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基于DSP三相变流器滑模变结构控制

    确定了电压空间矢量(SVPWM)作为开关控制策略。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基于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可逆变流器使用常规的PID控制对系统参数变化的较为敏感性,电压环采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以期得到改善。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完成了系统的忽略高次谐波、不忽略高次谐波下的SPWM、SVPWM的闭环系统仿真。针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计算速度慢,实时性控制较差,因此本课题采用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来控制系统,以期提高计算速度。根据本课题的控制方案,设计了系统软件流程,编写了系统的电流电压双闭环程序。基于TMS320F240发出开关频率fs =900Hz的空间矢量波形。理论上的分析结合实践过程完成了系统的开环和闭环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本课题获得河北省教委科技基金支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后续课题,对解决电网谐波污染,提倡绿色用电有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可逆变流器;滑模变结构控制;空间矢量;数字信号处理器

  • 结构常用控制指标及依据

    指标名称 规范限值 规范依据及备注 地上一层侧移刚度与地下一层比值

  • 控制含钢量的结构优化措施

    常见结构优化措施: 一、 构造柱不得多设,构造柱密集处截面可用150x200,构造柱纵筋优先用d10,箍筋d6@200。构造柱纵筋间距可为250,200x300的构造柱可配4根纵筋。 悬挑空调板按单层双向配筋。 二、 宜充分发挥板厚的作用,小隔墙(如卫生间内的干湿分离隔墙、长度小于2.5米的带门洞墙)下不用布梁,可板中设加强筋或暗梁,简化施工及设备管线布置,有利于用户二次装修调整分隔。 1、板厚及配筋

  •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1高层建筑施工中几个特殊部位的裂缝分析 1.1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板 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来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屡见不鲜。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为主要的受力结构,整体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体浇筑。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这样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低,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的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阶段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的影响大,所以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

  •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控制在多少?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一些参考资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大致为:框架结构T1=(0.12~0.15)n, 框—剪和框—筒结构 T1=(0.08~0.12)n 剪力墙和筒中筒结构 T1=(0.04~0.06)n 简单举个例子:一栋18层普通剪力墙住宅 按照上式估算 T1=(0.04~0.06)X18=0.72~1.08 问题就出来了,我一般设计的18层剪力墙住宅 的基本自振周期,通常在1.8~2.0之间。算按照上式说明周期偏长,结构太“软”,可其他指标都能满足要求,如果一位按.0.72~1.08控制的话,那要增加很多剪力墙,会非常不经济,大家都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

  • 多层结构可以不用控制周期比

    本帖最后由 eldertiger 于 2014-4-3 11:43 编辑 刚看到有人发帖说多层结构也需要控制周期比,发帖人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好事,无关对错;但很多跟帖的跟着瞎起哄,这就让人看不起了。这些人既不认真学习规范,又没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还对问题不求甚解,这样的水平和工作态度,怎么能搞好设计?条文说明中写得很清楚:“其参考界限可参见《超限高层……》”,说明这是对高层的要求,对多层仅供参考。我国规范人为区分高层和多层,是为了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做到平衡,本意是考虑多层结构地震作用小(如倾覆力矩等)、层数少、高度低,在按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前提下,可以比高层降低/减少对抗震措施的要求,而控制周期比正是一种抗震措施。同时,周期比表明的是平动和扭转刚度的相对强弱。通俗地说,10单位的刚度即可满足要求,现在平动刚度有100单位,扭转刚度有90单位,请问这还需要控制周期比吗?从实际工作中可以知道,有些多层结构,周期比会大于0.9,甚至扭转周期出现在第一周期,比如大家可以试试建个50x50米

  • 混凝土结构工程尺差控制

               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0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2.2.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允许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8.3.2条)2.3. 测量工具:5m钢卷尺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

  •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

    论坛上有人要,我搜索了一下没有,就发上来了!1

  • 多塔结构如何控制位移和周期?

    一层普通地下室,四层商场,5~15层两栋点式住宅.位移比和周期比按单个模型还是整体模型控制,一~四层为大底盘,没设缝望指教!

  • 结构薄弱层的验算和控制

    结构薄弱层的验算和控制

  •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

    本文根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钱晓倩教授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专题讲座录音资料整理而成。 使用自拌混凝土的时期,非荷载裂缝真不多。但是如今混凝土裂缝已经变成了质量通病,混凝土裂缝导致的屋面、地下室墙板、顶板裂缝、渗水更是变成了工程顽疾,屡见不鲜。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相较于过去大幅下降?

  • 砼结构构件裂缝控制问题

    最近出了个结构施工图,审图所的跟我要梁的裂缝计算书,感觉很奇怪,因为我们院以前出图,一直没有考虑梁的裂缝控制问题。我想问问各位朋友,你们在出梁配筋图的时候考虑裂缝了吗?是否按裂缝选筋呢?是不是每个地区、每个院的要求都不一样呢?另外梁的裂缝需要控制那么严格吗?

  • 框支结构需要控制的参数?

    框支结构需要控制的参数?

    工程概况:一层地下室,二层商场,30层住宅。转换层在二层。 请教:转换层部分需要控制那些参数及控制范围? 忘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 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pdf

    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pdf

    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pdf

  •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周福霖)1997

    论文简介:消能减震技术。工程结构减震设计,各种隔震技术等。 投稿网友:011060343 上传时间: 2013-04-27

  • 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一、 裂缝的性质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1.1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1.2 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

  •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

    混凝土结构非荷载裂缝控制.

点击加载更多

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专题,为您提供滑模变结构控制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滑模变结构控制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滑模变结构控制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

弧形钢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堵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