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中看到了一个12米高,50吨的球形水塔,支座为5个钢砼支柱,球形水箱为上下预制后连接在一起的,水箱和支座中为一圆形托盘(钢砼的),领导要该水塔设计,可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设计啊,那位大侠有这方面的资料,请帮帮忙啊,另外,球形水塔有无标准图集啊!
我这边小院算楼梯都用pkpm下的LT模块计算的,但在LT模块下楼梯好像是不抗震设计的 不怎么怎么才能实现楼梯本身的抗震设计。还麻烦大侠指点,谢谢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编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的,它是指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和采取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未来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地震作用下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寿命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费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内的“最佳经济效益”。这里的“费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资和因地震破坏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经营中断、重复修建等 ; “一定的条件”是指所谓的性能目标 (Performance objectives)
《高层抗风抗震设计》课件,大家看一看
——学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有关条文的体会 3.4.3条 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计算模型有特别要求,计算工作量大,计算难度提高;而且,虽然计算手段增多了,但并不能保证其计算结果“准确”,造成结构安全度难以控制。因此,设计中(特别是建筑设计)应尽量避免采用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尤其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除非该方案的使用功能特殊需要或建筑效果是唯一最好的。 3.4.5条 设置防震缝是解决体型复杂、平面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由于变形复杂而避免碰撞的一种好方法。但对于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而不设防震缝,同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设防震缝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要注意由于设置了防震缝而形成结构高宽比超限问题。防震缝同时又能兼作温度缝,对于超长建筑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3.5.3条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体现在具体设计中,一是注意建筑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二是对于矩形平面,在剪力墙的布置、柱截面bh的摆向以及楼层结构布置中,应采取增强结构横向(短方向)刚度
1. 砌体结构(不包括加筋砌体结构)是否只有抗震设防烈度 而没有抗震等级的划分?2.如果没有 那砌体结构中的梁和构造柱是否没有加密区的要求?3.在用pk计算砌体中的连梁时抗震等级应该设置为几级?谢谢
设计老师让做两个方案,一个设对置水塔,一个不设水塔,然后进行经济比较,确定出更为合理的一个。现在有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水塔的经济参数从哪里找,那位高人给点提示阿~~~~~感激不尽
A 房屋震害 首先必须要区分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为根本,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差一个震级能量释放差32倍;烈度为表象,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不同的地方破坏程度不一样,烈度分为十二度。 按目前的规范,民用建筑按三水准设计,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为50年有63.2%的超越概率;中震也就是设防烈度,为50年有10%的超越概率;大震为50年有2~3%的超越概率。汶川、成都基本烈度均为七度,一般民用建筑按七度设防,小震相当于5.45度,中震即7度,大震相当于8度强(按8.5算)。 汶川:根据《建筑抗震疑难释疑》中提供的公式震中烈度=0.24+1.29x震级,可以用烈度换算出震中汶川映秀镇可以承受的震级,小震为4.0级,中震为5.2级,大震为6.4级。此次为7.8级地震,远远超过了6.4级,也就是说按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房屋全部倒塌,更不用说没有做抗震设计的。
上传有关抗震设计资料与大家分享,此次四川8.0级地震所受到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重视。
这是我们学习时的老师的讲义
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讲座看起来有点简单,但是对于加强抗震基本概念等还是有很大用处!
通过网络,只弄明白了梁柱的简单计算。 结构是否合理,抗震行不行,这方面半点也不懂,非常不放心,希望懂结构的朋友帮我看看。自家房前的一块空地,14长8米宽的形状,3米20一层共三层,三个开间,图片实心方框是柱子,双线是梁。底层用来当过道没有墙,中层只有最外围一周有墙,第三层大致按开间的尺寸设计成一般的住宅。没有楼梯间(从我家进入此楼)。现在有几个问题1.经计算底层的8个柱子只要满足独立柱最小尺寸就行了,但这样头重脚轻的,能抗震吗?或者柱子要怎样处理一下?2.到了第三层是住宅了,30X30方柱子很讨厌,带来墙面不平装修也
求《桥梁抗震设计》一书,胡人礼编写的那本。
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严重。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7.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8.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很多。9.不应在建筑物端部设置楼梯间,楼板有大洞口,因刚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10.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11.中间部分楼层柱子截面和材料改变或取消了部分剪力墙,产生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形成结构薄弱层。高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
论文简介:从89规范就提出抗震性能化设计,现行的抗震规范、高规对其进一步阐述,本文论述如何应用到结构设计中。 投稿网友:sunpepe 上传时间: 2013-12-03
论文简介: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结构整体设计的总框图及设计中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过程。 投稿网友:wukangzhen 上传时间: 2013-08-28
本帖最后由 yxy531253671 于 2015-9-18 18:13 编辑 朱总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p7页中对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介绍1.提到了结构布置应把握:剪力墙的合理间距、结构的协同工作、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协同变形。2.提到了应注意加强以下部位:竖向构件的加强部位、楼面结构的加强部位、地基基础的加强部位。请问以上红色的这些项如何控制?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中,桥梁的破坏将导致交通中断,这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将严重影响震后救灾工作,使人员不能安全顺利疏散,并阻碍向灾区紧急输送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从而加剧地震灾害。为了保障公路桥梁设施的完好,就需要在桥梁设计中对桥梁抗震设计有充分的重视。 1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人类对地震的研究也不断地获得进步,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发展了各种抗震分析方法。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两大类。确定性方法是以确定性的荷载作用于结构,求解该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的方法。概率性方法将地震作用视为随机过程,以此随机地震作用于结构,求出结构动力响应统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