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楼项目所在位置地基算是比较复杂,在离基底较近的部位有一层卵石层,大约4至5米厚,因此单纯的CFG桩施工比较困难,刚开始设计说地基处理选择人工挖孔灌注桩,但后来通过理论计算需要选择人工挖孔CFG桩,我在网上查找半天有CFG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规范,但没有人工挖孔灌注桩相关的资料,那位大哥能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谢了!
本人做标时遇一个辣手的问题:人工挖抗滑桩(26~30m),桩为矩形2*3,设计有护壁,施工部位离河边只有10左右,回填区域,施工平台离水位只有5m。上部为回填土方,中部为沙层夹有孤石,透水性强。本人没有遇到过这种桩,请高人指点一下!如何去控制质量和安全?求相关类的 找投标范本,施工组织设计!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请问哪位同仁知道有关树根桩施工的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我现在做一个滨水建筑,设计的桩就是树根桩,以前没有接触过,请了解的同仁,指教一下。不胜感激![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9-30 08:52 编辑 ]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施工准备→放线定位桩、放挖孔桩线→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绑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中心线→安装活动井盖、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及其他施工设施→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核准桩孔垂直度和直径→绑第二节护壁筋→拆第一节护壁模板→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重复第二节挖土及其他作业程序,直到桩身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护底→对桩孔直径、深度、持力层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桩身钢筋笼就为→浇筑桩身混凝土→拔除护筒→凿打桩头→桩基检测 请问这个工艺流程是否存在漏洞?若有不足之处,请诸位发表看法。[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9-17 11:52 编辑 ]
抱箍法盖梁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抱箍法系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箍于墩柱上, 并通过两者之间的摩阻力来支撑盖梁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结构轻便、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根据墩 柱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形抱箍、方形抱箍等。 抱箍法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地区、地基承载力差、 水上施工盖梁、 墩柱较高、 对墩柱外观要求高 d2 等不宜采用支架法或预穿牛腿法等情况。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317个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应根据工程现场允许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其材料应符合: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2.1.2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量器具磅秤等。2.2 作业条件: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
4.4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水泥、掺合料 ±2 ±1粗、细骨料 ±3 ±2水、外加剂 ±2 ±1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全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要求坍落度() 允许偏差()≤40 ±1050~90 ±15≥100 ±204.5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m3应留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木工及油漆的施工工艺和标准木工部分刻画出来的是房子的五官,五官若不端正,美丽又不何谈起。比方说,木工施工, 1.用材必须真材实料,不能以次充好,严格按预算、图纸执行。 2.所有新做砖墙及靠卫生间墙面做木饰物,如衣柜、造型墙面,必须在砖墙及夹板面分别刷2遍防潮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在原墙面上做木饰物,如门套、窗套、地脚线等,必须贴一层防潮纸。 4.实木线条及饰面板在同一视线面上时,必须颜色谐调,纹理相对。 5.实木门套线、窗套线、台口线、收口边线与饰面板的收口必须紧密、牢固、平整。 6.家具门、衣柜内侧面口、抽屉墙、门遮暗边必须用实木扁线收口(无内衬面板除外)。 7.家具、木门、地脚线、吊顶、地板各有严格的操作标准。家具:用18厘木工板作家具框架,5厘板做背板,用12厘木工板作抽屉墙,5 厘板作抽屉底板。木门:用杉木条子加双面9厘板加双面饰面板做门,厚度不能少于4厘米。地脚线:用15厘木工板加饰面板加实木线条做地脚线。吊顶:纸面石 膏板吊顶用木龙骨作基础,并用优质(晋亿牌)螺丝
我在网上找到的人工挖孔桩有关资料,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上传给大家,希望对有用的人有帮助
人工挖孔桩设计与施工心得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06-1996)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粘土、粉质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层,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号~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桩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径不大于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 2.1.6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7 一般应备有三木搭、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36V、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专题,为您提供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标准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