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本论坛下载很多,受益匪浅,所以特地上传,以回馈大家!首先视频内容[ 本帖最后由 muyibin 于 2010-5-26 10:12 编辑 ]
图纸简介: 合理的布局,超前的设计,值得你学习,你看看就会提高很多! 投稿网友: zhuzihe 上传时间: 2013-07-26 图纸
快毕业了,是到大学教书好呢?还是到设计院好?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设计院是原国电所属八大院之一。本人硕士。求教各位已经工作的前辈!给点建议!谢谢。
这里有重庆那边设计院的么?想问问那边对电气设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比如住宅按照多大负荷来确定容量?对设置变压器大小有没有什么要求?谢谢!
你们设计院要采暖计算书了吗?反正我感觉没必要拿计算器简单酸下不就得了要计算书还要单独录入模型,跟画图根本就两码事加大我们的工作量不加钱,谁干?还有就是现在采暖负荷软件不成熟,工作量太大 了……不现实其实建筑能耗控制住,就应该没问题了
我这边小院算楼梯都用pkpm下的LT模块计算的,但在LT模块下楼梯好像是不抗震设计的 不怎么怎么才能实现楼梯本身的抗震设计。还麻烦大侠指点,谢谢
小弟打算去设计院实习,就是一直说先画施工图 画施工图 画施工图,可你们现在都用什么软件画图那?不是原生cad吧?只知道天正结构。 什么是主流那?探索者用的多么?打算再了解下~~望前辈指导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编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的,它是指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和采取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未来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地震作用下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寿命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费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内的“最佳经济效益”。这里的“费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资和因地震破坏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经营中断、重复修建等 ; “一定的条件”是指所谓的性能目标 (Performance objectives)
大型双层地下车库 (西北设计院) 该工程为三万多平米地下车库,整体采用现浇空心板式楼盖计算分析,加有柱帽暗梁,整体有限元分析,受力岛的设计理论分析。 三维模型 平面图<
本帖最后由 joffrey 于 2014-9-30 15:39 编辑 来了1个多月了,说是安排了个师父,实际上师父根本不管你,只顾自己忙自己的,问他怎么办就说看规范。规范这看来看去,太空了,没做实际的东西根本不理解。丫的,给个楼梯也行啊!一直都在自学。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由于没有做实际的东西,和同事也不熟。有什么办法能摆脱这样的境遇?
来源:香村规划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有朋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内容是关于某ZF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费收费标准的文件,我心中是百感交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并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图片如下(避免引
最近在看抗震,由于是初学者,不是很清楚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即保证大震不倒)是具体怎么操作的啊?查了一下抗震规范,说是超过12层的要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但是规范上有没有具体介绍这些方法的操作。我想问一下,现在设计院是怎么做来进行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即保证大震不倒)的呢?是用时程分析法吗?如果是的话,麻烦介绍一下大概步骤,谢谢!
本人刚毕业,是结构新手,现在在一家设计院实习。现在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在这家设计院工作,二是九月份去香港理工大学念一年制的授课式研究生。很矛盾,不知该如何选择?这家设计院一般,不是什么大院,六七十人规模。我一直很想去外面深造,去见识一下,也可以顺便加深下专业知识,希望对以后工作有帮助,但另一方面,很多人说做设计工作经验很重要,去念书不如在设计院画图,实践,而且一年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我父母的意见也想让我安定下来,说现在工作不好找,回来还说不定能找到工作。不知该如何选择了,望过来人给点意见,十分感谢!
以前的工程惯例,DN50(含)以下的阀门,只要是关断作用的,我都用闸阀或球塞阀。偏偏有些设计院总喜欢用截止阀,不知道是如何考虑的。每次都要沟通,请道理也说不通。毕竟前两者总归比截止阀要便宜一些的,这种更改也算不上是偷工减料吧。再者,相比于闸阀来讲,我还是喜欢用球塞阀。我喜欢那个把手,开关很明显。(当然了,也有不同厂做出来的开关方向不一致的,我倾向于把手与水流方向成90度是关断)
讲座看起来有点简单,但是对于加强抗震基本概念等还是有很大用处!
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况,有劳前辈介绍下……(我一航局干码头施工的,干了一年,港航专业本科毕业)ps:哎,进个设计院怎么就这么难呢:( 。。。[ 本帖最后由 tjuo 于 2009-12-15 16:43 编辑 ]
——学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有关条文的体会 3.4.3条 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计算模型有特别要求,计算工作量大,计算难度提高;而且,虽然计算手段增多了,但并不能保证其计算结果“准确”,造成结构安全度难以控制。因此,设计中(特别是建筑设计)应尽量避免采用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尤其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除非该方案的使用功能特殊需要或建筑效果是唯一最好的。 3.4.5条 设置防震缝是解决体型复杂、平面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由于变形复杂而避免碰撞的一种好方法。但对于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宜选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而不设防震缝,同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设防震缝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要注意由于设置了防震缝而形成结构高宽比超限问题。防震缝同时又能兼作温度缝,对于超长建筑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3.5.3条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体现在具体设计中,一是注意建筑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二是对于矩形平面,在剪力墙的布置、柱截面bh的摆向以及楼层结构布置中,应采取增强结构横向(短方向)刚度
1. 砌体结构(不包括加筋砌体结构)是否只有抗震设防烈度 而没有抗震等级的划分?2.如果没有 那砌体结构中的梁和构造柱是否没有加密区的要求?3.在用pk计算砌体中的连梁时抗震等级应该设置为几级?谢谢
通过网络,只弄明白了梁柱的简单计算。 结构是否合理,抗震行不行,这方面半点也不懂,非常不放心,希望懂结构的朋友帮我看看。自家房前的一块空地,14长8米宽的形状,3米20一层共三层,三个开间,图片实心方框是柱子,双线是梁。底层用来当过道没有墙,中层只有最外围一周有墙,第三层大致按开间的尺寸设计成一般的住宅。没有楼梯间(从我家进入此楼)。现在有几个问题1.经计算底层的8个柱子只要满足独立柱最小尺寸就行了,但这样头重脚轻的,能抗震吗?或者柱子要怎样处理一下?2.到了第三层是住宅了,30X30方柱子很讨厌,带来墙面不平装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