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及其工程应用
人工挖孔桩设计时,护壁是有钢筋的,但现场却没有人放,甲方监理施工都没有人关注,好像不妨钢筋成了一个潜规则。那么不放钢筋对桩结构有无影响?要是人工挖掘过程中,护壁破裂产生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我在网上找到的人工挖孔桩有关资料,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上传给大家,希望对有用的人有帮助
人工挖孔桩设计与施工心得
我是一名施工人员,本工程需要人工挖孔桩但是护壁及护壁钢筋经常不对,为这几个钱又不想下井检查,想请教大家如何检查护壁及护壁钢筋?
请限制在1000字以内人工挖孔桩设计时是已PKPM中的最大轴力做设计的基本组合,已PKPM中的轴力的D+L做为基本组合! 请高手看到后快点告诉我!
近来在编制一个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网上搜索到了 三个这样的组织设计在此传上来和大家共享全部是WORD版本的
图纸简介: 人工挖孔桩的设计施工图说明和桩基布置图,仅供参考。 投稿网友: sys010 上传时间: 2013-08-23 图纸省份:<
这个公式对吗?
发现这里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传上来点。希望大家有用内容介绍; 第一节 工程概况拟建******城市广场位于海港路北段与北马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为8320平方米,西临海港路,北临北马路,南邻北大西街,东临西来巷, 场地东北角为商检大楼,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本工程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设计。
本工程建筑面积 42504.42 ㎡。基坑已挖至设计标高,基坑边坡支护已完成。拟建1 栋由二层地下室及上部 16 层组成的建筑,楼高+69m(±0.00 至结构屋面板);地下二层主要做为战时人防地下室使用,平时停车库使用,地下一层为设备间及停车库使用,地上十六层为工业研发中心。本工程挖孔桩共82根,其中抗拔桩为39根。[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14 11:21 编辑 ]
:lol 呵呵。真是佩服了!!!够原始!!
灰岩地区项目,原设计为人工挖孔桩,现超前钻显示50%左右桩端以下有溶洞,溶洞4~6米不等,也有最大的20米深。请教这些溶洞的处理方案,是采取机械成孔继续加深穿过溶洞,还是对溶洞进行清理注浆加固?有这方面经验的来讲讲! 谢谢!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2-11 19:47 编辑 人工挖孔桩,设计为4m~10m,入岩深度1m。Q1、如果 我只挖了3m就入岩了,是不是没达到设计要求继续挖呀?最后桩长以实际深度计算么?Q2、桩顶标高是从我开挖的标高开始计算,还是只算到入承台100mm?Q3、人工挖孔桩破桩头不?破桩头一般就是从正负零破刀入承台100mm?那场地标高原本就为承台低怎么办?
人工挖孔桩与管桩经济对比
本工程共设计桩499根,桩型复杂,达39种之多。[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28 16:09 编辑 ]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设计管理处 周旭 李江龙 [提要] 在狭窄场地、特殊工况及特殊地质条件下,按普通方法难以实现人工挖孔桩的成孔护壁,经多方案比较并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注浆固结松散地层后再按传统方法进行桩基施工,效果显著。 [关键词] 注浆工艺 挖孔桩 成孔
引言 人工挖孔的灌桩方法,是指利用人5-.挖孔后.将混凝土灌注于孔中浇捣成桩,并在桩内底部逐步增大桩头的直径,亦称为人工挖孔的扩底桩技术。这种人工挖孔灌注的桩具有安全可靠的受力性能.进而无需大型的机械设施进行施工.其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能直接探视桩底的土层情况,单桩的造价低、承载力高并且不受任何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各地区广泛应用。对于人工挖孔的灌装技术而言.其的不足之处便是挖孔的强度大,单桩施工进度慢、危险系数大,易于引发安全事件等。 1 人工挖孔桩的优点 近几年来.人工挖孔桩在多层、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如此广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础成本低廉。相对于大开挖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笔者曾在某电机厂职工住宅设计中,采用人工挖孔桩:监理人员及甲方则认为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更省钱.设计方又补充了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图纸。经甲方进行预算对比两者造价.发现人工挖孔桩要便宜得多,最终几方均一致同意采用人工挖孔桩。 (2)施工简便。它对施工设备要求较低,主要使用人工操作因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人力成
规范对于人工挖孔桩和挖孔墩的判别有一定的数字区分,但实际工程中根本就区分不开,比如持力层埋深变化很大,有的局部浅,有的局部深,那么设计就会出现部分是墩,部分是桩,但墩和桩的设计概念完全不同,在设计中肯定只能要不按桩,要不按墩.但如按桩设计比较超前,按墩设计安全余地又太大,沉降差无法确定. 设计中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将埋深浅的超挖让他达到桩的要求,这样的设计在理论上没问题,但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请问大家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湖南省益阳市市场服务中心桥北批发市场综合楼工程位于资江河傍,为一栋三层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2360m2,综合楼工程基础原设计为D=350mm的锤击灌注桩群桩,由于现场狭窄,周围均有蔬菜大棚、人行天桥、防洪大堤挡土墙等已建建(构)筑物,并且设计的桩边与现有人行天桥边几乎重合,设计的桩边与防洪大堤挡土墙也仅有1.3m的距离,打桩机械无法进行施工,同时由于该工程的部分桩基础落在原建筑物的人工钻孔灌注砼桩基础位置,无法实施打桩工程。为确保施工质量,经施工单位建议,设计单位将本工程的基础由锤击灌注桩群桩变更为D=1200mm人工挖孔桩,桩壁采用钢筋砼护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地面以下6m范围内为粘土层,往下1-2m为粉沙层,再往下为砾石层,设计选定砾石层为基础持力层,设计桩长为8m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成孔的过程中,由于资江河水位较高,当开挖至-6m时(正是地质勘探资料中的粉沙层位置),有大量的地下水,并出现了流沙现象。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粉沙层只有1-2m厚,因此成孔只要穿过流沙层即进入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持力层(砾石层),为了使成孔顺利的通过流沙层,该段钢筋砼护壁改钢模套筒加砖墙的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