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抗震规范对框架结构的 抗震缝的 宽度规定的狠详细。但是对气体结构抗震缝的规定7.1.7.3规定了 宽度可取70-100。没有具体的要求。另外 伸缩缝宽度和沉降缝的宽度规范是怎么规定的???
本帖最后由 筑城 于 2014-10-3 07:17 编辑 伸缩缝 一. 伸缩缝的设置: 1.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2.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缝宽一般为20mm-30mm. 二. 伸缩缝的构造: 1.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 2.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 沉降缝 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的区别在于沉降缝非但将墙、楼层及屋顶部分脱开,而且其基础部分亦必须分离。 沉降缝的宽度随
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下)中讲得比较简单,有些同学不太清楚。现在我就把框架变形缝的一些知识介绍给大家。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别介绍如下:(一) 伸缩缝 它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断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见下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环境条件 室内或土中 露 天 现浇式框架结构 55 35 装配式框架结构 75 50 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构造处理带来困难,不仅多用材料,也给施工增加复杂性。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应力,而尽量避免用设置伸缩缝的办法。在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pkpm对伸缩缝的处理,可以将上部结构按照两个工程进行两次输入模型,也可以一次在在一个模型中输入整个工程,然后进行多塔定义之后进行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不近相同,相比之下,分成两个模型输入更准确一点!而对于沉降缝的处理,基础需要断开,如何在一个模型中,pkpm会默认计算基础连起来(对于柱下独基而言),而分开建模的沉降缝处会出现基础重合!请问如何处理?
管道过沉降缝、伸缩缝的作法,不知道同行们在设计中是文字说明的还是图示的,有那几种作法?消防直线管道过长又怎样考虑伸缩呢?请告之!谢谢!附图请发至wangqinlyqq@sina.com
分享工程常识,欢迎大家讨论
地上32层(含裙楼3层),地下2层,主楼筏板基础厚度1800mm,裙楼筏板厚度450mm,请问后浇带与沉降缩,伸缩缝从基础筏板就开始设置吗?
后浇带、伸缩缝、施工缝、结构缝、沉降缝的区别.rar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
排水管道不应穿越沉降缝和伸缩缝 可我不会在图纸上看这2玩意儿啊
本帖最后由 chachababy 于 2013-7-12 14:29 编辑 近期一个工地打压,0.1Mpa的伸缩节打到8bar的时候完全弹开,管道产生了接近20公分的径向位移,导致支架的抱箍和木托全部被扯开。这里面的问题是伸缩节为什么会弹开那么大,产品质量应该没问题,因为伸缩节即使弹开了也没有泄露。之前做的项目用到伸缩节都是蒸汽项目,打的气压,也没出现过弹开情况,听前辈说伸缩节打压时要拿下来。不明白就在这,伸缩节是承受热胀冷缩的变形,为什么压力大时也会变形。
如题,请教各位,在地下室里,采暖管同过伸缩缝、沉降缝处如何处理。
施工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