反弯点大约在梁跨的1/3处,而且此处的梁的剪力也不是很大。规范上还说可以设在连梁的跨中位置,梁的跨中一般都是正弯矩最大的部位,当然对于一些受力较小或者跨度较小的连梁,跨中正弯矩可能远远小于支座处的负弯矩,甚至跨中不出现正弯矩,而跨中的位置梁的剪力很小。但是对于一些主梁,上面搭着好几道次梁的,弯矩反弯点位置处(弯矩较小处)往往剪力很大,而跨中位置尽管剪力很小,但是梁的跨中正弯矩又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后浇带应该设置在什么位置呢?我以前考虑的梁的受力较小的部位第一反应是梁的弯矩较小的部位,所以理解的是后浇带的位置应该设在梁的反弯点处,梁的反弯点应在后浇带的范围内,而忽略了梁的剪力,这样后浇带的位置就靠近梁端了,而不是在跨度的1/3处了,这样设的梁的后浇带是不是对梁很危险?我以前
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一是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 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 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二是 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6.2 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 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 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三是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3 条规定,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四是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15 条规定,对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
楼座与地下车库套着,地下车库施工完毕后主体刚到三层,楼座也车库之间有后浇带,由于基坑放坡较大,施工工作面较小,想急着回填,但是主体尚未完工,后浇带不能浇筑,现在能否回填?还有,深基坑降水费用较高,土方回填后后浇带处开始漏水,这样做是否合理?请问高手还有更好的施工方法没?
苏州某工地,在房屋8米边有一高挖方边坡,最大高差
顶板后浇带止水钢板迎水面像上
今天去工地,遇到一件怪事,先介绍一下吧,10米的深基坑,设计为人工挖孔桩,另加预应力锚索,外围在做一层旋喷桩;地质为杂填土,粘土层,强风化,中风化。锚索长度为27米左右,进中风化;现在施工的时候其中有根锚索钻孔时不返浆,估计长度为18~20米左右,而且钻头很容易就进去了;现在灌水也不冒水,不知是为什么?
为什么后浇带留在跨中1/3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