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指南(LRFD)
求《桥梁抗震设计》一书,胡人礼编写的那本。
一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注意事项 1. 动力分析模型刚度的模拟 2. 动力分析模型质量的模拟 3. 动力分析模型阻尼的模拟 4. 动力分析模型边界的模拟 5. 特征值分析方法 6. 反应谱的概念 7. 反应谱荷载工况的定义 8. 反应谱分析振型组合的方法 9. 选取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 10. 时程分析的计算方法二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 1. 概要 2. 输入质量 3. 输入反应谱数据 4. 特征值分析 5. 查看振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 6. 输入时程分析数据 7. 查看时程分析结果 8. 抗震设计[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
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例题
论文简介: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结构整体设计的总框图及设计中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过程。 投稿网友:wukangzhen 上传时间: 2013-08-28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中,桥梁的破坏将导致交通中断,这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将严重影响震后救灾工作,使人员不能安全顺利疏散,并阻碍向灾区紧急输送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从而加剧地震灾害。为了保障公路桥梁设施的完好,就需要在桥梁设计中对桥梁抗震设计有充分的重视。 1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人类对地震的研究也不断地获得进步,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发展了各种抗震分析方法。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两大类。确定性方法是以确定性的荷载作用于结构,求解该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的方法。概率性方法将地震作用视为随机过程,以此随机地震作用于结构,求出结构动力响应统计量
钢材基本属于各向同性的均质材料,且质轻高强、延性好,是一种很适合于建筑抗震结构的材料,在地震作用下,高层钢结构房屋由于钢材材质均匀,强度易于保证,所以结构的可靠性大;轻质高强的特点使得钢结构房屋的自重轻,从而所受地震作用减小;良好的延性使结构在很大的变形下仍不致倒塌,从而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但是,钢结构房屋如果设计和制造不当,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构件的失稳和材料的脆性破坏或连接破坏,使钢材的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建筑幕墙的抗震要求 建筑幕墙的抗震性能应满足GB 50011的要求。 建筑幕墙应满足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幕墙,其试验样品在设计的试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发生破坏。幕墙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他可行的验证试验:①面板为脆性材料,且单块面板面积或厚度超过现行标准或规范的限制;②面板为脆性材料,且与后部支撑结构的连接体系为首次应用;③应用高度超过标准或规范规定的高度限制;④所在地区为9度以上(含9度)设防烈度。二、建筑幕墙抗震设计原则建筑幕墙的抗震设计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①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②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
你知道中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吗,这其中对厂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包括大跨度公共设施的建设都有明确的抗震标准,其中,四川地区的建筑都要求不低于裂度7, 四川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 0.40g: 第一组:康定,西昌2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30g: 第一组:冕宁*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第一组:松潘,道孚,泸定,甘孜,炉霍,石棉,喜德,普格,宁南,德昌,理塘 第二组:九寨沟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第一组:宝兴,茂县,巴塘,德格,马边,雷波 第二组:越西,雅江,九龙,平武,木里,盐源,会东,新龙 第三组:天全,荥经,汉源,昭觉,布拖,丹巴,芦山,甘洛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山区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
很好的一个资料
希望对大家有用
很好的桥梁方案拟定书籍。[ 本帖最后由 zxm58465 于 2010-12-15 12:57 编辑 ]
按照抗震规范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注意上面说的是“抗震构造措施”而不是“抗震措施”,那么是否在结构计算时,如确定节点放大系数时选用的抗震等级不降低?
抗规 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是不是说所有建筑都要抗震设计,规范上没看到低于六度地区呀?
第一篇一、建筑结构抗震目标与设计在建筑结构的实际抗震设计中应坚持“小震无影响、中震可维修、大震不倾倒”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实施两阶段设计,在第一阶段中,参照小震出现时的作用效果、负载效应,科学计算结构构件负载能力以及形变程度,在第二阶段设计中,参照出现次数较少的地震作用效果,科计算建筑结构的形变程度。二、地震灾害中建筑结构的损害位置众所周知,地震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复杂性,这要求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形变程度,以免在地震中被损坏或者倾倒,若想实现此项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合理的抗震设计可降低损坏程度,这是因为将地震产生的能量经由弹性形变进行消耗,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着重增强建筑结构的形变程度、能量损耗效应和抗震性。(一)各层结构强度较弱楼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如若框架结构设计不一致,将会存在结构强度较弱的楼层,一旦遭遇地震,高楼层首先受到损害,形变程度较大,从最初
1.定性设计,定性设计主要是指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种措施等。由于定性设计部分,一般是无法通过计算,而主要依靠结构概念和地震灾害的实践总结,因此个人认为它最能直接的体现人们对于结构抗震的认识,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因此,定性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具有结构哲学意义,即归纳事实之后的演绎。2.定量设计,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抗震设计是骗外行人的。这么说虽然有些过,但是也不无道理。首先,我们并未真正的认识地震的本质,连地震的真实状况都没搞清楚,之后的地震力实际上也是“假的”,因为我们设计所采用的“地震力”实际上是我们对于可能地震的预估,用于评价建筑物在此“预估侧向力”作用下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其次,一般的结构设计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法,这两个方法对于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而言,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地震的频谱特性是否正确预估了,举个例子:一般的建筑都带着几层的地下室,而规范的反应谱参数是从地面起算的,地震波从基岩传到结构基础的时候是没问题的,但是假如基础上面是原状土层的话,那么采用规范的场地类别和特征周期是合适的,可是实际上这里10-30米的土层已经被地下室所取代了,地震波通过
有关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纵桥向和横桥向单位力作用下桥墩关键节点位移具体怎么计算?和在哪可以找到相关具体计算实例?注:基础是桩基础,桥墩是双柱式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