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找到的人工挖孔桩有关资料,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上传给大家,希望对有用的人有帮助
人工挖孔桩设计与施工心得
某小区人防区桩筏基础
(一)应急救援预案区域范围根据工程特点、场地情况,针对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可能造成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护壁开裂造成的土体坍塌、出点、窒息、中毒、中暑及工程与城市主干道滨江路相距较近容易造成对城市道路危害等危及安全重大影响的问题设置本工程应急救援预案。(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2、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4、《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5、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本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分工职责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本工程施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环境情况,成立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本工程应急预案组织机构详见下图所示:救援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技术负责人通讯联络组、技术支持组、消防保安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应完善职责分工,并责任到人。同时定期进行应急预预案措施的
人工挖孔桩施工小结(范例) upload/forum/20031126144931.rar
近来在编制一个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网上搜索到了 三个这样的组织设计在此传上来和大家共享全部是WORD版本的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实例)
端午节前为赶进度,施工单位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护壁没按设计要求加筋(根本没放钢筋),监理(我)为此发了一份监理通知单,施工单位仍然没整改,反应到甲方的现场代表那里,甲方代表含糊其词,请问我应该如何做?
小弟今年刚刚毕业,现在一家施工单位就职,可以说每天的工作较为轻松,因为所在的现场是几座结构比较简单的住宅楼,所以开始在施工现场还能学到很多基础知识,但是时间一长感觉能学习的东西就少了,现在变得很迷茫,因为我想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又不知道从哪下手,所以前来向各位大哥请教!
图纸简介: 人工挖孔桩的设计施工图说明和桩基布置图,仅供参考。 投稿网友: sys010 上传时间: 2013-08-23 图纸省份:<
论文简介:摘要:结合多年的经验,以实例工程,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挖孔法进行桩基灌注桩施工作业的优缺点,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保证措施,以便为今后同类型的桩基施 投稿网友:fengjiachao 上传时间: 2013-07-21
抗滑桩支挡工程是整治山体滑坡常用方法之一。抗滑桩是把桩埋进稳定不动的岩石、土体中,依靠桩与桩周边岩(土)体的相互嵌制作用把滑坡推力传递到稳定岩(土)体中,增加岩(土)体的抗滑力和被动抗力,使滑坡体趋于稳定。抗滑桩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邻近既有铁路线抗滑桩加固滑坡施工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及铁路运营条件限制,大型钻机机械无法使用,目前,邻近既有铁路抗滑桩施工大部分采用人工挖孔就地浇筑钢筋混凝土方形、矩形或圆形桩。南昆线xx隧道进口滑坡位于八渡站至文佃站区,为单线铁路,线路右侧约10m为一农村公路,左侧为南盘江。从地貌形态上看,该滑坡前沿已发生局部浅层滑动,根据现场勘探调查及地质钻探资料揭露,地质表层为第四纪坡残物,为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砖红色或浅黄色,下伏三叠系第中统边阳组泥岩夹砂岩、中~弱风化灰岩,地下水主要为粘性土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该滑坡组成边坡岩土体为黏土夹碎石土,厚约2.5~6m,其底部强风化砂岩,厚约4.5~1
1 适用范围 适用无地下水或有有少量地下水的土层和风化软质岩层的桩基施工作业。
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
人工挖孔桩,桩径1200,桩长24000,桩心距1200。桩结构截面分两部分,下部分为标准圆桩,上部分剖掉400结构形成一个承台,以承受结构逆筑时的荷载,将结构剖掉的部分使用木模板隔离。施工难度较大,请求各位高手指点一二。
如题所示,人工挖孔桩现在遇到了坚硬的岩石难以手工开挖,我想问下除了风镐以外,可不可以用爆破的形式进行施工,如果可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谢谢各前辈
如图所示,工程中由于持力层泥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5.29Mp)太低,导致扩孔尺寸很大,单边d1已经达到1m以上,由于扩底部分并不做护壁,现在坍塌的厉害,施工单位都不敢做了,请问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案?急求!
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教学2#楼○H轴上独立基础及○G轴交○1、○2、○10轴独立基础;教学4#楼○H轴上6-10轴间及G轴交10轴独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处理地基承载力不足,要求持力层较深的技术难题。共设计人工挖孔桩14根,桩径900、1200,扩大头直径1300、1700、2000。要求桩端进入强风化泥岩层不小于桩身直径d。桩身材料采用混凝土C25,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桩纵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保护层厚度35mm。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2.2.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报告书,本工程地质情况分布为:场地地形平坦,第1层杂填土土层强度较低,含水量较高,此层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第2层为粉质粘土层,土质均匀,团粒状结构,穿插大量铁锰质,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底部含少量强风化砂泥岩碎屑;第3层为砂质泥岩层,灰色,层理发育,岩芯片块状,具少量裂隙,含大量铁锰质,夹数层状泥岩,为软岩,较破碎。[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10 17:03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