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由日本规范翻译成英文的文献(关于抗震减灾加固):Technical Manual for Seismic Evaluation and Seismic Retrofit of Ex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2001
抗震资料的,抗震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一块内容,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讨。
最近一个接层的结构设计内容是: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两道变形缝分割成3部分),地下1层(地下室顶板厚120,不是上下双层配筋),地上1层,按照可以增加两层考虑的,98年完成的该设计,执行的是89规范,北京地区8度区,场地图类别II类本次设计内容就是接两层,结构变为地下1层,地上3层让我很头痛原因是1.01规范层间位移要求为1/550,比原规范1/450严格许多,2.《地堪报告》场地图类别变成III类,剪力增加了1/43.建设单位要求不得过多影响生产,不让增加混凝土剪力墙现在准备采用加柱间支撑解决柱剪力,能用PKPM电算解决么?还有其他好方法,可以不在厂房内部加固解决么?欢迎高手指点!
我是成都的,这次地震后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受损。 很多建筑是70、80年代修建的,是否按02抗规加固呢? 抗震加固规范上说按照抗震鉴定标准加固,可以低于抗震规范,不知道是否可行? 很多鉴定报告,建议只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加固,是否可以? 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请教各位大师
《高规》与《抗震规范》的不同,本人精心摘抄
[ 本帖最后由 serge 于 2010-11-23 17:48 编辑 ]
现在确定抗震今年用新规范,不知道新规范有没有培训资料,有的话培训资料中应该有新规范相对于旧规范的修改之处,这样的话对比着看就省力很多,因为以前都是看旧规范复习的。而且知道了修改之处就可以重点照顾一下不知道哪位有相关资料,可否共享之,谢谢!
请教一个问题: 在结构加固中如果一个比较大的厂房,比如共9跨X5跨共5层,然后其中某一层某一跨的大开间由于放了两个重设备需要加固。 以下哪种方法合理? 1.局部建模,局部加固。 2.全楼建模,局部加固,就是影响跨以外的钢筋不足也不考虑加固。 3.全楼建模,整体加固。 实际工程中一般是按照哪种情况? 另外还有两个问题: 1.计算模型按照最新程序计算,是按照最新版本的规范,原有建筑是按照02版规范设计的,由于规范变动导致的各种配筋不足如何考虑?特别是分项系数调整4月实施了,如果按此执行所有以前的配筋甚至截面都不可能满足。 2.加固设计之前是不是要先抗震鉴定,十几年的楼是需要全楼鉴定还是加固区域局部鉴定? 非常感谢对加固设计及施工方面比较了解的同行能给与解答,最好能告知下原因和相关规范中是否有相应条文要求,方便向业主解释。
楼层很高,位于顶部的风机等设备是否会因为强风、地震等因素滑落?为了避免这些情况,高空放置设备的安装和加固应该有相应的条文规定吧,请问哪本规范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东西呢?谢谢~~~
房屋抗震等级对房屋的影响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若是房屋抗震性能不佳,这类房屋迫切需要抗震加固处理,想方设法提升了房屋抗震等级,加固后房屋的抗震等级达到使用要求。对于抗震等级表现不理想的房屋而言,有着多种抗震加固方法可以去使用,怎么才能选对抗震加固工艺呢?需要建立在房屋抗震现状的基础上用对加固技术,也能有着事半功倍的抗震加固成效。 一、房屋抗震等级不佳需要加固 检测后会发现有不少的建筑物都有着抗震表现不佳这一情况,当房屋出现了这一问题后,要怎么去整改处理呢?有过房屋抗震施工经验的客户都清楚,房屋抗震加固这项工作是不能耽搁的,需要在检测出房屋抗震性能不理想后就及早处理好。 当下有着多种可用的加固技术用于提升房屋的抗震性能,在选用加固技术时,需要基于房屋抗震现状,也要结合户主对建筑物抗震加固的要求,以及各种加固方法的性价比高低,考量应用哪一种加固技术才合适? 二、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 有提升房屋抗震性能的需要时,应用哪一种加固技术才好?首先要知晓现在常用抗震加固的施工工艺有哪些
一、抗震加固施工资质 需要以下资料:
结构不可绕过的抗震加固
在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以砌体结构为主的教学楼,若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则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抗震设防分类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中小学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抗震验算时,应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二、校舍的后续使用年限 现有校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下列规定选择后续使用年限: 1.在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校舍,其
开一个帖子收集结构加固的规范与图集,大家有需要其他规范的也可在本贴下留言,一起整理收藏。
中国现在的抗震计算是基于小震不倒的计算,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要通过概念设计实现;现抗震规范上设防烈度为基本设防烈度,也就是对应着中震设防,这两者是不是有些矛盾呢,用中震的设防烈度,实现小震的抗震设防??求解,我哪里理解错了!
建筑的抗震加固一直是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施工人员责任的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一、相关规范【正在实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煤炭工业矿井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185-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470-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尚未实施】 《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761-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石油化工钢制设备抗震鉴定标准》为国家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对国计民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作为交通枢纽的桥梁是堪当大任的生命线工程。桥梁一旦遭受地震严重破坏,将造成城市交通系统局部或全部瘫痪,从而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桥梁的抗震性能是加固人重要的使命。 对于桥梁的抗震加固一般分为地基与基础的加固、结构系统的加固以及结构构件的加固。现在,我们重点探讨一下桥梁地基与基础的抗震加固。 地基及基础抗震加固不仅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往往花费不菲。因此,桥梁抗震加固设计应尽量避免额外增加基础的地震需求,以免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抗震加固。桥梁在过去的破坏性地震中极少因基础破坏而倒塌,因此需要权衡不做加固的后果与加固的费用。只有经鉴定确系地基承载力不或基础抗震能力无法满足地震需求,且
论文简介:最新《抗震规范》强条--集锦...... 投稿网友:db774114066 上传时间: 2013-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