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钢管混凝土即在薄壁钢管内填充普通混凝土,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复合结构。其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克服了钢管结构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的缺点。总之,通过钢管和混凝土组合而成为钢管混凝土,不仅可以弥补两种材料各自的缺点,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钢管混凝土结构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等,其中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广泛。 1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从1897 年美国人John Lally 在圆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柱( 称作Lally 柱) ,钢管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很快。基于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国编制了相应的设计

  • 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发展的三个阶段

    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的加固改造,是伴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出现而诞生的传统行业。但在过去,人们习惯于把加固和维修完全等同,把加固视为修修补补,缺少系统的分析和理论支持,因而技术水平提高不快,并没有形成一门科学。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才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初具规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渐形成。 纵观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阶段、初具规模阶段和较为成熟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直至1990年前后。当时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结构工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受到国外研究资料和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及应对国内的社会需求,先后组织了专业技术队伍,从事已有建筑物的检测与加固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

  •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从结构形式和建筑高度上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分类,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讨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创新结构体系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发展建议,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一、前言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达到节能、节水、节材、节时、节省人工要求,可以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实现环保的目的。2016年5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作“展望十三五”报告时强调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力军,是优化的施工方式,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装配式混

  •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1前言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材料的充分利用及耐久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提高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但仍存在着开裂等问题。而采用高性能材料、现代设计理论和先进施工工艺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此结构不仅具有跨度大、受力性能好、耐久性高、轻巧美观等优点,而且较为经济节能。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大跨度及大空间、重载、特种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结构型式之一[1]。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国内外发展情况 美国工程师杰克逊(P.H.Jackson)和德国的道克林(C.E.W.Dochring)先后于1856年和1888年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由于采用低强度钢筋产生的有效预应力与锚固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损失几乎相等,这次应用并不成功[2]。1908年,美国的斯坦纳(C.R.Steiner)提出收缩徐变发生后,再张拉预应力筋;美国的狄尔(R. E.Dill)采用带有涂层的预应力筋来避免混凝土与预应力筋间的粘结,因未解决根

  •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2016年3月30日,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其中建筑工业化新技术工程与实践分论坛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处长、联盟秘书长王晓锋在论坛上做“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报告。报告从我国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出发,介绍了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住宅及各类公共中的发展情况,对各种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性、设计、各方协作、新领域、新体系等角度解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 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摘 要: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的发展需要, 一般的普通混凝土已逐渐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高层建筑;钢骨混凝土柱;应用及发展; 混凝土和钢是构成现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建筑材料,它们本身性能的改善以及相互组合方式的优化,促进了建筑结构从构件到体系的不断创新发展.例如,沈阳富林广场(30层,高125m,筒体一框架结构)成功地在底部8层钢管柱中泵送浇注了C100级混凝土,它标志着我国的高强混凝土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向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重要的课题:混凝土材料科学已经大踏步前进,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者应当在工程中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推动建筑结构的全面进步。尤其是让高强混凝土如何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合理应用,达到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让结构更加合理、具有更强

  • 如果混凝土结构没有钢筋。。。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结构不加钢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区)。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纤维混凝土有这个可能性。望结构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见。

  •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效益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初步运用阶段是从预制构件开始的,1891年巴黎公司Ed. coignet在Biarritz的俱乐部建筑中率先使用了预制混凝土梁。20世纪初,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建造由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战争的破坏,急需建造大量建筑物,促使预制混凝土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建设工期短、产品质量高,并能节约大量劳动力等优点长期处于发展和应用阶段,在工程领域中发挥着较大的怍用。1、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和效益评价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简单说来,就是用起重机及其他运载施工机械将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如梁、板、柱)进行组合安装的一种快速施工技术。其施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工厂制作预制构件,第二阶段在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工序为:设计、制作、运输、安装、装饰等。1.1 预制混凝土技术的经济优势1.1.1混凝土预制产品在工厂控制条件下生产,

  • 加固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 各种混凝土结构的含钢量

    归纳总结了一些工程的含钢量,纯粹是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点击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发展

混凝土结构发展专题,为您提供混凝土结构发展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混凝土结构发展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混凝土结构发展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帕金斯柴油发电机

大型柴油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