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关于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女儿墙抗震计算中,M<=ftmW/yRE,其中截面抵抗矩改如何计算,W=1/6bh2,我是取单位长度为1m的墙体作为计算对象,墙厚为0.2m所以我认为墙截面b=1m,h=0.2m,M<=240*1/150/0.75=2.13KNM,但是这样算下来很小。如果出问题估计就是出在这里了。

  • 所谓“非抗震设计”到底是指什么?

    所谓“非抗震设计”到底是指什么?

    之前我以为是抗规规定的,6度时乙丙丁类不计算地震作用。 但是看了条文说明上是这么说的 “其抗震设计可仅进行抗震措施设计”显然这也是进行抗震设计的。 只听说抗规之前有非抗震区,后来取消了,那为什么现在还有非抗震设计? 如高规7.2.27,规定了连梁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伸入墙肢的长度。连梁这种构件应该是都要进行抗震设计的吧。 所以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进行非抗震设计?哪个规范,哪一条规定的? 求前辈们解答

  • 建筑非结构构件震害与抗震设计

    网上数据库期刊中下载的资料,还有一篇是筑龙网花钱下载的。这方面网易资料比较缺这是《浅谈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

  • 非抗震地区建筑结构该如何设计

    我现在作的一个工程在四川南充,属非抗震设防地区。建筑为住宅,30层,下面3层商业,在3层要进行转换。请教各位,在结构计算时应该考虑地震作用吗?如不考虑,墙柱轴压比如何控制?转换层梁柱是不是应该按二级抗震?转换层上一层墙肢轴压比有要求吗?剪力墙有加强区吗?作惯了地震区,非地震区结构设计还真让人困惑。

  • 请教,非抗震地区的设计问题

    RT,在非抗震地区的建筑,是否就不存在抗震等级之说了呢?那么剪力墙,是否就没有边缘构件了呢?只需按照混规第10.5.8条设端部的竖向受力钢筋就可以了吗?框架梁、柱也就不用端部加密之类的了吧?请搞过非抗震的哥们解释下

  • 突然觉得非抗震结构不会设计了

    拿到一个非抗震地区的工程,看看规范,都是抗震建筑的规定,突然不会做非抗震的设计了,比如说柱的轴压比只有一至四级的,那非抗震地区呢,剪力墙的只有一至三级的,那四级和非抗震的呢怎么取还有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进行设计,那非抗震呢,就提高到6度吗……大大的疑问,各位高手谁能

  • 楼梯本身抗震设计怎么实现

    我这边小院算楼梯都用pkpm下的LT模块计算的,但在LT模块下楼梯好像是不抗震设计的 不怎么怎么才能实现楼梯本身的抗震设计。还麻烦大侠指点,谢谢

  • 求助:关于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端部暗柱的问题

    求助:关于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端部暗柱的问题

    有两个疑问想请教大家:1.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端部暗柱可以按照抗震设计时的构造边缘构件取用吗?有什么依据?2.这个题目中的有效高度是怎么求出来的?有何依据?

  • 关于非抗震地区学校结构设计的讨论

    现有一学校,四层框架,位于非地震区,请问是否考虑地震作用及措施?本人理解如下:1、按《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该工程按6度考虑地震作用。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1.2条,6度对乙丙丁类,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结论:该工程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需按6度考虑抗震措施。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编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的,它是指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和采取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未来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地震作用下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寿命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费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内的“最佳经济效益”。这里的“费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资和因地震破坏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经营中断、重复修建等 ; “一定的条件”是指所谓的性能目标 (Performance objectives)

  • 非抗震设计时高层结构应遵循的一些构造要求

    高规的很多规定都是针对抗震而言,非抗震的内容较零散,而且有些规定似乎互相冲突。这次做一个非抗震的高层转换,把某些相关的条文做了摘录,内容不是很齐,希望大家一起来补齐:1、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高规7.1.2-7条)2、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当剪力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措施中的一个措施,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1)沿梁轴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矩。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4)必要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 (高规7.1.7条)3、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带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5。(高规7.2.1)4、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高规7.2.2-3)5、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 非抗震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现在手头上有一非抗震区的,60米高的丙类建筑,剪力墙结构,请问我设计的时候该注意点什么问题,以前做的都是有抗震等级的,就这个没有,现在没有什么头绪呀,请高手赐教。走过路过的兄弟帮俺顶一下,谢谢

  • 结构抗震的非弹性分析在设计院是怎么做的啊?

    最近在看抗震,由于是初学者,不是很清楚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即保证大震不倒)是具体怎么操作的啊?查了一下抗震规范,说是超过12层的要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但是规范上有没有具体介绍这些方法的操作。我想问一下,现在设计院是怎么做来进行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即保证大震不倒)的呢?是用时程分析法吗?如果是的话,麻烦介绍一下大概步骤,谢谢!

  • 《高层抗风抗震设计》课件

    《高层抗风抗震设计》课件,大家看一看

  • 从汶川地震认识抗震设计

    A 房屋震害 首先必须要区分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为根本,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差一个震级能量释放差32倍;烈度为表象,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不同的地方破坏程度不一样,烈度分为十二度。 按目前的规范,民用建筑按三水准设计,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为50年有63.2%的超越概率;中震也就是设防烈度,为50年有10%的超越概率;大震为50年有2~3%的超越概率。汶川、成都基本烈度均为七度,一般民用建筑按七度设防,小震相当于5.45度,中震即7度,大震相当于8度强(按8.5算)。 汶川:根据《建筑抗震疑难释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级,可以用烈度换算出震中汶川映秀镇可以承受的震级,小震为4.0级,中震为5.2级,大震为6.4级。此次为7.8级地震,远远超过了6.4级,也就是说按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房屋全部倒塌,更不用说没有做抗震设计的。

  • 强制条文-房屋抗震设计

    上传有关抗震设计资料与大家分享,此次四川8.0级地震所受到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重视。

  • 关于砌体的抗震设计 请教各位

    1. 砌体结构(不包括加筋砌体结构)是否只有抗震设防烈度 而没有抗震等级的划分?2.如果没有 那砌体结构中的梁和构造柱是否没有加密区的要求?3.在用pk计算砌体中的连梁时抗震等级应该设置为几级?谢谢

  • 汶川地震与抗震设计(讲义)

    汶川地震与抗震设计(讲义)

    这是我们学习时的老师的讲义

  • civileol上传抗震设计讲座

    civileol上传抗震设计讲座

    讲座看起来有点简单,但是对于加强抗震基本概念等还是有很大用处!

  • 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点击加载更多

非抗震设计

非抗震设计专题,为您提供非抗震设计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非抗震设计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非抗震设计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

办公楼楼梯设计图

农村抗震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