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开挖面中线、标高,画出开挖轮廓线,并点出锚杆孔位,孔位允许偏差为±20mm。(2)钻孔台车或凿岩机就位,对正孔位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用吹管、掏勺将孔内碎渣和水排出。(3)超前锚杆安装注浆或填塞锚固药卷:将早强锚固剂药卷放在水中,泡至软而不散时取出,再人工持炮棍将药卷塞满至孔深1/3~1/2处。注浆施工按本指南第5.3条执行。安装锚杆:用人工持铁锤将锚杆打入,以锚杆达孔底且孔口有浆液流出为止。(4)将锚杆的尾部和系统锚杆的环向钢筋或钢架焊连,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5)超前锚杆搭接长度应大于1m,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6)超前锚杆宜和钢架支撑配合使用,外插角宜为5°~20°。锚杆长度宜为3~5m,并应大于循环进尺的2倍。锚杆沿开挖轮廓线周边均匀布置,尾端与钢架焊接牢固,锚杆入孔长度符合要求。(7)当超前锚杆和钢架配合使用时,宜先安装钢架,再穿过钢架腹部钻孔、安装锚杆,以利于钢架顺利安装。
锚杆及粘结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截取,并整直、除锈和除油,外端不用垫板的锚杆应先弯制弯头。 粘结砂浆应拌合均匀,并调整其和易性,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先灌后锚时,注浆管应先插到钻孔底,开始注浆后,徐徐均匀地将注浆管往外抽出,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注浆体积应略多于需要体积,将注浆管全部抽出后,应立即迅速插入杆体,可用锤击或通过套管用风钻冲击,使杆体强行插入钻孔。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实际粘结长度亦不应短于设计长度的95%。注浆是否饱满,可根据孔口是否有实砂浆挤出来判断。杆体到位后要用木楔或小石子在孔口卡住,防止杆体滑出。砂浆未到达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随意碰撞,一般规定3d 内不得悬挂重物。
道路桥梁工匠平台 收录于话题
洞身开挖完经初喷砼后,先由测量人员用油漆按设计标定锚杆位置。锚杆采用手持风钻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孔应补钻。锚杆必须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与隧道周边轮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 锚杆的钻孔及其安装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锚杆的钻孔应圆直,空口岩面应平整,钻孔应于岩面垂直。注浆锚杆的注浆材料、所使用的外加剂、拌和方法、注浆压力、设备和注浆方法都应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注浆压力为0.5-1.0Mpa,终压为2.0-2.5Mpa。在孔中锚定锚杆后,将锚杆伸至规定的轴向荷载。每根锚杆的抗拔力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并不应低于50KN,每300 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进行抗拔立试验,每组不少于3 根。
请教下: 有一引水工程,需要穿山体约1.5公里,想用最小净空的隧道形式,想问下人工爆破施工是否可行,具体施工怎么搞,有没有什么书籍参考?施工工期及造价怎么? 请大家指教下!
锚杆填充锚固剂是隧道施工地程中维护围岩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施工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作为永久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因此,在施工中,如何保证和检查锚杆的施工质量,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但从目前的施工状况来看,锚杆打设角度不对,长度不足,不配置锚垫板、布置不合理、注浆充填不密实、不注浆、不放少放锚固剂,甚至“长锚短打”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对锚杆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施工,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和检测手段。
由于该隧道位于原有高铁隧道范围一公里之内,爆破施工需报铁路局进行繁琐的论证,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现求助各位大神,采用非爆破手段,可有好的推荐?
2014年春天到几个隧道项目检查,发现关于隧道锚杆的一系列怪事。
此贴对从事隧道设计、施工、监理技术人员有较大的帮助,需要的朋友请下载后回贴支持!本贴共2个文件!
基坑支护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1
上传一本规范给大家用一用大家要是觉得好我就在传几个
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施工
隧道设计与施工百问(PDF格式的)
关于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
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